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夏元吉:老夫我這輩子都沒被小學生欺負過。(2 / 2)

加入書籤

而在搞清楚這些後,他們也終於能夠理解他們那位長孫殿下為何可以做出那麼多讓人震驚之事。

這就好像,一棵樹木在沒有土壤、肥料以及水來滋潤的情況下,卻長滿了果子。

人們在看到時,隻會震驚和暗暗稱奇。

可當他們在看到這棵長滿果子的樹木,其實是有充足的土壤、肥料、水來滋潤時,這一切就變的理所當然了。

原本的驚奇情緒,自然而然的變為了對達者、對賢者的敬重和欽佩。

如果說他們這些大臣們之前之所以對這位長孫殿下十分的恭敬,完全是因為他的太子父親和皇帝爺爺。

那麼此刻,從現在開始,對這位長孫殿下,他們已經是心甘情願的臣服。

是那種對強者,理所當然的臣服。

「諸位,能否拿出些本王那孩子交給你們的書看看?」

聽到朱高熾的詢問,一旁的大臣們也都頓時來了精神。

能讓自己麵前這些落榜的老師們,教出那樣的學生,他們還真的很好奇,到底是怎麼樣的書籍,可以做到。

其中的內容,又到底是什麼。

麵對太子朱高熾的請求,若是旁人來,哪怕就是這些六部的尚書和內閣的大學士們,他們這些老師也絕不會答應。可如今開口詢問的,卻是長孫殿下的父親,當今的太子爺。

那就要另當別論了。

想到這裡,眾人都點了點頭。

隨後便逐個轉身,朝著各自的住處,去取那些教材了。

片刻後,隨著這三十多位老師每個人的手中都抱著幾本書籍走出來時。

在場的朱高熾等人徹底傻了眼。

常人一輩子,能將自身的才學匯錄成一本書,已是極為不易的事情。

可如今呢,這三十多位老師,每個人的手中都抱著幾本。

這匯總下來該有多少的內容,多少的知識,又得有多少的才學才能支撐其寫出這麼多的書籍?

就當太子朱高熾等人,瞪大了眼珠子瞧著這一切時。

這三十多位的老師也將其手中的書籍一摞摞的放在了他們的麵前,看著這如小山一般的書籍,太子朱高熾以及那些六部以及內閣官員們,一時之間都無從下手。

可還不等他們從震驚當中回過神來,一旁的那些老師便又說道:「這些隻是一小部分,其他的如果都搬過來的話實在太多,太子殿下還請先看,若覺不足我們再搬來就是了。」

這話一出口,朱高熾等人更是一臉的茫然。

瞧著眼前這一大堆的書籍

就這

還一小部分????

這要是全部都搬來,該有多少?

太子朱高熾更是目瞪口呆的瞧著眼前的一切,心中思索道:「這些書籍,你說都是我家那個混小子寫出來的?」

「就那個大懶蛋??」

朱高熾感覺今日所發生的一切,已經徹底的將他對自家那小子的認知所顛覆了。

每日看起來表麵懶洋洋的,什麼都不想做,恨不得躺在那床上就睡他一天。

可誰能想到,就是這麼一個人,私下裡竟然編纂了如此多的書籍。

更為關鍵的是,這小子竟真的有這麼多的東西可以寫。

朱高熾實在難以想象,這小子在宮中被老爺子管的這些年,到底經歷了什麼

但想再多也是無用,瞧著眼前的這些書籍,眾人紛紛開始動手。

隨手在這桌麵上的書籍當中取出一本,仔細的閱讀起來。

盡管在初看時,他們對於這些書籍的內容都抱著一種懷疑和審視的心態去看。然而,伴隨著他們閱讀的進度越來越深,他們也被這書籍當中的內容所一點一點的吸引,尤其是那一些拿到了有關於科學、地理、數學等等較為新穎科目的官員們。

這些書籍就好像為他們打開了一扇完全不同的大門似的。

當然,他們之所以可以這麼順利無礙的去閱讀這些書籍,其原因還是因為那些老師們給他們抱過來的基本上都是比較淺顯的知識的書籍。

算是這些科目的入門。

所以在這些內容已經提前被朱瞻基預換成了這個時代可以理解的文字後,這些說到底還是有些學問才能的官員們,閱讀起來後還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就當這場中的朱高熾以及那些官員們漸漸被書中的內容所吸引,沉浸在那書海當中時。

