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久別的人,盼重逢(1 / 2)

加入書籤

莊園裡麵!

李根和學院的少年,自然也聽到了長安城,震耳欲聾的歡呼和吶喊聲。

李根微笑著走到學堂外麵。

他知道,這場大戰,終究是大唐完勝。

歷史上,在沒有望遠鏡和滑雪板的加持下,唐軍依然是大勝。

更何況,現在有了望遠鏡和滑雪板的加持,再加上適逢突厥遭遇百年不遇之暴雪。

這本就是一場大人與小孩的較量。

還未開始,就注定大人贏了。

午膳前,程處默兄弟倆,騎乘駿馬奔馳而來。

「七弟,俺爹大勝而歸,活捉突利狗賊。」

「今日俺當與七弟痛飲幾杯!」

「對,處亮也當與院長痛飲幾杯!」

請功酒跑去別人家蹭吃蹭喝,還說的如此理直氣壯。

也隻有程處默兄弟倆能乾的出來。

李根聞言微笑著點點頭,不過是多兩雙快子而已。

午宴上,李根從處默和處亮口中得知,征東大軍和征西大軍的輝煌戰果。

李淵和孔穎達都激動的渾身顫抖。

這可是了不得的大勝。

難怪長安城的歡呼和吶喊,一陣又一陣的傳來。

「處默哥,你知道東西突厥,加在一起的土地有多大嗎?」

「七弟,俺聽俺爹說,他倆加在一起,比咱們大唐的土地還要大呢。」

李根深以為然的點點頭說道。

「是啊,比現如今大唐的土地還要遼闊,雖然多為苦寒之地,但也不乏水草肥沃之處。」

「西突厥更是絲綢之路必經之路,戰略和經濟地位不容小覷。」

「眼下,我軍大勝固然可喜可賀,可是未來如何治理和管轄,北方廣袤的土地,也是一件破費腦筋的事情。」

「藍田侯可有良策?」

孔穎達不等程處默開口,自己便率先發問了。

做為李世民安排在李根身邊,最接近李根的臥底。

孔穎達已經預感到,李根肯定心中有了打算。

「孔院長,上次晚輩曾經跟程伯伯,說起過一旦大勝以後,如何治理北方廣袤大地,突人自治是緩和之策,同化才是最終的目的。」

李根的話,讓孔穎達鄭重的點點頭。

「想要實現最終的目標,朝廷需要大量的文化教育人才,去普及和傳遞大唐的文化知識和理念。」

「如此看來,現如今,科舉考試改革,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最佳捷徑!」

「哦,老夫願聞其詳!」

「孔院長,自從大軍出征後,晚輩便利用閒暇時間,寫下這些。」

「若是陛下能夠采納其中的一些建議,晚輩以為,大事可成也!」

李根走到桌子前,取下一遝紙張,遞給了孔穎達。

「此事,老夫畢竟盡力而為之!」

孔穎達簡單翻閱了幾頁,便深知,陛下十有八九,會全盤采納。

下午授課完畢,孔穎達便直奔皇宮而去。

禦書房裡,李世民和孔穎達相對而坐。

仔細看完李根的建言以後,李世民瞬間龍顏大悅起來。

今日李世民率領文武百官,和百姓們同慶大軍德勝。

高興之餘,做為大唐的扛把子,李世民心中更多的,在思索如何治理那片廣袤的土地。

上次和程咬金前往莊園,李根所言的治理之法,李世民已經付諸實施,程咬金和李靖分別帶著聖旨前往。

目的就是先實施,突人治突的政策。

首先穩定好當地局勢,方為上策!

「陛下,臣以為,大皇子,之所以接連推出唐數和拚音教學法,或許早就想到了有這麼一天……」

聽了孔穎達的話,李世民深以為然的點點頭,開口說道。

「仲達言之有理,朕也有此猜測。」

「朕的大皇子,屬實不簡單啊。」

「明日,朕便與百官商議此事,科舉改革,朕以為勢在必行!」

第二日,一大早,李世民神采奕奕的直奔顯德殿而去。

顯德殿裡,百官們,人人紅光滿麵。

勝利的喜悅,足以讓人們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而這一切,不過是才剛剛開始,程咬金和李靖大軍,押解的突利狗賊和頡利狗賊,抵達長安城,將會達到一個高潮。

