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是在給你鋪路啊,孩子!(2 / 2)

加入書籤

「正是因為在南直隸麵臨的阻力最大,關係錯綜復雜,所以他的收益也是最大的。以山西行省為試點,即便完成了新政的推行,可接下來麵向全國的時候依舊困難重重。」

「但南直隸卻不同,因為這裡聚集了整個大明朝的權貴,隻要在這裡新政推行完成,之後再麵向全國的時候,那勢頭必定高歌猛進。就像兒臣之前所說那打仗擊鼓的道理一般,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既然是打仗,那我們就在這群狼中挑一個骨頭最硬的,挑它們的頭狼!集中所有力量,將那頭狼的腦袋敲碎,其餘的狼群見此必然心生膽寒,不敢再有異動。」

「若是隻知狐假虎威,挑那軟柿子捏,穩妥固然穩妥,可等這新政推行完,還不知道要多少年,那時候時過境遷,很多事情可就說不好了。」

聽著朱瞻基的這一番理論,一旁的老爹朱高熾一時竟還真不知該如何反駁了。

不光是他的這一番話說的無法反駁,更是因為朱瞻基這小子在說話時渾身上下那一股子舍我其誰的氣勢,彷佛就像他口中所說的那些話一樣,既然要打仗,那就挑其中骨頭最硬的打。

這話說的是何等霸氣。

絲毫沒有為即將麵臨的困難而膽怯的意思。

這樣的發現不禁讓朱瞻基的老爹朱高熾有些恍忽的感覺。

這還是自己那個每天懶洋洋,隻知道四處遊玩享樂的懶蛋兒子嘛?

就在朱高熾恍忽之間,那龍椅上的老爺子卻對朱瞻基的這一番話十分的對胃口。

朱高熾身為太子,學的又是儒家,有些事情在思考和處置時不免受那儒家思想的影響。

也事事以穩妥為先,尤其是在處置政務這種關係到天下安危的事情上,更是將穩妥放在了一切之首。

可是,老爺子朱棣卻不同。

他是馬上天子,所思所想自然與自己的兒子朱高熾大相徑庭。

反而是朱瞻基這小子所說的這一番話十分對他的胃口。

大丈夫,正該如此。

打仗,就是要先將對方那個看起來最凶最狠的腦袋給敲碎,如此方能震懾宵小。

欺負一些小嘍囉算什麼本事,又能解決什麼根本上的問題。

在老爺子對朱瞻基滿眼的贊賞中,老爺子最終有了決斷,說道:「臭小子說的不錯,施行新政穩妥固然重要,但速度也不能全然不顧。以南直隸為試點,要的就是震懾天下!」

「隻要南直隸的新政推行完成,這天下還有什麼地方敢於公開違背?」

「定了!就南直隸!」

隨著老爺子最終拍板的話說完,這件事終於是塵埃落定了。

盡管最後的結果並不像自己所想的那樣,但此時的朱高熾對此卻反倒沒有那麼在意了。

這幾日,自家這個渾小子,給了他太多的驚喜。

甚至一個不注意,竟然達到了能夠在朝堂上與自己這位監國幾十年的太子互相辯論並且勝出的地步。

但很快,老爺子朱棣的一句話,便又將眾人的思緒拉回到了場中。

「辦法定了,方式定了,地方也定了。」

「現在就少一個主持這新政推行的人了」

隨著老爺子這話說完,又重新乖乖的站回到角落中的朱瞻基,突然感覺後背發涼。

抬頭一瞧

那龍椅上的老爺子正饒有興趣的瞧著自己。

老爺子的目光自然很快便引起了在場所有人的注意,順著老爺子的目光看去。

眾人心中一驚!

皇上是要長孫殿下親自去主持這新政推行的事務?

這個發現,對於在場眾人而言,可比長孫殿下說出那些攤丁入畝之策還要令人震驚。

畢竟一個是說,一個卻是做啊。

莫說是如此年輕的長孫殿下了,就是他們這些主政多年的官場大吏,也沒有誰敢說自己就一定能做好的。

畢竟,這可是在南直隸!

就是太子爺親自主持,其結果也無人敢保證

新政推行如此重要的事情,事關大明朝基業的事情,皇上卻要長孫來做???

就算皇上有意歷練,可也不能第一次實際執辦就要主持在南直隸推行新政這樣的差事吧?

