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沒有作繭自縛,何來破繭成蝶…(1 / 2)

加入書籤

咦···

李根感到有點奇怪。

這個時候,有何急報?

更何況,外麵乃是禁衛軍,並非傳信兵。

青雀他們,也不可能這麼快,便有消息傳來。

而且,即便是有消息,也不會讓傳信兵來報。

帶走的信鴿,是青雀與自己飛鴿傳書的最好信使。

「何事奏報?」

「回殿下的話,廟應真人求見。」

聽到禁衛軍的話,李根眉頭舒展開來。

能被稱之為妙應真人的,整個大唐隻有一個。

那便是大名鼎鼎的孫思邈。

被後人尊稱為藥王的孫真人。

「請孫真人,在禦書房稍事休息。」

「本宮馬上便到。」

李根立即宣布退朝。

信步往禦書房而去。

每個人的理想,很多時候與本身的境遇有關。

孫思邈便是這樣的例子。

有些人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

而,孫思邈則是口含藥勺出生的,一出生,孫思邈便頑疾纏身。

有病就得醫治啊。

盡管孫家,家境貧寒。

那個時候,也沒有醫保,更沒有捐款救助和水滴籌之類的。

孫思邈的父親,為了給他治病。

變賣了家中能賣的所有家產。

這是一位偉大的父親,也是一位值得尊敬和敬仰的父親。

若不然,一代藥王,恐怕早早的便夭折了。

盡管如此,偏偏天不遂人願。

家裡已經一貧如洗了,孫思邈的病情,依然未見好轉。

更是有好幾次,都與死神擦肩而過。

當同齡的小夥伴,開始爬樹掏鳥窩的時候。

孫思邈隻能和藥罐子為伴。

正所謂,蒼天不負有心人。

孫思邈的父親,散盡家財為兒子治病的消息,四處傳了開來。

有位采藥人得知消息,送來幾味草藥。

真應了那句老話,天無絕人之路。

四處求醫問藥未果的孫思邈。

喝了那幾味草藥之後,竟然神奇般的徹底康復了。

身體康復的孫思邈,立誌學醫。

而且要去拜見那位采藥人,更要拜那采藥人為師。

奈何人海茫茫,那采藥人,早已渺無蹤跡。

已經立下學醫宏誌的孫思邈,初心不改。

從此開啟了學醫之路。

但凡遇到郎中或醫師。

孫思邈總是不恥下問。

這時候,孫思邈的絕頂聰慧,開始展現出來。

從七歲開始學醫開始,到十八歲的時候。

孫思邈已經頗有名氣。

許多醫師,已經沒有本事,可以傳授這位好學的後生了。

隋文帝聞言,欲將孫思邈傳召入宮。

孫思邈抱病,沒有前去。

他自然知道,一旦進宮,便很難再出來了。

而,孫思邈的誌向,則是為廣大患病的百姓醫治。

十多年裡,孫思邈醫治百姓無數。

後來,更是走遍了大唐的東南西北,一邊拜訪各地名醫,交流學習,一邊采藥,一邊為百姓醫治疾患。

孫思邈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被百姓尊稱為妙應真人。

李世民登基以後,意欲讓孫思邈主管太醫署。

孫思邈不為所動,除了偶爾來太醫署授課解惑以外,大部分時間,還是奔波在大唐各地,為百姓診治頑疾。

孫思邈曾經與李根有一麵之緣。

那是貞觀二年間,程咬金的夫人孫氏,命懸一線之際。

李根帶領春蘭和春菊等丫鬟,前方程府緊急搶救孫氏。

恰巧那一日,孫思邈回到太醫署。

李世民便告知其,程咬金夫人,今日有大劫之事。

孫思邈在程府,全程目睹了,李根指揮幾位丫鬟,搶救孫氏的過程。

原本,已無生命體征的孫氏。

硬是被從鬼門關給拯救了回來。

孫思邈,事後和年少的李根暢談良久。

感覺到這個少年不簡單的同時,也第一次知道了,心髒復蘇急救之法。

讓孫思邈欣慰的是,這十幾年下來,他走邊大江南北,還真靠此心髒復蘇急救之法。

挽救了,數位百姓的性命!

李世民,冊封李根為秦王的詔書,讓孫思邈著實感到高興。

這一次,秦王從西域返回,被冊封太子,開始監國主政。

孫思邈在大街上,突然聽到百姓們的歡呼聲,方才得知,秦王被冊封監國太子一事。

孫思邈思慮良久,便開始從巴蜀之地,往長安城而來。

這一路風塵仆仆,歷時三個月,方才抵達長安城。

孫思邈坐在禦書房,聽聞外麵傳來腳步聲,立即站起身來。

「孫真人,快快請坐。」

「來人,給孫真人奉茶!」

「德祿,告訴禦膳房,立即備上最好的酒宴,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禦書房來。」

每一位歷史人物,都值得尊敬!

更何況,這位是留下驚世之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的藥王。

後世大夫,依靠《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挽救了無數患者的性命。

也讓華夏一族的醫術,得以世代流傳下去,源遠流長!

茶水奉上。

李根和孫思邈相對而坐。

整個上午,二人越聊越投機,簡直宛若,多年未見的老友一般。

世人皆知孫思邈乃是藥王,甚至還被尊稱藥聖。

鮮有人知,孫思邈不但擅長陰陽學,對歷法,奇門八卦也尤為精通。

「殿下,您如今在民間的聲望,可謂是如日中天!」

「得知殿下監國之事,百姓的歡呼聲,響徹大唐各地。」

「未來大唐之興旺,遠超秦皇漢武啊……」

李根微笑著點點頭,恰巧此時,內侍將美酒佳餚送來。

「孫真人,過獎了。本宮隻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而已!」

孫思邈手扶胡須,微笑著點點頭。

李根不得不感嘆,現在人的胡須,實在是太長了。

眼下孫思邈的胡須,長達一尺有餘。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

有些人以為,古代人們,是不剪發和剃胡須的。

實則不然。

古代有一種奇特的刑罰→髡刑,相傳始於東漢時期。

這裡給大家解釋一下,髡刑的意思。

就是將觸犯律法之人的頭發剪掉。

剪到什麼程度呢?

依據所犯罪責,分為板寸和光頭!

你沒有看錯。

後世頗為流行的兩大發型,在古代乃是觸犯刑罰的標識。

人們寧願挨十大板,也不願被將頭發剪成板寸或光頭。

否則,將會成為人人敬人遠之的,禍害之流。

內侍將酒樽,斟滿美酒。

李根端起酒樽。

「孫真人,本宮敬您一樽酒。」

「殿下,使不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開局技近乎道,我能下載境界 發刀後他們拿到了論壇 在我爸無敵人生裡吃瓜看戲 女主被用卡牌創造出來了 灌籃之中鋒榮光 穿書後我成了偏執大佬的白月光 國師無雙 Boss月刊少女化 在罪與罰中絕地求生 核平愛好者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