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舉國震驚,不可思議的戰爭(1 / 2)

加入書籤

李根這一等,就是一個多月的時間。

等待,是一件最折磨人心的事情。

好在,前方不斷有勝利的消息傳來。

讓李根心裡也能得到安慰。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一匹快馬奔馳而來。

「報……」

「大都督,吐穀渾王,被王玄策和席君買斬殺,吐穀渾大軍齊齊跪地投誠……」

乾得漂亮!

李根臉上綻放出燦爛的微笑。

心裡的一塊石頭,也終於算是落地了。

「我軍傷亡如何?」

高興過後,李根自然關心將士們的傷亡情況。

「大都督,因為我軍一路都是半夜偷襲敵軍,除百餘名士兵受傷以外,無一人丟失性命……」

「好,真是太好了……」

「本官一定上報朝廷,對所有將士,大加封賞!」

李根是發自內府的高興。

眼下,西域駐地,太缺人了。

所以,他才不停的鼓勵眾將士,閒暇時間,就抓緊時間造人。

這個時代,人,才是最基本的根基所在。

沒有人,真是什麼事情也很難做成。

「傳令下去,所有俘虜全部束縛手腳,押解到西域,讓他們給我們種田修路……」

對待敵人的仁慈,就是對待自己的殘忍。

李根才不會高尚到,你都侵略我了,我還給你好吃好喝好招待。

去你瑪德……

更何況,這本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

若不是因為這幾年,西域之地大力發展。

阿拉伯商人和羅馬商人,也不會來輪台城做生意。

自己也沒有機會,賺取外國友人的小錢錢。

如今輪台城的商鋪,超過半數都是屬於西域都護府的。

美名其曰西域都護府,實際上就是他李根,和幾位結拜哥哥的營生。

每年送去長安城的錢財,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

大頭都被留在了輪台城。

李根覺得,自己已經滿對得起李二了。

能做到不食朝廷俸祿,而且還給朝廷補貼財政的。

大唐境內,所有地方主政官員,李根絕對是獨一份。

……

長安城,金光門,太陽初升,守兵剛剛打開城門。

一匹駿馬,奔騰而來。

剛剛抵達金光門門口,駿馬直接一頭栽倒在地。

守城的士兵,一看。

好家夥,這絕對是緊急趕來的傳信兵,戰馬都給跑死了。

兩位守城士兵,跑過去一問。

「我是跟隨李都督前往西域的士兵,李都督率五千精兵去攻打吐穀渾了……」

「啊…這…」

兩位守城的士兵傻眼了,沒曾想邊關再起戰事。

「兄弟,你騎上這匹馬?趕緊去皇宮,啟奏陛下吧!」

「多謝二位……」

傳信兵,翻身上馬,直奔皇宮而去。

顯德殿裡。

李世民正和文武百官一起議事。

如今的文武百官,已經甚合李世民心意。

五姓七望在朝堂上的數量,從以前的半數以上,到如今的十不足一。

而占據半數以上的,則是李根親自培養的,那些真正的百姓們家的孩子。

正是這些年輕的官員,給朝堂帶來一股新鮮血液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變革。

因為愛屋及烏的原因,對這些新晉官員,李世民也非常愛護。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清脆而急促的馬蹄聲,在李世民和文武百官耳畔響起。

多少年了?

至少有六年時間,沒有傳信兵,如此急促的來過皇宮了。

上一次還是貞觀二年,征東大軍和征西大軍,報喜的傳信兵。

「報……」

「西域之地發生戰亂……李都督親率五千精兵,攻打吐穀渾……」

傳信兵一句話。

李世民蹭的一聲,從龍椅上彈起,渾身毫毛都豎了起來。

文武百官更是一個個目瞪口呆。

我滴天吶!

李都督親率五千精兵,攻打吐穀渾?

程咬金,尉遲恭,秦叔寶和李靖等人,全部眼睛都紅了。

毫無疑問,他們自己家的孩子,也肯定跟著上了戰場。

李世民的心,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緊張不安過。

李根若是有何意外。

這一輩子,李世民注定要活在內疚和悲傷之中。

「快,宣傳信兵覲見……」

此時此刻,房相和杜相,替陛下做了決定。

因為李世民,此時整個人還沒緩過神來。

顯德殿裡,隻有一人是最幸災樂禍的。

此人巴不得,李根此戰吐穀渾,再也不能回來。

內心陰暗到,在為吐穀渾大軍加油助威…

簡直是枉為人子!