京城皇宮的奉天殿內。

老爺子朱棣瞧著自大門而入的鄭和,大笑著從那龍椅之上走了下來,站在了那鄭和的麵前。

這當今朝廷,能夠讓老爺子朱棣如此舉動的人,他鄭和還是第一個。

曾經是朱棣身邊近人的鄭和,哪裡不知道這些,他深切的明白朱棣此舉所表示出來的親近之意和厚愛之恩。

心中感動之餘,也是感慨的雙手舉過頭頂,朝著朱棣埋首一拜,道:「皇上!」

站在鄭和麵前的朱棣,雙手挎著月要,眼神和善的望著地上的鄭和,說道:「起來吧。」

在那鄭和起身後,朱棣更是環視整個朝堂上的文武百官,說道:「馬保,自幼在雲南跟著我,自我做燕王時,為我牽戰馬。靖難之役時,是我右軍前鋒,能征善戰,絕不在一代名將之下!」

此話一出,徹底將鄭和的才能定了調子。

而後繼續說道:「這幾年,率領寶船隊,遠渡重洋、披荊斬棘,揚威海外。」

「這是我大明的奇才!」

可鄭和在聽到朱棣對自己的誇贊後,卻絲毫不敢自持,拱手說道:「靠著皇上的天威,大明的國運昌盛,得逢盛世,鄭和,豈敢愛惜自己。」

聽著鄭和的話,朱棣頓時笑了起來。

「別人這麼說,我自當時拍馬屁,你這麼說朕相信。」

說到最後時,朱棣的臉色異常認真。

可見老爺子朱棣對那鄭和的信任和青睞。

而在聽到朱棣這麼說後,原本還恭恭敬敬的鄭和,此時也難免露出了一絲以往在朱棣身邊時,才會顯露的笑意。

想起這鄭和與自家那幾個小崽子以往親密的關係,朱棣不由說道:「老二老三」

說到這裡,卻發現自家的老大不在,不由皺眉道:「老大呢?還沒回來嗎?」

聞言,朱高煦趕忙說道:「還沒呢。」

說完這漢王朱高煦與趙王朱高燧,便來到了那鄭和的麵前,親切的說道:「馬保兄弟,我們可是有些日子沒見了,咱們先公後私,一會兒吃完老爺子的宴席,再吃我們哥倆的。」

說著,還狠狠的在鄭和的肩膀上拍了兩下。

一旁的趙王朱高燧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口道:「老二前幾天就念叨你,你要再不回來啊,這河一上凍,就又到來年春天再見了。我把咱們當年右軍的老兄弟都喊來!」

就當這漢王趙王以及鄭和正在說著話時,鄭和瞧見那站在老爺子龍台下,跟個侍童似的朱瞻基,不由的對身邊的二位王爺說道:「二位王爺,且容我一步。」

說完,便起身來到了那朱瞻基的麵前。

瞧著鄭和,朱瞻基的臉上也掛起了笑。

而那鄭和也是恭恭敬敬的對著朱瞻基拱手一拜,然後說道:「長孫殿下,您要臣帶回的東西,臣找見了,也帶回來了。」

聽到鄭和的話,朱瞻基頓時臉色一變。

見此,鄭和也是一臉的疑惑,不清楚朱瞻基為何如此表情。

可下一秒,那龍椅上的老爺子便第一時間開口道:「鄭和,這小子讓你給他帶什麼東西了?說出來讓朕聽聽。」

如今朱瞻基在老爺子朱棣的眼中,那就是一個百寶箱。

時不時就能從他那裡弄點好東西出來,所以對他的一舉一動,那是瞧的仔細。

否則一個不注意,指不定那好寶貝就從他的指縫裡溜走了。

其實朱瞻基又何嘗不知道老爺子的心思呢?