在場所有人都懵了。

他們沒一個能想到皇上會這麼做。

就在眾人震驚之時,老爺子終於開口了。

「臭小子,既然那攤丁入畝之策是你提出來的,南直隸為試點也是你定下的,那麼這主持推行新政的事情,便由你來辦,如何?」

聽到老爺子的話,朱瞻基愣神的說道:「爺爺,這事關係到大明朝的根基,孫兒哪裡能擔得起如此重的擔子!」

朱瞻基一開口便拒絕了老爺子的話。

然而,麵對朱瞻基的拒絕,老爺子卻態度堅定的說道:「若推行個新政你都做不到,日後如何執掌天下?這件事由不得你,不做也得做!」

老爺子這話一出口,還不等朱瞻基有什麼反應,一旁朱瞻基那老爹朱高熾便感覺自己眼角在抽搐。

當著他的麵說這種話

是想直接越過他這個兒子,讓長孫即位嗎?

一旁的朱瞻基瞧著老爺子如此堅定的態度,頓時便露出一副生無可戀的神態:「爺爺」

聽著朱瞻基還想說什麼,一旁的那些大臣也都躍躍欲試,似乎想要勸說皇上另擇人選,老爺子卻立馬伸手打斷了眾人的話,說道:「不用說了,這次主持新政推行的人選非長孫莫屬,人選已定,不必再議。」

說完,老爺子又將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夏元吉以及最初時考較過的楊士奇,說道:「夏元吉,楊士奇,朕命你二人輔左長孫督辦此次新政推行的事務,事關重大,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老皇帝異常堅決的態度,讓眾人想要勸說的心思頓時消減。

那夏元吉和楊士奇更是在老爺子說出這話後,立馬躬身領命,道:「臣,領命!」

「朱瞻基!」

老爺子突然出聲道。

聽到老爺子叫他,朱瞻基先是一愣,隨後瞧著眾人注視的目光,這才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對著老爺子躬身行禮,道:「孫兒領命!」

見此,老爺子朱棣這才露出了滿意的神色。

隨後對著眾人一揮手,道:「事情既然已經議定,你們便下去吧。」

說完,又補充了一句:「長孫留下。」

當這乾清宮中的眾人,包括朱瞻基他老爹朱高熾也一同離去後,那坐在龍椅上的老爺子這才緩緩起身,從龍椅上離開後來到了內殿的一處臥榻。

半躺著的朱棣對著朱瞻基招了招手。

等朱瞻基來到身前後,老爺子這才開口問道:「知道為什麼要將這麼重要的事情交給你小子嗎?」

老爺子開門見山的問題,其實朱瞻基自己也不明白。

就是這件事交給他朱瞻基自己來安排,也絕不可能交給他這個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

畢竟這中間的人情世故實在太多了,辦重了,辦輕了,都不好。

唯有將那火候拿捏到最佳,方能成事。

而他朱瞻基壓根也沒有任何這方麵的經驗。

隨即,朱瞻基便搖了搖頭,道:「孫兒不知。」

對於朱瞻基的回答,朱棣並不意外,反而是嘆了口氣,挪動了一下身子,讓自己保持著一個舒服的姿勢,說道:「此次新政推行事關重大,若僅派一位朝中大臣,身份太淺,鎮不住場麵。」

「原本也可以指派你爹和你二叔三叔去,但你爹這人待人太過和氣,有些話你爹說不出來,有些事情也做不出來。至於你二叔三叔」

說到這裡老爺子更是直接搖了搖頭,連點評都不點評了。

「倒是你小子,雖然沒有什麼經驗,但好在不要臉,也心狠手辣,辦這事最是適合,況且」

不等朱棣說完,一旁的朱瞻基插話道:「爺爺,您這是在誇孫兒?」

「哈哈哈哈!」

老頭子聞言頓時笑了起來。

「行了,別賣嘴了。記住爺爺的話,這次新政推行,你小子就做好主事的人,其他的都交給那楊士奇與夏元吉辦。那楊士奇是你提上來的,之前就在東宮做太子屬官,算是你們家的人,爺爺也幫你瞧了,這人可以用,還是有些本事的。」