聽到房相和杜相的話,李世民方才穩了穩心神。

無論如何,自己乃是當今天子,文武百官麵前,不能失去威儀。

剛剛自己屬實過於失態了。

傳信兵,大步進入顯德殿裡。

將事情的緣由仔細道來。

「陛下,林將軍擔心大都督貿然出擊,會中了吐穀渾大軍的圈套,特意讓屬下返回長安城啟奏陛下……」

「你可曾將西域有變的消息告知駐守天門關的將士們?」

李世民眼睛瞪的溜圓,李根膽子也太大了,帶領五千精兵,就敢攻打吐穀渾?

那吐穀渾可是有數十萬大軍的。

「回陛下的話,屬下已經告知了駐守天門關的將軍,可是將軍說……」

「他說什麼?」

李世民厲聲追問道。

「將軍說,他們乃是奉旨鎮守天門關,沒有陛下口諭和虎符,大軍不敢妄動……」

「豈有此理……」

李世民一巴掌拍在禦桉上,砰,的一聲。

響徹整個顯德殿。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鎮守天門關的將軍,此言絕無過錯。」

房相和杜相,出班施禮說道。

李世民惡狠狠的瞪了長孫無忌一眼,那眼神中的殺氣,讓長孫無忌不寒而栗。

鎮守天門關的將軍,是長孫無忌舉薦的。

當時長孫無忌還美名其曰,可以更好的保護大皇子的安危。

長孫無忌,突然也想到這件事情。

完犢子了,都怪自己當時多嘴,竟然犯下這樣一個,最容易讓李世民生疑的錯誤。

「陛下,如今之計,還是先盡快派兵增援李都督吧!」

「請陛下,立刻派兵,增援李都督……」

房相杜相話音落地,一大半臣子出班施禮啟奏。

這些年輕的官員,一個個表情沉重,聞聽院長率軍出征,他們恨不能插上翅膀,去和院長並肩戰鬥。

「陛下,臣早就奏報過陛下,西域之地守軍太少了,如今大唐四海升平,八方來賀,長安城屬實用不了這麼多重兵把守……」

「臣請陛下三思,再派十萬大軍駐守西域之地,若是李都督有任何損傷,務必踏平吐穀渾……」

「踏平吐穀渾,踏平吐穀渾……」

百官們齊聲高呼,聲音響徹整個皇宮。

立政殿裡,長樂公主聞言,立即快步往殿外走去。

「母後,莫非吐穀渾大軍來襲?」

此時長樂已經年方十四,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紀。

歷史上早在一年前,長樂公主便嫁給表哥長孫沖了。

可是,因為李根的到來,這一切發生了改變。

去年長樂和長孫沖訂下婚約。

可是,長樂希望自己的婚禮上,有一個人不能缺少。

隻要那人一日未回,長樂便一日不嫁。

那人,自然便是最疼愛她的皇兄。

對此,李世民和長孫皇後,也拿她沒有半點辦法。

幾年下來,每隔幾個月,長樂便會收到幾瓶糖梨膏,如今每逢春秋季節,長樂咳嗽的毛病,漸漸的消失不見了。

「長樂,打仗是男人們的事情,你一個公主,就別操這份心思了,還是多想想以後,怎麼相夫教子吧……」

快要走到立政殿門口的長樂,聞聽母後的話,突然開口說道。

「母後,那吐穀渾是不是就在西域附近?」

「是啊,和西域之地乃是毗鄰……」

長樂聞言,急匆匆的往顯德殿而去。

一刻鍾後,臉色煞白的長樂,返回立政殿,失聲痛哭起來。

「你這孩子,都已經這麼大了,母後像你這般年紀的時候,都有了高明了,你咋還哭哭啼啼的……」

「母後,皇兄他,皇兄他率軍去攻打吐穀渾了……父皇正在和百官商議,增兵西域一事……」