所以在那鄭和開口的一瞬間,朱瞻基便意識到了不好。

可還是遲了。

聽到皇上朱棣的話,那鄭和也趕忙回話道:「回皇上的話,長孫殿下托臣在遊歷之時帶回些那蠻夷之地的一些草木。」

聞言,老爺子朱棣頓時便看向了下麵的朱瞻基,問道:「臭小子,說說吧,帶這些東西有什麼用?」

瞧著老爺子那含笑的目光,朱瞻基明白,老爺子這是在告訴自己,不要騙他,也騙不了他

但其實老爺子的目光是何意,又豈止他朱瞻基一個人看得清楚,一旁的趙王漢王、以及下麵那些隨行過之前這一趟的百官們,哪個還不知道自家這位皇帝打孫子秋風的事情。

麵對老爺子的質問,朱瞻基也隻能是無奈的說道:「爺爺,不就是些樹木嗎,能有什麼用處,您就一天盡瞎操心吧,孫兒沒見過那些蠻夷之地的樹,心中好奇,才托鄭和叔叔帶回來。」

瞧著朱瞻基那無奈的表情,朱棣仔細想了想,倒也不覺得那些草木能有什麼用。

隨即也不再追問。

見此,朱瞻基也是鬆了口氣。

這要是把那些草木的用處告訴了老爺子,老爺子指不定又要連夜給他安排什麼差事呢。

而那鄭和在與這老朱家的人各自交代了一聲後,也隨即重新回到了這大殿的中央,然後對著那龍椅上的朱棣恭聲喊道:「臣,鄭和。永樂七年九月,任大明市舶司正使,與副使王景弘、侯顯,率官兵兩萬七千人,架寶船四十八艘,從太倉劉家港啟航,出使占城、賓童龍、真臘等國。」

「諸國國王皆派尊使,隨寶船隊入京朝貢。」

「臣,恭請皇上召見!」

聽著鄭和口中這些國家古代的名稱,朱瞻基那是一個都聽不懂。

隨後,在老爺子朱棣的應允下,諸國使者開始入朝。

不過像這樣無趣的場麵,朱瞻基是實在沒有心情在這裡待著浪費時間,隨即便趁著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宮殿門口隨時進入的諸國使者時,朱瞻基便偷偷的從那奉天殿的側麵溜走了。

坐在那龍椅之上的朱棣,自然是瞧見了朱瞻基的所作所為,不過對此,朱棣也隻是嘴角微翹的笑了笑,也沒去管他。

畢竟在他朱棣年輕的時候,和如今的朱瞻基不一模一樣嗎?

這種裝模作樣的形式禮儀是一刻都不想多待。

就即便是如今,他朱棣也不願意做這種事情。

也實在是沒辦法了,這皇帝是自個兒,實在是推脫不掉。

而另外一邊,偷偷從那奉天殿的側殿溜出去的朱瞻基,第一時間便朝著那京郊鄭和寶船的位置,跑了過去。

雖然在寶船之上的貨物和使者,都已經來到了京城當中,但是還有一批不太要緊的貨物依舊留在了寶船之上。畢竟運送這些貨物的人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第一時間便全部運送到京城之內,但顯然朱瞻基已經急不可耐了。

他也等不到那個時候了,這些東西對於旁人來說可能隻是無足輕重的東西,但對於他朱瞻基而言卻是至關重要的。

不僅如此,他要的還必須是活著的這些草木,而不是死掉的草木。

既然那鄭和在朝堂之上對自己說,將這些東西帶了回來,那顯然是在寶船抵達時還活著。可若是在這寶船之上無人照料,萬一出個什麼意外,他朱瞻基可就欲哭無淚了。

鄭和這出去一趟可是不容易,尤其是像抵達北美洲的那種航線更是不容易。

這一趟下來少則兩三年,多則便是五六七八年都有可能。

如果說要他朱瞻基,在七八年後得到這些東西,他不得急死了。

最重要的是這些東西還隻有那北美洲有,其他的地方壓根不存在。

還偏偏非常的重要。

缺了這些東西還真不成。

在朱瞻基的快馬加鞭下,很快他便來到了京城外長江支流的碼頭上。

在出示了自己的身份令牌後,便第一時間在那寶船海員的帶領下,來到了那放置物品的寶船之上。

走進了寶船的船艙之中,朱瞻基第一眼便看到了自己要那鄭和帶回來的北美洲草木。

瞧著這些草木的枝葉還算茂密。

朱瞻基也是長長的鬆了口氣。

隨後便指揮這些海員率先將自己需要的這些草木給運到馬車之上,朝著京城內的太子府處運了回去。

沒辦法,這些草木的數量實在太少了,偏偏又異常的重要,所以他朱瞻基根本不放心交給其他人去照料種植。

而自家的後院兒中,也有一大塊的空地,完全可以種植的下這些草木。等這些草木在自己府內生根發芽後,再想辦法進行栽培。

總之,一定要確保這些草木的存活。

而他朱瞻基之所以如此重視這些草木,是因為這些草木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名字,橡膠樹和橡膠草!