「臣等,參見陛下!」

「眾卿,免禮平身!」

「謝陛下!」

李世民正襟危坐,微笑著掃視群臣。

「眾卿,昨夜,朕一夜未眠,一直在思索一個問題。」

李世民又一次,要將李根的功勞據為己有。

反正是自己兒子想出來的主意,老子拿來用用,也是天經地義之事。

「眾卿,我軍大勝固然可喜可賀,可是接下來如何讓那片廣袤土地,真正成為我大唐的土地?」

「如何讓那裡的子民,真正成為我大唐的子民?」

「眾卿,這是一個我們不得不慎重考慮的問題啊!」

「一旦治理不當,造反隨時都可能發生,若是如此,我們又要投入大量的兵力和財力,去再次討伐。」

「長此以往,朕的國庫,即便是有再多的金銀財寶,也經不起戰爭的消耗。」

李世民話音落地,顯德殿一片安靜。

李世民看著皺眉思索的文武百官,知道是時候,展現自己真正的計策了。

「眾卿,朕一夜無眠,終於思得良策。」

李世民一揮手,內侍總管李德祿,將宣紙送上。

李根所有策略,全部被李世民重新抄錄在宣紙上。

如此,才能更加確定無疑,這些策略,都是他李世民熬夜苦思冥想而來的。

「眾卿,若想讓北方廣袤土地長治久安,朕以為,文化和思想灌輸是關鍵。」

「從少年做起,從娃娃抓起,讓他們學習唐數,學習漢字,學習我們的拚音教學法,學習我們大唐的文化思想,如此以來,多年以後,等這些娃娃和少年長大後,他們骨子裡都會把自己做為一名唐人,做為一名大唐的子民……」

「……」

李世民侃侃而談,說到精彩處,神采飛揚,表情也叫一個精彩。

文武百官們,也是個個激動不已!

他們知道,陛下所言,絕對是一條可行之路。

一旦付諸實施,未來北方草原將會真正的融入大唐文化,而到時候,他們的後代子孫,自然也會以唐人自居!

「陛下,臣有事要奏!」

李世民精彩的演講,竟然被人打斷。

這讓李世民心裡很是不爽。

當看到是,一臉激動之色的魏征時。

李世民開口詢問道。

「玄成,有何事啟奏?」

「陛下,臣以為,您剛剛所言,確實是一個極好的辦法。」

「可是,如此下去,要派遣多少大唐的教員啊?」

「如今,我大唐的教書先生,仍處於捉襟見肘之狀。」

「陛下,想法固然美好,可是實施起來,那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啊!」

魏征的話,讓文武百官們齊齊俯首點頭,魏征此言可謂是一針見血。

李世民自然看到了百官們的反應。

李世民嘴角彎起一抹弧度,臉上綻放出燦爛的微笑。

魏征這番話,說的太好了,正好給了李世民,繼續展示自己真正才華的機會。

「玄成,所言甚有道理,可是,朕既然能想到解決之道,自然也就想到了,如何讓這件事情順利的開展下去。」

「哦……」

魏征聞言,瞬間一愣,繼而開始若有所思起來。

「眾卿,剛剛玄成,說的很好,這件事情,朕的想法固然美好,可是實施起來,難度甚大。」

「朕,豈能不知,這裡麵的難度。不過,朕已經有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朕以為,從今科科舉開始,朕便要有所改變。」

「而這個最重要的改變,便是從科舉考試開始!」

呼!

呼!

呼!