「母後,若是皇兄有何不測,長樂……」

嗚嗚嗚,嗚嗚嗚,長樂哭的那叫一個梨花帶雨。

長孫皇後也被此事給徹底震撼住了。

「他,他怎麼就去攻打吐穀渾了呢?」

「母後,稚奴去幫哥哥,打那幫壞蛋去……」

已經六歲多的李治,握緊了小小的拳頭,一副誓要上戰場的模樣。

在李治的記憶裡,有一位喜歡抱著他舉高高的哥哥。

那人正是西域大都督,李根。

「母後,兒臣想跟著大軍,去西域一趟。」

「不許去……」

長孫皇後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長樂的請求。

「你是大唐的嫡長公主,豈能隨意出宮,更何況是去遙遠的西域之地。」

看到長樂哭的如此傷心,長孫皇後心裡也不好受。

「長樂啊,不哭了,你皇兄吉人天相,肯定不會有事情的,你皇兄的本領你還不知道嗎?沒有十足把握,他豈能會貿然行事……」

長孫皇後這番話,還是起了一些作用。

長樂也覺得,皇兄不是那種,沒有把握就貿然行事之人。

更何況,皇兄多次說過,人不能隻為自己活著,要為親人和身邊的朋友活著。

為了不讓親人和身邊的朋友擔心,每個人都應該好好的活著。

長樂覺得,這話非常有道理。

顯德殿裡。

李世民欲要禦駕親征,出征西域。

最終還是被群臣勸阻下來。

一番商議過後。

程咬金,尉遲恭,秦叔寶和蘇定方,四位大將軍領兵十萬前往西域。

李靖出班啟奏出征,看著滿頭白發的李靖,李世民不忍心再讓其受奔波勞累之苦,便婉言拒絕了。

程咬金,尉遲恭,秦叔寶和蘇定方,四位將軍恭敬的領命而去。

李世民心情沉重的踏足立政殿,便看到抽泣的長樂和緊握拳頭的稚奴。

「父皇……母後不許兒臣跟隨大軍去西域……」

李世民聞言,知道長樂肯定是去顯德殿外偷聽了。

「長樂,沒事的。原本父皇比你還要擔心,可是想想你皇兄的本領,父皇反而不擔心了……」

「長樂,你已經長大了,若是你皇兄知道你還在為他傷心落淚,他一定會心裡不安的……」

李世民雖然此時心裡沒底,可是麵對傷心的女兒,李世民不得不如此安慰道。

長樂聞言,果然不再哭泣了。

擦乾眼淚,便施禮告退,離開了立政殿。

「觀音婢,你知道駐守天門關的將軍是誰嗎?」

長樂前腳剛剛離開立政殿,李世民便開口詢問道。

「二郎,最近朝堂之上的諸多官員,臣妾都不熟悉,怎麼會知道一位鎮守天門關的將軍呢?」

長孫皇後,非常納悶,李世民為何會問這樣一個問題。

突然,長孫皇後想到一個讓她頭皮發麻的事情。

「二郎,莫非那鎮守天門關的將軍,不出兵相助根兒?」

李世民聞言點點頭,開口說道。

「嗯,理由非常充分,沒有朕的口諭和虎符,任何人也別想調動大軍……」

「二郎,將軍本無錯。誰也不敢保證,那傳信兵所言到底是不是屬實?」

聽了長孫皇後的話,李世民冷笑著開口說道。

「是啊,將軍本無錯,錯的是朕!」

「朕就不該相信輔機所言,將三萬重兵,交給一個不值得朕信任的將軍掌控……」

長孫皇後聞言,瞬間臉色煞白。

這下誤會大了。

那鎮守天門關的將軍,竟然是兄長舉薦的。

而且聽李世民的意思,兄長當初肯定說過,此人定能護佑李根周全。

兄長啊!兄長?

你為何?如此行事啊?

這樣豈不是會害了我們長孫一家?

