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讓皇帝自發產生迫切感(新書《舍弟諸葛亮》已開)(1 / 2)

加入書籤

交代完羅伯特胡克對「胡克蒸汽機」的後續改良方向後,內心其實也沒期待胡克能在短短幾年內就拿出成果,因為他很清楚科學研究的難度和艱辛。

歷史上紐科門到瓦特,那可是花了整整82年的,相當於從「第零次工業歌命」到「第一次工業歌命」的約八十年周期。

當然,朱樹人也很清楚,歷史上紐科門到瓦特的那82年,並不是都有人在搞研發,至少有一大半時間是出於停滯狀態的。而大明這邊顯然可以把這些浪費的時間砍掉。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原本的歷史上,紐科門在1705年造出他的蒸汽機,並且在英國專利局申請到專利後,因為那玩意兒對生產力的提升不明顯,成本又貴。

資本家們一核計,覺得這玩意兒用和不用也沒差省多少錢,相反還要再給紐科門一筆專利授權費,那收益就更少了,省下來的錢大頭都給紐科門賺取了,自己才省了一點點。

於是資本家們很有默契地選擇了直接無視紐科門的發明,白白觀望了二十年之久——後世世界各國的《專利法》裡,對發明專利的保護有效期年限,不是基本上都是20年左右麼。

而這個「20年」的數字,最早就是從英國《專利法》那裡抄來的。在18世紀初,地球上其他國家還沒有專利法呢,隻有英國立了這個法。

所以資本家們的選擇,其實就等於是乾等20年,就看著你專利保護有效期過了,紐科門蒸汽機變成公開技術了,然後再撲上去不花錢白漂。

從1705年到1725年完全是白費掉的。

而1725年紐科門蒸汽機終於被人拿來在工業實踐中使用後,人們才發現了各種各樣需要改良的問題。

但因為紐科門的20年專利期是被白白耗掉的,紐科門一個便士專利費都沒賺到,所以他發現問題後,卻拿不出錢來繼續他的研發工作,後續又花了大約15年的時間四處化緣乞討求資本家施舍投資他繼續研發。

而這種遭遇,不光紐科門遇到,80年後的瓦特,在改良成功之前同樣遇到了。瓦特接手蒸汽機研發後,至少也花了紐科門一半的時間來白耗專利保護期和拉投資。

可以說,從紐科門到瓦特的整個82年的研發周期,至少有30年是花在資本家們乾耗著等專利過期、好吃人不吐骨頭白漂上。還有20多年花在了窮得滴血的發明家因為收不回投資、繼續乞討研發經費上。真正用在科研上的時間,絕對不超過25年。

當然了,82年裡能有25年花在實打實的研究上,在當時已經是地球第一的速度了。

英國好歹有《專利法》,隻是培養逼迫資本家為專利花錢的習慣,培養了80多年。等瓦特成功之後,後續幾十年英國人的科研投資體係總算建立起來了,進入了井噴期。

同期的德國和米國連專利法都不存在呢(法國倒是跟進得比較快,但法國一次工業歌命也沒主導),他們要比英國人多80年覺得「白漂有理」,一直到1868年法拉第發明發電機後,德米覺得應該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發力了,才開始追趕建立專利付費意識。

而至於歷史上的華夏……不吹不黑,要比德、米還再多覺得「白漂有理」120年左右,到21世紀開始,才真正開始逐步培養「白漂不對」的社會氛圍(雖然84年就立了專利法了,但實際上20世紀最後15年,國內基本上還是能白漂就白漂,法治還沒建設到那個程度)

……

朱樹人很清楚這段歷史的血淚教訓,所以他也知道,從紐科門到瓦特的正常研發周期,絕不該是82年,而是最多25年——

哪怕他不點撥胡克,讓胡克自由發揮,但隻要大明內務府給的研發經費足夠。同時由大明內務府來承擔這個「幫早期還不成熟的蒸汽機,提供工業應用試錯的場景」的兜底角色,不要跟西方私營資本家那樣乾等20年等過期好白漂。

那麼,大明就至少可以節約60年的人類科技進步時間,甚至更多。

這就是大明以國家力量搞科研的製度優越性,體現了大明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偉大卓越,不用被自私自利的白漂怪拖累人類歷史的進步速度。

不過,朱樹人也很清楚,如今這個時代,並不適合直接頒布近代意義上的《專利法》。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如果按照後世紐科門、瓦特時代的英國專利法為藍本,那就意味著「技術創新需要以公開原理細節,來換取朝廷一定期限的壟斷保護」。

說白了,就是紐科門拿蒸汽機申請專利的時候,他得把這東西是怎麼造的、原理結構統統詳細公開,讓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有樣學樣造出來。然後,朝廷保護他吃20年的獨食,作為鼓勵他公開的獎勵。

而大明眼下發明的很多領先科技,都還集中在生化環材領域,而那些領域的配方如果保密得好,能吃獨食撈好處的年限,是遠遠超過20年的。

就好比後世可口可樂的配方,雖然到了21世紀早已不是秘密,但至少在可口可樂誕生的最初半個多世紀裡,同行競爭對手也沒法化驗出它的成分,因此可口可樂公司才不會傻到去給配方申請專利、然後公開配方。那樣最多隻能吃20年獨食,20年後別人不就能白漂了麼?

所以,是否推進專利製度,需要跟時代結合。隻有時代進步到工業歌命即將開啟、很多技術創新就算不申請,在別人的拆卸逆向研究山寨之下,也撐不過20年保密期,這時候才是專利真正發揮威力、繼續確保人民科技創新的保駕護航神器。

但不管怎麼說,朱樹人覺得,大明在這些方麵的立法和製度建設,必須做出一定的配套了,如果管理製度不能與時俱進,最終就會出現「落後的生產關係製約了生產力」。

如今已經是小康十五年,本來就到了他當初製定的「大明第三個七年計劃」的開始之年。雖然如今因為種種變故拖延,還沒乾掉西北準噶爾部的噶爾丹,但大明自己的改革和種田發展,並不該受外部環境的拖延,該乾的事情還是要乾。

……

於是乎,在視察完胡克的紐科門蒸汽機樣品後,朱樹人足足閉關冥思苦想了大半個月。埋頭寫寫畫畫紙上談兵做了一些政策規劃,

然後才出關,召集了皇帝兒子朱慈煜,和首輔表哥張煌言、次輔大舅子方以智、科學院院長老婆方子翎,幾個人閉門開了一個關於未來幾年繼續深化政策變法的內部會議。

至於原本的掛名內閣首輔史可法,說句題外話:非常不幸,人都有生老病死,史閣部最終沒能熬過剛剛過去的那六七年和平種田期,最終在四年前病故了,享年七十歲,

史可法能活到這年紀,在當時也算高壽了,壽終正寢,晚年也過得非常安樂,在朱樹人給他特供的療養院裡累計住了十幾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全球卡師時代 快穿修羅場:宿主她瘋批又迷人 穿越三國:她攜無限物資搞基建 救命!穿成受氣農女還要嬌養奶包夫君 重回我的殺馬特時代 重生養胎後,首富老公馬甲掉了 科技帝國從山寨係統開始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我在大明當劍仙 玄幻:說書九龍拉棺,修煉界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