這些草木的作用從他的名字上便可得以體現,那就是製作橡膠!

像後世很多地方都必須用到橡膠這種原料,比如最常見的一個,輪胎。

當然,除了輪胎之外,還有非常多的關鍵器械,也都需要用到橡膠這個原料。

可以說,沒有橡膠這個材料,還真的做不成。

可偏偏這玩意兒隻存在於那北美洲。

哪怕是在後世的建國之後,對於這種材料的種植,也是當做了全國的第一等要務。

列入了戰略物資的清單當中。

盡管如今這大明朝對於橡膠的需求還不是太大,但是朱瞻基如果想要改變如今這大明朝的一切,那這橡膠還真是必不可少的東西。

說的直白一些,如果有了這些橡膠甚至大規模的種植量產後,別的不敢說,讓大明朝進入到自行車時代還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當然這隻是其中一點,明朝的交通速度有多慢,這自不必說。

原因是什麼呢?

工具。

就比如那馬車,想想那輪子使用的還是木輪和鐵輪時,對其速度就可想。

可是在朱瞻基擁有了混凝土製作道路後,再配以橡膠製作的輪胎。

那發展的空間可就大了。

甚至搞一台效率不算太高的蒸汽式汽車,在那混凝土上行駛,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除此外,還有在製作那蒸汽機時,這橡膠也可以在很多地方提升效率。

總之,橡膠這個東西你可以不用,但絕不可沒有。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比白銀這種重金屬都要意義重大。

想到用不了多久就可以騎著一輛自行車在京城的大道上穿行而過,朱瞻基那心裡就忍不住的激動起來。

而當朱瞻基帶著人急匆匆地趕回太子府後。

這運東西的動靜很快便吸引了府中太子妃以及胡善祥的注意。

瞧著朱瞻基這破天荒的運了幾盆草木回來,太子妃不由的樂著說道:「這兒子終於是想到為娘的好了,知道弄些草木回來討娘的高興了。」

然而在聽到太子妃的這番話後,朱瞻基卻嚇了一跳,趕忙慎重的囑咐道:「娘,這些東西可不是給您玩的,這玩意兒,金貴著呢,平日裡除了兒子,您可千萬別讓別人靠近它,這玩意兒,兒子我自己養,誰也別插手。要是誰給弄死了,就是有再多的銀子,也買不到了。」

太子妃在聽到朱瞻基的這番話後,愣了一下,雖然在聽到朱瞻基這麼說後加了小心,可嘴上還是有些不高興的說道:「這樂了半天,原來不是給娘帶回來的啊。得,白高興一場。」

聽著自己老娘的話,朱瞻基趕忙說道:「娘你放心,不就是些花花草草嗎,今兒鄭和的寶船回來了,您別急,兒子一會兒沒事就去宮裡頭大大秋風,看能不能給娘您帶點好玩的玩意兒回來。」

聞言,老娘的臉上頓時又眉開眼笑的,瞧著自己兒子,高興的笑道:「行,怎麼的也比你爹強,這個兒子還算沒白疼。」

瞧著自己老娘被老爹寵的跟個老小孩似的,朱瞻基也是不由的在心裡為自己老爹叫屈。

但叫屈歸叫屈,手上的動作卻一刻不停。

直到所有這次帶回來的橡膠草和橡膠樹全部移植到了自己那小院的空地上後,朱瞻基這才鬆了口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拋棄渣男後,四國太子爭相求娶 星際之主的炮灰亡夫 奪愛[豪門] 今天開始給主神打工 重生1993:我真不是富二代 大秦:祖龍看我劇本,竟要我監國 網遊:我在超神空間無敵了 綜武:我楊過本就無過,何來改之 笑死,老祖重生還要靠搜刮秘境養活宗門? 漢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