第一百八十一章 因果(1 / 2)

加入書籤

接下來的幾天,蘇葉也先後將龍薑等三個弟子的未來的記憶進行了一番點化。

蘇葉也沒有刻意教導他們。而是與朱楊一樣,令他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未來的記憶。亦或者是,對他們而言的「過去」的記憶。

逆我道,忘心道,大我道,喪我道。

四個弟子各自尋找回了曾經悟道的經歷,也尋找回了當年在蘇葉離去以後,所發生的故事。

那老者似乎也發現了這件事情。

尤其是在點化過後,四個弟子對老者更加親近了。

曾經在老者逝去之時,身邊隻有龍薑一人陪伴,他雖然惦記著其餘三個弟子。可是當時那三個弟子,畢竟在自己的求道之路中。

而如今,在提前獲得了對於未來的記憶之後,四個弟子,自然對老者懷有著無限感激與親切和珍惜之情的。

這對老者來說,自然是也不算是一件壞事。

雖然,這似乎總有一種違逆了自然的感覺。

當然這也的確是對的,蘇葉如今的所作所為,其實是與自然與造化背道而馳的。

按說,老者應該會反對他如此的做法。

不過,老者想了想,卻也沒有在意。

順其自然,順心順意,而不自強求。

強行去「順其自然」,本身就是一種悖逆。

因此,蘇葉的所作所為,也是一件不錯的好事,何況眼前的一切看似違逆自然,實則說不定也是自然造化的一部分。

因此,老者並沒有對蘇葉的所作所為感到不自然與不和諧,相反,他在順從著著眼前的這一切,甚至是享受著。

感受到了老者如此的情感,蘇葉不由得心中再生欽佩。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與其擔憂和焦慮,不如活在當下。

星空的光輝是指引著人們立足腳下,而不是擔憂星空深處的未知與未來。

這一日,蘇葉照常在池邊遊盪著,這小小的天傾池似乎又成了他的一個蝸居。

而老者,則坐在草地上,聽著朱楊等四個弟子一個個闡述自己的道法。

是的,原本這個時間應該是老者給四個弟子講課的時間。

但是在蘇葉對四個弟子接連點化以後,他們的記憶已回到了曾經最巔峰的時期。

朱楊等四個弟子,其實在蘇葉當年走後也活了很長的時間,其中除了葛喬在沒過多久以後,就因為承受不了逆我之道,而自願兵解意外,其他的三個弟子大都活了悠久的歲月。

甚至,他們活人生中經歷的歲月要比老者經歷的還要漫長。

譬如那王鬆,由於繼承了王輿的大同道,他對世間的一切都可以容納和接受,精神無比的平和。

再加上他本來的性格,也是不論爭鬥,因此竟然足足活了三四百年歲月。

而且他的家族也很是綿長,蘇葉曾經交給四個弟子四顆星元延續到最後的就是王鬆的後人所保留的。

因此,在對知識的累積上,鍾山四個弟子甚至說不定如今比老者還要多。

但是。

蘇葉眼看著四個人和老者坐在一起的樣子,眼中逐漸浮現出了幾分回憶之色。

老者是造化,造化或許並不懂得許多知識,也沒有很多經歷,但是造化到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自然中最純粹最簡單的。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老者很顯然就在第三重的境界之中。

如果沒有悟破這一點的話,任憑鍾山四個弟子如何經歷世事,如何完善自己的大我、逆我、喪我、忘心之道,他們也永遠無法達到「造化道」的境界,無法突破那源自自己,限製自己的桎梏。

不過即使如此,蘇葉還是看到老者的眼中是含笑著的。

老者,看到了四個弟子的成長,也許這對蘇葉來說算不了什麼,可是如果以老者的目光來看,那四個弟子正是自己造化道的延續。

雖然,都不是真正的造化道,卻也多少帶了造化道的影子。

在曾經老者順其自然選擇逝去的時候,他的內心其實是擔憂四個弟子的。

但是如今的他還並未逝去,而四個弟子卻已盡皆「尋找到了」自己的道。

雖然這道很渺小,但對他們來說,意義卻不可謂不大。

對於老者而言,也是很有意義的。

「我追隨聖人王輿……領悟了順從自己的大我之道,這大我之道,實際上是順心而為之意,並不是說要將自己看的比世界還重,但是卻要將自己看的造化等同造化。可低可高,可小可大,可深可淺,可在屎溺之中,也可在高天之階,而大我之道亦是如此……」

王鬆先闡述著。

他說完了以後,便是由朱楊說自己的道:

「我自在離開鍾山以後,完全投入到了喪我之道中,喪我之道所追朔的乃是體味人生百味。在我餘生的歲月中,我經歷和扮演了許許多多的人間百態,這一切的經歷雖然都很渺小,可是卻仍令我領悟到了生命的真諦……」

接著是葛喬。

葛喬將自己的經歷,以及逆我道的弊端,也全部說了出來。

輪到龍薑時,龍薑也盡可能地闡述自己的經歷。不過她的「忘心」之道,實則是很難自己言述出來的。

四個弟子一一將自己領悟的道告知給老者,而老者,也對他們的道一一進行點評。

在老者的眼中,沒有什麼道是要高於或低於另一種道的,包括葛喬至死都沒有領悟通透的逆我道,在老者的眼中也是甚為不錯的一種了不起的成就。而不能說,是殘缺或邪道。

何況,當初逆我道的確讓葛喬到命喪的很早,但是即使如此,逆我道仍然流傳了下來。

並且,甚至逆我道在日後伴隨著一種對世人與自己的磨練,始終刻印在了天道之間。

而葛喬的生命,固然短暫,但也並不是毫無意義的。何況,生命的長短,也代表不了什麼。人生再短,亦有蚍蜉一日夢幻。曇花一現,還可在世間留下剎那芳華。

不過,比起大我、順我、喪我三種道,老者最稱贊的卻是龍薑的忘心之道。

所謂忘心之道,顧名思義,就是忘記自己的存在,忘記自己的「心」。

此道與天地合一,與造化相融。

這忘心之道,很顯然比其餘三種道更近似於造化道。

隻不過,忘心之道與造化道的不同之處在於,龍薑本身並不知道造化的存在,她所要做的隻有一件事,那就是忘記。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重生之我是弄潮兒 假太監:從攻略貴妃開始 諸天:行走萬界的惡魔 希臘神話那些事 你看到我爸爸了嗎 我在香江警隊的日子 混在北宋當皇帝 我在木葉開孤兒院 人在超神,科學修仙 姐姐隻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