群臣齊齊倒吸一口涼氣,有些人已經想到了些什麼。

比如房相杜相等人,瞬間便猜測到了陛下所言何意。

就連魏征,也能猜測個八九不離十。

「陛下,您的意思是,今科科舉錄取人數,開始大幅度提升?」

聽聞魏征的話,李世民微笑著點點頭,開口說道。

「玄成,提高錄取人數隻是其一,達到人盡可用,才是最終的目的。」

「何謂人盡可用?就是每一位破格錄取的科舉考生,都是用一技之長之人,他們或專攻唐數,或漢字拚音擅長,或策論考試,有其獨到見解之處。」

「而這些人,都是大唐未來的希望,都是讓整個北方徹底同化的根基所在!」

「………」

群臣徹底被李世民的話給驚呆了。

難怪人家能夠當上皇帝,這智商絕對甩他們一條朱雀大街。

而李世民的高光時刻還在繼續。

「眾卿,朕以為,從地方各州府開始,就要降低科舉錄取門檻。」

「讓更多的有誌之士和青年才俊,齊聚我大唐長安城。」

「朕也知道,此舉也許會讓整個長安城人口劇增,客棧爆滿,甚至是讓許多考生找不到客棧居住。」

「困難隻是暫時的,這些問題,咱們可以再想辦法,比如長安城周邊空置的軍營,或者長安城周邊的百姓家也可以借宿嗎。」

「陛下,若是如此,貢院考場,根本就容不下這麼多考生。」

魏征再一次,成功打斷了李世民表演。

群臣聞言也是頻頻點頭示意,確實如此,若是這麼多考生齊聚長安城,即便是貢院考場擠爆,也塞不進去這麼多考生。

「玄成,言之有理,對此,朕早就有了解決之道。」

李世民對於魏征,接二連三打斷他的表演,並沒有生氣。

相反,魏征的疑問,更讓李世民越發的從容起來。

「眾卿,貢院考場,肯定容不下這麼多考生,屆時國子監也會做為考場。」

群臣聞言,紛紛點頭,對於陛下這個決定深表贊同。

「若是貢院考場和國子監,還是容不下這麼多考生的話,朕會視具體情況,而延長科舉考試時間。」

「務必讓所有前來參加科舉的考生,都能走進考場,都能參加科舉考試。」

「相應的,今科科舉,吏部會工作量倍增,閱卷考官和考場考官的工作量也會大增,對此朕也有所準備,屆時在座的每一位官員,都要做好巡視考場或批閱考卷的準備。」

李世民的話,讓百官們都不約而同的點點頭。

做為朝堂重臣,他們義無反顧的,服從陛下的管理和分配。

「今科科舉考試,還有一個重大的不同之處,那就是,朕決定,所有考生都必須考滿三場考試。」

李世民話音落地,顯德殿滿堂皆驚。

這是一個他們任何人,也沒有想到的結果。

殊不知,這正是李根決策裡麵,李世民最為看重的決策。

「眾卿,自從科舉考試以來,每場考試都要張榜公示,此舉不但讓眾考生壓力倍增,也無形中增加了朝廷的負擔。」

「而貼經,詩賦和策論,之所以讓所有考生參加,因為隻有如此,方能最大可能的發掘人才。」

「眾卿,如今朝堂之上的馬周,便是最好的例子,前年科舉考試,馬周便是第二場詩賦考試落榜,讓朕差點失去一位人才啊!」

「朕今科科舉,不僅要連考三場,而且落榜考生還可以再考兩場!最後兩場是唐數和拚音字母考試。」

「而最後兩場考試合格者,就是朕心中,派往東西突厥文化的傳播者,他們將會成為第一批,在那片土地上,刻下大唐烙印的根基所在!」

顯德殿裡的文武百官,算是徹底聽明白了。

原來陛下真的從一開始,就想到了解決之道。

一夜未眠,能想到如此良策。

那也隻有陛下這腦子裡,才有如此智慧。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短暫的安靜以後,百官們齊聲高呼起來。

文武百官們,能不激動的歡呼嗎?

跟著這樣一位英明神武的陛下混,他們以後的好日子還在後頭。

李世民龍顏大悅的,享受百官們的歡呼。

「眾卿,既然如此,接下來,咱們一起商議一下,具體的,今科科舉細節問題。」

李世民將手中的宣紙,交到房玄齡手中。

示意房相看過以後,逐一讓百官們傳閱觀看一番。

百官們逐一觀看完畢後,對陛下佩服的,那叫一個五體投地。

接著來,顯德殿進入議事階段。

針對此番科舉考試之改變,百官們也都盡情的各抒己見。

有了李世民的大方針,剩下的便是諸多細節方麵的問題。

對此,李世民非常滿意。

所有官員的獻言獻策,李世民盡皆仔細聆聽。

有許多都被采納了下來。

最終,今科科舉考試的詳細計劃,塵埃落定。

李世民當機立斷,立刻宣布旨意。

一道道聖旨,從長安城,傳向大唐十二省道的各個府縣。

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各地剛剛獲悉,大軍大勝的消息,如今再次收到科舉考試改變的聖旨。

