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拍《你那邊幾點》(1 / 2)

加入書籤

其實在高考完的次日,元翹翹就該和《你那邊幾點》劇組會和,飛往法國巴黎拍戲去了,但因為朱桂雲的簽證尚未下來,據內部消息,再有兩天就下來了,所以,耽擱了。

因此,在顧滬欣回來的當天晚上,拿到簽證的朱桂雲和元翹翹就坐上了飛往巴黎的飛機,根本來來得及和她說幾句話。

在《你那邊幾點》這部電影裡,按照劇本中的的描述,元翹翹扮演的是一個語言不通又偏要遊盪在巴黎,名為陳湘琦的孤單的年輕女人。

她在法國,有著語言文化的障礙,偏偏又一個人在旅館生活,孤零零的紮在巴黎的廣袤森林中,沒有朋友和親人,她幾乎很少與人交流,也很少說話……因此被孤獨寂寞而包圍。她會半夜在房間啃一大堆零食,喝咖啡喝到吐,和偶遇的陌生女人玩曖昧……

但在元翹翹看來,其實陳湘琦是一個文青,整部電影都透著一種矯情,有資產階級文化青年無病呻吟的感覺。

她和男主角小康的交集,起源於她買了他賣得一隻手表,其實對方並不想把表賣給她,因為那是一直不吉利的表,但因為她非常喜歡這隻手表,並沒有相信小康的話,還是把它買了下來,並且帶著它來到了巴黎。

自從她來到法國之後,她和男主角並沒有再見過麵,但因為她買的那隻表,以及小康在和她的短短接觸中,喜歡上了她,將家裡的表全都拍成和巴黎同一個時間,因此,兩人在竟然能連線了,通過「手表」做起了類似網友一般的存在。

……

在場記打板之後,元翹翹一個人走在熱鬧繁華的巴黎街頭,身處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她卻表現得格格不入。

「哢!」蔡導看了一會兒她的表演,皺著眉頭喊停,走過來和她說,「戴安娜,陳湘琦本身就是一個孤獨的人,她的孤獨是一種情緒上,境界上的孤獨。

這種孤獨來源於她的內心,表現出來就是人物本身外在的行為。

要知道一個人在異國他鄉獨自生活,不管是什麼樣的生活方式,都容易產生了孤獨感。

她剛來到巴黎的時候,其實是非常興奮的,心中有一種想開始新生活的向往,隻是她處在一個語言不通,沒有親人、朋友、戀人的異國他鄉,發現周遭的人對她並不友好,所以她重新陷入了孤獨之中,因此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她不僅沒有一個新的開始,反而更加重了她的孤獨感。因此,這個時候的她不僅和人物有距離感,和物體也一樣有距離感。

說句實話,元翹翹從拿到劇本之後,就一直在揣摩這個人物。對她來說,塑造這個人物還是蠻難的,因為上輩子的生活經歷將她磨成了一個非常踏實的人,她的風花雪月,小女孩的天真和幻想,都早早的夭折了,她沒有做夢的權利,在現實的打磨下,她也很難起什麼逶迤浪漫的心思。

因此這些日子,她一直在讀古詩詞,聽了導演的話,若有所思的點頭,道:「導演,我可不可以這樣理解:

陳湘琦剛到巴黎的時候,其實是抱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到春朝』的積極心態,但是她實際上是一個悲觀主義者,當遇到了挫折之後,頓時心態變成了類似於『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和『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的悲秋和秋愁心態,是嗎?」

蔡導的文化造詣也很好,接話道:「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女主此時是『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和『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的天地中仿佛隻有她一個人煢煢孑立的悲涼心態。」

隻是元翹翹雖然明白了女主的心態,但在表演上,還差著幾分。

看到她演出來的狀態,蔡導喊了聲「哢!」,叫停之後,給她分析:「戴安娜,我要的是孤獨感,並不是孤寂。

在高樓大廈還沒有普及的時候,鄰裡的關係非常親密,人們甚至有住在一個大院子裡的情形,而且不僅僅是一家人住在一起,而是好幾家人,因此有諸如『遠親不如近鄰』這樣的說法。

但是當鋼筋水泥取代之前的建築材料,建了房子之後,在大家住進去之後,鄰裡之間的關係就不自覺的疏遠了,甚至會出現大家明明住在同一棟樓,同一單元,就是對門,但是卻沒有任何來往的情況。你能理解鄰裡之間的這種感情淡漠疏遠嗎?」

元翹翹沒說話,隻是連連點頭,表示明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餵我好像喜歡上你了0a 亂世桃花逆水流 詭異世界裡的武者 混沌女擇夫記 我的空間有座城 江山多嬌之問情 不做反派許多年 誓歡 從屬性加點開始的諸天 超級坑鬼子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