「而你小子往日淨嚇跑,也沒什麼經歷,這次就趁著新政推行,好好的歷練一下,也好多些資歷,不然朝中臣子不服啊。」

說到這裡,朱棣瞧著朱瞻基那平靜的表情,問道:「你小子到底聽懂了爺爺什麼意思沒有?」

朱瞻基一愣:「聽懂了啊,這次新政推行好好歷練一下,多聽那夏尚書與楊大人的話。」

見朱瞻基壓根沒有聽懂自己為他鋪路的深意,朱棣無奈的搖了搖頭,道:「算了,聽不懂就聽不懂吧,也不需要你懂。」

「行了,滾吧滾吧,回去好好想想,別丟了你爺爺的臉麵。」

聽別的或許朱瞻基反應慢一拍,可一聽老爺子要他走,朱瞻基當即便道:「孫兒明白!」

說罷,便退了出去。

瞧著這小子跟逃命似的跑出乾清宮,朱棣頓時笑了起來。

可笑著笑著,便劇烈的咳嗽了起來。

臉色也在這劇烈的咳嗽當中變的發白。

最後在停止咳嗽後,整個人倚靠在床被上,若有所思的滴咕道:「臭小子,你可千萬不要讓爺爺失望啊。」

其實,老爺子打一開始便認準了要讓朱瞻基來負責這一次的新政推行。

因為他很清楚,這攤丁入畝之策非同小可,若是真的在大明朝內部推行開來,意義深遠,是功蓋千秋、萬世流芳的大事。

作為提出這攤丁入畝之策的人,朱瞻基本就該享有這份美譽。

當然,除此外最重要的還是他想要借此機會,為他這個大孫子『刷』一份功績。

毫無治政經驗的朱瞻基日後若是登基,在朝中必然會有人針對他這一點提出反駁,甚至以此攻擊。

可如果有了這份功績傍身,莫說是在他大明朝,就是放在歷朝歷代的君王當中也絕算不上下等。

這樣一來,他這大孫子便可以名正言順的登基為帝。

而他之所以要在自己還沒死,朱瞻基他爹也還沒有即位前就考慮這麼多,還真不是著急,亦或者什麼未雨綢繆之類的事情。

實在是因為他這個孫子太過優秀了。

優秀到讓他時常有種錯覺,好像在這孩子身上看到了他爹朱元章的模樣。

當初在這孩子尚書房監國時,內閣大學士說朱瞻基頗有太祖之風,起初他還隻是笑笑。

可是隨著他對這孩子的了解越來越深,他還真的有些相信了。

從在尚書房輕鬆的解決那解縉的為難起,這孩子便表現出了遠超常人的智慧和手段,輕鬆的解決了那些難辦的政務。

而在處置那解縉時,更是毫不留情。

這一點就像極了他爹朱元章。

除此外,在政務上的天賦異稟,是他朱棣生平僅見。

而且這種處置政務的天賦十分沒有道理,就好像他爹朱元章一個窮苦出身的行僧,卻能將天下政務處置的井井有條一樣,讓人羨慕到都有些嫉妒,卻又偏偏很無奈。

那治水之策、攤丁入畝之策,哪一條不是驚世之策。

可到了他的手中,卻好像信手拈來,讓人輸都輸的不明不白,沒有脾氣。

若僅僅這些也就罷了,偏偏這孩子在對待一家人的態度上,又十分像他爹朱元章,重感情。

這些個優點集於一身,他朱棣實在沒有理由饒過他而去立其他人為君。

加上自家那老大身體不好,平日裡從太醫用藥比他朱棣還不受用。

身為人父,又是君王,他朱棣又怎麼會不關心自己兒子,太子的身體狀況。

每一次老大在被太醫診斷後,他都會第一時間查問。

老大的身體,要比表麵上看起來的更嚴重。否則他這次回京後為什麼會那麼堅定的罷去了老大監國的職務。

要知道老大在這個位置上已經坐了幾十年,老大會不會造反,他朱棣會不知道?

為的就是讓他多休息休息。

而這一點也是他一直以來都沒有辦法堅定的選擇自己大兒子朱高熾為繼任之君的最大原因。

那代表著九五至尊的龍椅上,怎麼能坐一個活死人呢?

就算他願意,這朝廷上的大臣,天下的百姓能願意嗎?

一個不好,便可能讓這大明出現前所未有的動盪,到時候自己都已經不在了,隻能是徒嘆奈何。

所以,在他發覺了自家那大孫子的天賦異稟後,便動了越過老大直接立長孫為繼任之君的心思。

雖然這一點於禮法,於他爹朱元章留下的皇明祖訓都說不通,但規矩是死的,人卻是活的,辦法多的是。

而這,也是他非要朱瞻基這小子主持這次新政推行,為其刷功績的最大原因。

他要為這個大孫子鋪路!

若是正常繼位登基,就算他這大孫子沒什麼功績,也絕沒人能說什麼閒話。

可若是越過老大登基,就必然會遭受到無數的壓力和抨擊。

麵對這些,如果自身不硬,難免會授人以口舌。

作為君主,卻受人詆毀,處處質疑的感覺,他朱棣已經受夠了。

這種事情,他絕不允許在自己大孫子的身上再次上演!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拋棄渣男後,四國太子爭相求娶 星際之主的炮灰亡夫 奪愛[豪門] 今天開始給主神打工 重生1993:我真不是富二代 大秦:祖龍看我劇本,竟要我監國 網遊:我在超神空間無敵了 綜武:我楊過本就無過,何來改之 笑死,老祖重生還要靠搜刮秘境養活宗門? 漢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