各地布告一出。

舉世皆驚,最為激動的,莫過於今科參加科舉的考生。

相比於以往,今科科舉無論錄取的比例,還是考試的規則,都有所改變。

考生不再擔心一場考試便落榜。

即便是三場考試落榜以後,他們還有一次考唐數和拚音的機會。

而布告裡麵,明確公示,三場考試落榜者,若是唐數或拚音特別優異,也可直接被朝廷任命為官身。

母容置疑,這裡明確公示,隻要唐數或拚音考試,有一門特別突出,他們這次科舉考試,就可以成功上岸。

各地考試的難度降低,錄取門檻放大,讓諸多少年都信心倍增,徹夜難眠。

而,此時長安城,最為興奮的,無疑是平康坊的姑娘們了。

往年隻有數千名考生,她們都忙的不可開交,以至於夜不能寐,雙腿發軟,莫處紅腫。

今科科舉,布告一出。

至少有數萬考生蜂擁而至長安城。

她們不得不做好,日夜開戰的準備。

萬人大戰,想想都讓人激動的渾身顫抖。

而,狀元學院裡。

李根聽聞消息後,甚感欣慰。

因為,他知道,陛下最終還是采納了他的建議。

如此一來,不但能廣納人才,更重要的是,會讓更多的少年看到,科舉不再是一條難如登天的道路。

又是一個休沐日。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坐著馬車來到了莊園裡麵。

「根兒,陛下親自詔見為父,對你的建議深表贊賞,為父也很高興啊,因為你接連立下大功,為父很快也要升職了。」

李世民的話,讓李淵嘴角使勁抽搐一下。

至於李淵心裡作何感想,恐怕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李跟聞言,自然非常高興,自己所做所為,不就是為了父親能有個好前程,這個家能一直興旺下去嗎!

長孫皇後懷抱裡的李治,看到李根就伸手,讓抱抱。

已經九個月的李治,伊伊呀呀的聲音,很是討人喜歡。

看著李根抱著李治,兄弟倆開心的模樣。

李世民心裡也非常高興。

畢竟這可是實打實的親兄弟。

雖然不是一母同胞,可都是他李世民的皇子啊!

午膳過後,李世民終於將此行的目的,開口說了出來。

「根兒,陛下希望你能為大唐培養更多的人才。」

「眼下東突厥和西突厥,盡數歸我大唐所有,人才,是當今陛下最為頭疼的問題啊。」

李根早就想到,這一天遲早要來。

「父親,現在玄策和君買,也完全可以授課,多開設幾個學堂,也是無妨!」

聽了李根的話,李世民頗為驚訝的開口詢問道。

「根兒,他們二人,莫非不參加此次科舉?」

「父親,孩兒已經征詢過他倆的意思了,他倆想在孩兒身邊,多學習幾年。」

「哦,既然如此,為父覺得可行!」

三月十五日。

天空飄起毛毛細雨。

可是,長安城的大街上,依然是行人如織,熱鬧異常。

諸多科舉考生,已經趕到長安城,聰明的人,早就料到,會發生一房難求的局麵。

所以提前訂下一間客棧,也有利於自己的科舉考試。

就在這蒙蒙細雨中,兩匹駿馬,從金光門奔騰而入。

「喜報,喜報……」

「突利狗賊和頡利狗賊,被凱旋大軍押解會長安城,此時距離長安城不足十裡。」

「喜報,喜報,佂東大軍和征西大軍凱旋歸來,凱旋隊伍此時距離長安城,不足十裡。」

呼!

西市場周邊,瞬間沸騰起來。

「陛下,陛下,陛下!」

震耳欲聾的吶喊和歡呼,響徹整個長安城。

李世民和顯德殿的百官,瞬間知道外麵發生了何事。

這是,李靖和程咬金,率領的凱旋大軍,歸來了。

「眾卿,隨朕擺駕出宮!」

「大軍出征之日,朕曾經親口許諾將士們,待他們凱旋歸來時,朕會率領文武百官,出城相迎!」

李世民命李君羨駕駛天子座駕,長孫皇後也來到了顯德殿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開局技近乎道,我能下載境界 發刀後他們拿到了論壇 在我爸無敵人生裡吃瓜看戲 女主被用卡牌創造出來了 灌籃之中鋒榮光 穿書後我成了偏執大佬的白月光 國師無雙 Boss月刊少女化 在罪與罰中絕地求生 核平愛好者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