「陛下,臣妾去長孫府,問個究竟……此事定要給陛下一個交代。」

「觀音婢,不用問了,朕心裡都有數。」

「知道為何長樂一直借口根兒一日不回,便一日不嫁沖兒嗎?」

「他的結拜哥哥,隻有長孫沖一人,未陪同一起前往西域之地。」

「陛下,那不是沖兒剛好身體不適嗎?這可是兄長和嫂嫂親口說的……」

聽了長孫皇後的話,李世民臉色越發難看起來。

「身體不適?大軍半夜離開長安城,第二日,長孫沖便去了平康坊尋歡作樂,這就是所謂的身體不適?」

「朕,隻是不想多說而已,莫要以為朕什麼都不知道?」

「朕為何讓輔機不再擔任吏部尚書一職?」

「因為他一直在對那些有才華,有能力,狀元學院出來的年輕才俊施壓。」

「當初輔機建議讓李根前往西域,朕以為他真是出於一片公心,現在想來,朕,好像錯了……」

「而且錯的很離譜,但願根兒平安無恙,否則……」

李世民一揮衣袖,厲聲嗬斥道。

嚇的正在床榻上玩耍的小兕子,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父皇,不要凶母後…」

「父皇,不要凶母後…」

李世民快步走到床榻前,將小兕子抱了起來。

「朕的小公主,父皇沒有凶你母後,父皇在和你母後商量事情呢,有些事情,等你長大以後就明白了。」

長孫皇後臉色煞白,她沒有想到,事情竟然到了這種地步。

兄長,兄長?

你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啊!

「陛下,臣妾一定告戒兄長,以後不會再有類似事件發生,明日裡就讓他辭去禮部尚書一職……」

李世民看著長孫皇後淚眼婆娑的模樣,心裡也是一軟。

「朕,知道,他也是為了保全高明的太子之位,兄長是太子的舅舅,本也無可厚非。」

「可是,朕和你,是太子的父皇和母後,有些事情,豈容他再插手……」

「辭官的事情,莫要再提了,隻要他以後別再打小心思,根兒若是也安然無恙的話,此事暫且罷了。」

李世民想到自己這些年一路走來,年少時就和長孫無忌乃是布衣之交,如今觀音婢更是為自己誕下三位皇子,兩位公主。

豈能是說翻臉就翻臉的。

人非草木,孰能無過!

「來人,傳詔袁天罡和李淳風。」

此時,李世民迫切的需要心理安慰,而袁天罡和李淳風的卦象,也許就是他最大的安慰。

袁天罡和李淳風,被緊急詔見而來。

聽聞大皇子率軍攻打吐穀渾,袁天罡和李淳風也是一愣。

二人按照陛下的叮囑,開始認真占卜起來。

「陛下放心,大吉之兆。」

「哦,仔細給朕說說。」

李世民最希望聽到的就是大吉之兆。

「陛下,大皇子此次率軍攻打吐穀渾,卦象上並無血光之災。」

「陛下請放心,微臣早就說過,大皇子乃是有大氣運之人,一般宵小之輩,根本傷不了他。」

「而且,微臣還要恭喜陛下了。」

李世民聞言,眼睛瞪的溜圓,他已經猜測到,袁天罡何處此言,不過李世民覺得自己的猜測有點離譜。

「天罡,喜從何來?」

「回陛下的話,卦象顯示,此戰吐穀渾,我軍大獲全勝,應該是將整個吐穀渾給拿下了……」

李世民聞言,激動的渾身發抖。

這話若不是出自袁天罡之口,李世民保準一大腳踢過去。

五千精兵打幾十萬,你告訴老子大獲全勝?

老子相信你的鬼話?除非腦袋有坑。

「淳風,你怎麼看?」

李世民雙眼火熱的看向李淳風。

「回陛下的話,卦象確實如此,如今大軍已經大獲全勝,不出一個月,喜報必定會傳回長安城。」

李世民聞言,心裡踏實了許多。

「二位愛卿,若是此卦屬實,朕必定重重有賞。」

袁天罡和李淳風,恭敬的施禮告退。

……

西域和吐穀渾交界之處。

李根一直在此處等待著。

當地的居民,聽聞大軍已經去討伐吐穀渾。

而坐鎮邊界的,乃是西域大都督,紛紛送來了糧食和肉菜。

「老鄉們,他們搶掠你們的財物,本官會派官員去挨家挨戶統計的,到時候,如數補發給大家。」

李根的話,讓眾人激動的連連擺手。

「大都督,若不是您來到西域,我們怎麼會過上這麼好的日子?」

「馬羊財物雖然被搶了,糧倉裡的糧食也盡數被搶,都無所謂。」

「我們跑得快,回到家中,地窖裡的糧食還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開局技近乎道,我能下載境界 發刀後他們拿到了論壇 在我爸無敵人生裡吃瓜看戲 女主被用卡牌創造出來了 灌籃之中鋒榮光 穿書後我成了偏執大佬的白月光 國師無雙 Boss月刊少女化 在罪與罰中絕地求生 核平愛好者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