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前太子黨(1 / 2)

加入書籤

張縱的父親名叫張景之,二十多年前,他曾經是崇賢館的學士,負責在崇賢館教書,而崇賢館則是為太子培養人才的地方,能在這裡上學的人大都是皇親國戚,或是朝中重臣之子,可以說十分的重要。

當時的太子名叫李忠,也是皇帝李治的長子,現任太子李弘的長兄,他本是宮人所生,隻是當時的王皇後無子,所以將他過繼為子,從而被立為太子。

然而王皇後卻遇到了武媚娘這個對手,最後不但丟了後位,而且還死於武媚娘之手,據說她和蕭淑妃被砍掉手腳裝到酒壇之中,慘號數日而亡。

王皇後死了,李忠最大的依靠也就沒有了,這也讓他惶惶不可終日,東宮原來的屬官也是人心離散,畢竟誰都知道李忠這個太子遲早都要被廢,時任禮部尚書的許敬宗更是直接上書李治,明言要求廢掉李忠,改立三歲的李弘為太子。

可以說當時誰都能看出李忠大勢已去,偏偏在這個時候,崇賢館的一位學士病故,如果放在平時,肯定有無數人搶破頭,但在這個關鍵時刻,卻無人願意繼任,而這時張縱的父親張景之還隻是直學士,崇賢館中五品以上稱為學士,六品下隻能是直學士。

李弘介紹過上麵的背景後,接著繼續開口道:「當時我大哥隻有十幾歲,大概和三郎差不多大,也同樣在崇賢館中讀書,在看到無人願意擔任學士之職時,心中肯定也十分的悲涼,也就在這個時候,你父親張景之站了出來。」

「我父親他做了什麼?」張縱聽到這裡也露出關切的表情,之前李弘講王皇後慘死時,為了避諱所以沒講那麼詳細,但這件事早就人盡皆知,張縱也知道武媚娘的手段狠辣,再加上朝中又有許敬宗等人為伍,所以李忠的處境也就不難想像了。

「你父親主動要求擔任學士之職,而且還親自教導我大哥,無論在什麼處境下都不能放棄學業,正是在他的教導與寬慰下,我大哥總算是振作了一些,也是在那時,我大哥將芙蓉苑的一個院子賞賜給你父親,就是咱們腳下的這座花圃。」李弘說到最後也踩了踩腳下的土地。

張縱聽到這裡也總算明白了自家花圃的由來,不過緊接著他又再次追問道:「那後來呢,我父親是不是因為前太子的事而丟了官?」

「不是丟官,而是他自己棄官不做!」李弘聽到這裡搖了搖頭,甚至臉上也露出幾分佩服的表情,「後來我大哥還是丟掉了太子之位,當時許多官員反對,比如時任太子中舍人的上官儀等人,而你父親的反應最為激烈,他直接棄官從商,以此來明誌!」

「原來如此!」張縱聽到這裡也明白過來,士農工商,官員的地位最高,商人的地位低賤,而他父親張景之棄官從商,其實就是以行動向朝廷抗議,哪怕去做一個低賤的商人,也不願意再做李唐的官員,這種氣節也的確讓人佩服!

「對於你父親的風骨,父皇還是十分佩服的,曾經幾次想要重新征召他為官,但都被他嚴辭拒絕了。」最後李弘再次道。

其實有些事李弘沒說,比如他大哥李忠被父親李治賜死,這也使得張景之更加不願意為朝廷效力,後來也有人勸李弘收回張縱家的花圃,但李弘佩服張景之的風骨,所以也沒有同意。

另外張景之一直住在李忠賞賜給自己的花圃中,同樣也是在表示自己不忘舊主,哪怕李忠已經死了,他也要為李忠盡忠。

張縱聽完之後也是默然無語,張景之是一個最正統的讀書人,學士的地位雖高,但其實並沒有什麼實權,所以他也隻能用棄官這種手段來表達自己的不滿與抗爭。

「多謝太子如實相告!」過了好一會兒,張縱這才站起來向李弘行禮道,子不言父過,當年的事涉及到李治和武媚娘,做為他們的兒子,李弘能把這些事情講出來,已經十分的不容易了。

「小郎君不必客氣,之前三郎向我展示了你的硝石製冰之法,剛才你又傳授我緩解病情的良方,於公於私都讓我十分感激。」李弘說到裡忽然猶豫了一下,然後緊盯著張縱再次開口道,「不知小郎君想不想做官,若是你願意的話,我可以幫你安……」

「多謝太子殿下的抬愛,隻是在下年紀太小,於人情事故也一竊不通,恐怕無法勝任官職!」沒等李弘說完,張縱就打斷對方拒絕道。

張縱是真的不想做官,一來他剛穿越沒多久,之前的張縱是個書呆子,他的記憶對張縱並沒有太大的幫助,而張縱對大唐的各個方麵也是兩眼一扌莫黑,現在讓他去做官,簡直就是架在火堆上烤。

二來張縱也十分喜歡現在悠閒的生活,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養花種草,更能以此為生,如果去做了官,說不定又要像前世那樣忙的腳不沾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白猿長生 帶著女兒找媽媽 末日掌舵者 我的師尊強無敵 錦官城軼事 傳奇藥農 幸好一路上有你 魔靈劍道 重生之仙途綽綽 屹立娛樂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