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上弓弦(1 / 2)

加入書籤

薛仁貴本身就是一個活著的傳奇,特別是他參軍之後,幾乎可以說是縱橫戰場、百戰不敗,征遼東、敗契丹、滅高句麗,最被人津津樂道的「三箭定天山」,更是將九姓鐵勒打的一蹶不振,從此鐵勒再也無法形成對大唐的威脅。

但是當薛仁貴五十六歲時,卻迎來生平最大的敗績,那就是大非川之敗,如果是一般的名將,經歷了這種慘敗之後,恐怕會讓之前的聲名盡毀,甚至在後世也不會被列入名將之列,但薛仁貴之前的戰績實在太顯赫了,所以哪怕有這樣的敗績,在大唐這個名將如雲的歷史上,薛仁貴依然可以列入第一等的名將之中。

不過薛仁貴的黴運卻剛剛開始,他在因兵敗而被革職後,僅僅不到一年時間,就再次被被啟用,這次擔任雞林道總管,主要是鎮壓一些高句麗遺民,不過在這幫高句麗遺民的背後,卻是恩將仇報的新羅。

當年新羅被高句麗差點滅國,新羅女王甚至親自給李治寫信,而且還送上親手做的刺繡,幾乎是以妾室自稱,但是當大唐滅掉了高句麗後,新羅卻貪心不足的想要吞並大唐打下的高句麗故土,所以這幾年一直在暗中支持高句麗遺民作亂。

也正是背後有新羅的支持,所以高句麗的遺民才會叛亂不斷,為此朝廷不但派了薛仁貴,而且還派了另一個重臣劉仁軌,就是那個在白江口大敗倭國水軍,打得倭國向大唐跪下叫爸爸的牛逼人物。

劉仁軌雖然是個文臣,但卻是個軍事天才,尤其擅長水戰,本來他掌管水軍,薛仁貴掌管陸軍,兩人配合之下大敗新羅,現在的新羅王名叫金法敏,更是數次上書請求李治想要議和,但李治氣新羅背信棄義,就是不同意,鐵了心的要滅掉新羅徹底的盪平遼東,從這一點上來看,李治也真是個狠人。

「這不是挺好的嗎,為什麼你說薛老將軍遇到了麻煩?」張縱聽到這裡卻有些疑惑的向薛紹問道,剛才對方說薛仁貴遇到麻煩,可是聽他講了這麼多,似乎並沒有什麼麻煩。

「別急啊,馬上就要講到了,而且就是最近才發生的!」薛紹說到最後也是嘆息一聲,接著才把薛仁貴最近遇到的麻煩講了出來。

原來最近朝廷忽然發出一道聖旨,要把掌管水軍的劉仁軌召回京城任職,本來這也沒什麼,完全可以派另一個將軍接管水軍,但也不知道朝廷是怎麼想的,竟然讓本來掌管陸軍的薛仁貴掌管水軍,而陸軍則由另一個大將李謹行掌管。

要知道薛仁貴雖然是名將,但他最擅長的其實是指揮騎兵作戰,當年他第一次在戰場上嶄露頭角時,正是單槍匹馬、一身白袍,在戰場上縱橫馳騁,手下幾乎沒有一合之敵,後來大部分時間也都是與北方與西域的胡人作戰,每次都是以騎兵為核心,殺的敵人聞風喪膽。

但是現在誰也沒想到,朝廷竟然讓薛仁貴這麼一個擅長騎兵作戰的將軍指揮水軍,雖然水陸兩軍在一些戰法上有些相通,但實際上卻有很大的區別,哪怕薛仁貴想從頭學起,但他現在已經年過花甲,就算是想學也沒那個精力了。

「事情就是這樣,薛將軍最近一直上書,想要讓朝廷將水軍委派給別人,為此他甚至還給我娘寫了信,希望我娘幫他勸說一下舅舅,但這種軍國大事,我娘也不方便插手,所以恐怕也幫不上什麼忙,現在也不知道朝廷那邊會怎麼解決?」薛紹最後雙手一攤無奈的道。

「朝廷為什麼要把劉大總管從遼東召回來,難道就不知道臨陣換將是軍中的大忌嗎?」張縱聽到這裡也不由得惱火的道,把劉仁軌忽然調回來就已經是昏招了,可是現在又讓不擅長水戰的薛仁貴掌管水軍,這簡直就是亂來!

「聽說,就是聽說啊,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不過上次你見過的那個獨孤壽是個消息靈通的家夥,據他打聽到的消息,好像是弘表哥他向舅舅建議,這才將劉大總管從前線調回來的。」薛紹再次開口道,並且一再強調消息來源並不怎麼可靠。

張縱聽到這裡也是大皺眉頭,李弘怎麼會做出這種昏頭昏腦的事情來,難道他就不擔心遼東的戰事發生意外嗎?

「世兄,這件事咱們就先別想了,反正表哥也快回來了,到時見到他問一下就知道了!」薛紹看到張縱眉頭緊皺,當即轉移了話題,說完還雙手提起架子上的五石弓笑著問道,「世兄要不要試試,看看能不能拉開這五石硬弓?」

薛紹的話也立刻引起張縱的興趣,這可是薛仁貴的佩弓,要知道薛仁貴可是以善射聞名,三箭定天山的故事更是人人皆知,說不定這張弓就是當年他射殺鐵勒人時用的弓。

想到這裡,張縱也立刻興奮的連連點頭,不過想要用這張弓還必須做一件事,那就是把弓弦掛上去,像弓弩這種武器,不用的時候需要把弦去掉,這樣才能保持弓身的彎度,從而不會讓弓的彈力下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白猿長生 帶著女兒找媽媽 末日掌舵者 我的師尊強無敵 錦官城軼事 傳奇藥農 幸好一路上有你 魔靈劍道 重生之仙途綽綽 屹立娛樂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