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內閣大臣(第二更!今天萬字!新書已開)(2 / 2)

加入書籤

大明從隋唐沿用下來的六部製度,已經磕磕絆絆走了一千一百年了。如果從東漢給尚書台分六曹算起,那就更是一千六百年了,這個分權的劃線方式,實在是衰朽別扭得可以。

政出數門,權責不明,一切的一切都亟待解決。

所以,朱樹人建議,從今年開始為修訂新法做準備的同時,大明中樞的六部,必須重新劃分和拆分。

這個問題,張煌言方以智也都贊成改變,因為目前方以智執掌的工部,也是混亂不堪,明明隻是工部,但科學院得歸他管。

這還不算,因為南京大學的建立也已經過去七八年了,而南大是理工科為主的,這裡的學生教育和任用調用,也多歸工部管。

可教育工作原來明明是禮部的,工部教出來的很多數學人才,如果走上財務管理類崗位,或者去稅務部門,那是歸戶部管的,這麼雜亂無章互相交錯,扯皮太多了。

總之,大明這些年已經積攢了太多新事物,都是曾經劃分六部時不存在的東西,已經沒法往裡塞了,必須拆分梳理。

小皇帝朱慈煜,對此也深以為然。最後,大明朝廷就在小康十五年的春夏兩季,重點集中討論了這些問題。

一邊籌備新法的立法班組成員,一邊討論按照未來新法工作職責門類拆分對應部門。

經過五個月的集中討論,反復推演磨合。內閣最終宣布:

把原有的六部,拆分、改名為十個部。

禮部拆分為三個部:禮部、文部和藩部。

舊的禮部隻負責皇家事務和朝廷祭祀其他一切禮法活動。

而拆出來的文部,專門掌管全部教育工作,不分文科理科,都歸文部省管,科研工作也歸文部管,等於是後世的「科教文衛」。

藩部則是相當於後世專管外交工作的,把舊禮部的「藩屬朝貢」任務拆了出去。

兵部還是兵部,吏部還是吏部,這兩個不變。

刑部改名為法部,以後就不光管刑律司法,也管民商事糾紛的司法,隻是所有的審判工作,不再以公權力處罰犯罪為目的,一部分隻是仲裁協調民間錢財糾紛。

戶部拆分為民部和財部。這個不用多說,終於把收稅和戶籍管理人口管理拆開了,管人的專管人,管錢的專管錢。

工部拆分為工部和商部。把工部原本的車船營造和交通運輸權限拆分出來,交給類似後世商務部的部門專門負責,而工部本身可以再增加一個對國內工業建設規劃管理的職權,類似於後世工信部、工商管理局的一些職權。

同時拆出來的這個類似商務部的部門有了權限,就能專管對外貿易進出口、發展航海殖民事業,算是把大明的開眼看世界工作,直接提升到一個獨立的部的級別,可以有自己的政績追求。朱樹人相信這一拆,絕對可以把海外開拓工作的力度大大提升。

吏、兵、禮、文、藩、法、民、財、工、商。

這十個部,再加上獨立於十部係統的內務府,一共十一個部級單位,在按照舊法,把每個部的尚書都拉入內閣進行政務討論,就顯得過於臃腫了,議政效率也會低下。

而且考慮到越到近現代,工作專業跨度越大,跨部門跨體係調動官員,很容易出現「外行管內行」的問題。

將來的官員,可不僅僅是隻會讀四書五經的腐儒了,你得懂越來越多的專業知識,很多時候在一個崗位上的工作能力是不能簡單遷移的。

所以,朱樹人就指出,一定要避免「雞同鴨講」、「外行指揮內行」的問題,不能再把十一個尚書級別的官員,都拉進內閣和稀泥討論。

而最終討論的解決辦法,也是在各部之上,再設置「內閣協理大臣」,類似於此前的「內閣次輔」,隻不過現在的內閣協理大臣可以有三到四個,然後不再是平等的亂交叉協理,而是分工明確,每個協理大臣隻針對性分管某幾個部(類似於後世副職的協理大臣,有些分管科教文衛,有些分管外交)

四位內閣協理大臣,第一位分管禮、文、藩三個部;

第二位分管吏、法;

第三位分管兵、商(就是把對外航海殖民跟國防交給同一個協理大臣管,這是考慮到這個時代的殖民多是武裝殖民,不是和平做生意,需要武力保護)

第四位分管民、財、工、內務府。

如此一來,內閣首輔改名為「內閣總理大臣」,下麵副職的有四位「內閣協理大臣」,這四位內閣協理大臣再各自分管兩到三個部級單位。

十一個尚書級別的存在,以後就不再直接進入內閣了。

但是特殊情況下,會允許內閣總理大臣或者內閣協理大臣同時直接兼任某一個部的尚書。如此一來,如果一個尚書同時又是內閣大臣,那他還是可以入閣議政的。

製度定下來之後,為了讓新製度能順利過渡,不至於遇到阻力,首批的人選自然也要慎重。

朱樹人本人其實已經好多年沒有到前台直接執政了,他原本也不是很在乎這些名分,他就想讓張煌言直接從內閣首輔轉為內閣總理大臣。

但是張煌言堅決推辭,說改革之後,內閣大臣的權力其實比之前又有所提升。在這種變法的關鍵時期,需要更鎮得住場麵的人來站台。

最後隱退數年的朱樹人,隻好勉為其難,先來充任一下大明的第一屆內閣總理大臣。為這個崗位站站台,增加天下人民的信心。

他是不在乎的,但天下人民逼著他來安定人心,他也沒辦法。

朱樹人之後,四位內閣協理大臣(排名分先後,越靠前的權力越高)分別是:

內閣第一協理大臣張煌言,分管吏部、法部工作;

內閣第二協理大臣方以智,分管民部、財部、工部,內務府工作;

內閣第三協理大臣鄭成功,分管兵部、商部工作;

內閣第四協理大臣顧炎武,分管禮部、文部、藩部工作。

上述權力結構的調整,最後在小康十五年內全部完成。各部衙門和班底也順勢完成了拆分和重組,該新增人手的新增人手,該引入專業人才的引入專業人才。一切都非常順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全球卡師時代 快穿修羅場:宿主她瘋批又迷人 穿越三國:她攜無限物資搞基建 救命!穿成受氣農女還要嬌養奶包夫君 重回我的殺馬特時代 重生養胎後,首富老公馬甲掉了 科技帝國從山寨係統開始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我在大明當劍仙 玄幻:說書九龍拉棺,修煉界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