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第 71 章(1 / 2)

加入書籤

*

所有人都在等待皇帝親政後讓安親王和鰲拜停止搞事兒,隻有鰲中堂在期待皇帝能再給他加個什麼官職。

輔政大臣的地位已經高的不能再高,升官也隻是加一些沒有實權的榮譽官職,不過鰲中堂不在意是虛職還是什麼,隻要是個官職他就稀罕的很。

差事應當適量,但是官職越多越好,沒有人不喜歡當官兒的感覺,沒有人!

鰲中堂對升官的熱情不減當年,在皇帝親政後就美滋滋等著宮裡來人給他升官加爵。

帝王親政和帝王登基差不多,幼年登基的小皇帝剛登基的時候沒法過問正事,親政的時候得把登基時沒來得及乾的事情補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拔親信加恩老臣。

鰲中堂想的可好了,他即是老臣又是親信,得到的封賞肯定比其他人更多。

四大輔臣的排名是太皇太後她老人家定下的,接下來的封賞是他們皇上親自安排,這麼一來,他們幾個的排位就有機會變動變動了。

再次提出讓皇帝親政的是索尼不假,但是和皇上一起參謀大事的是他鰲拜。

索尼上疏讓皇帝親政,目的是保住他赫舍裡氏的家產,是阻止他們清算違令圈地。迎合了八旗勛貴有什麼用,他們得罪的是皇帝。

索尼老糊塗了,他鰲拜還清明的很,憑他這些天和皇帝同甘共苦的交情,今後皇上最信任的肯定是他。

至於索尼,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

鰲中堂滿心歡喜的等著升官破財,等啊等啊等,就是等不來同為輔政大臣的蘇克薩哈。

他就想不明白了,怎麼有人不喜歡升官,皇陵有什麼好,先帝在的時候也沒見他蘇克薩哈有多忠心,他一個從多爾袞那兒半道過來的家夥,至於這個時候拿腔作勢嗎?

平時矯情也就算了,現在大家夥兒都要升官,就等他一個人回來,這個時候矯情不是欠揍嗎?

年輕的康熙皇帝有點固執,說要整整齊齊加封輔政大臣,人到不齊說什麼都不肯下詔書。

這是皇帝親政後的第一份詔書,隻能由他自己做主,不然親政還叫什麼親政,什麼事情繼續由他們幾個輔政大臣做主不就得了。

皇帝那邊催不得,蘇克薩哈那邊再催不得還能得了?

混賬玩意兒回也得回,不回也得回,他綁也得把人綁回京城。

誰都別想攔著他當老大!

鰲中堂帶著士兵風風火火前往孝陵,再次驚掉了京城其他人的眼珠子。

不是,鰲拜和安親王之前掐那麼厲害,事情還沒有解決怎麼跑了?怕皇上追究他責任也不能跑這麼快吧?

蘇克薩哈當年落敗跑去孝陵給先帝也爺守陵,鰲拜這眼看著要栽也跑去孝陵,給先帝爺守陵能保命嗎?怎麼一個二個都往那邊跑?

鰲拜走的急,京城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他去孝陵乾什麼,康熙也沒解釋,他剛開始親政,一時半會兒習慣不了各種公務都親自處理的生活,手忙腳亂沒空管其他。

皇帝親政後的第一份詔書還是發出去了,因為蘇克薩哈死活不願意回京,加封輔政大臣的旨意暫且退後,排在首位的成了冊封親王的詔書。

——二阿哥福全,封裕親王,入封鑲白旗。

隆禧和常寧高興的不行,圍在他們家二哥身邊參觀詔書。

哇,這就是冊封親王的詔書哇,好厲害哇。

從阿哥直接成為親王耶,更厲害啦!

這就是皇帝是兄弟的好處嘛,見識到了見識到了,真的太令人激動啦。

從今天開始,他們家二哥就不是二阿哥,要尊稱他一聲裕親王。

兩個小阿哥小心翼翼接過詔書,也不知道上麵那幾行字有什麼值得他們驚嘆的,看了那麼長時間還不肯鬆手。

福全無奈的看著倆弟弟拿著他的冊封詔書小聲嘀咕,搖搖頭去皇帝那裡坐著。

好好的一個謝恩,讓倆小的一攪和也正經不起來了。

康熙寫了好幾張紙的名單,正好要找福全商量,「二哥,你看看分這些佐領夠嗎?」

自順治年間劃分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後,皇帝統領上三旗,宗室王親掌管下五旗。下五旗的大旗主、小旗主權利太大,大部分旗人還保留著當年在關外時的習慣,那就是聽命於旗主,而不是聽命於皇帝。

這習慣對八旗的大旗主、小旗主來說很好,對皇帝來說就不怎麼好了。

滿洲八旗實力各有不同,但是不可否認,每一旗的戰鬥力都相當強悍。各旗都是久經沙場的強兵悍將,一旦亂起來後果不堪設想。

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後要杯酒釋兵權,他們現在和趙匡胤那時候也差不多,即便手下大將暫時沒有反心,為了將來局勢更容易掌控,也必須把所有兵權都掌握在皇帝自己手中。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大旗主、小旗主的權利太大,得想辦法把他們的權利分散收攏,不然晚上睡覺都睡不踏實。

康熙熟讀四書五經,平日裡絲毫不敢懈怠,沒有親政的時候有的是時間學習思考。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讀史使人聰明,少年帝王覺得,史書中的確有很多東西等著他學習。那就是一座大寶藏,無論什麼時候去挖,總能挖出來點好東西。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不適合他們現在的情況,但是他找到了另一個例子,西漢初年的文帝景帝。

漢朝漢文帝漢景帝在位時諸侯王勢力大,那時候比他們現在還要命,諸侯王直接分封在各地,說是諸侯王,其實和土皇帝也沒什麼區別。

皇帝在京城有個朝廷,各個諸侯王在他們的諸侯國有他們的小朝廷,皇帝能放心才有鬼了。

康熙讀書讀到這裡的時候就覺得那時候的情況和他們現在有點相似,漢朝時是諸侯王勢大,他們現在是八旗旗主勢大,漢朝時諸侯王都是劉姓宗親,他們現在八旗旗主都是太祖皇帝努爾哈赤和太祖弟弟舒爾哈齊的後人,都是愛新覺羅氏的子孫,簡直就是翻版啊。

賈誼給漢文帝想了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叫「眾建諸侯而少其力」。

所謂「眾建諸侯」,不是隨隨便便劃分土地分發王爵,而是在原封的諸侯死後,把他的子孫們都封為王,不僅限於世子,而是把他的原封地再分割開來封給他所有兒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病秧子棄療後全員火葬場 死去的前男友突然開始攻擊我 為你情根深種[快穿] 最深念想 月亮捕手 獻給仙君的be美學 非典型救贖[快穿] 我早就不喜歡你了,狗皇帝 娘道文對照組女配[民國] 橙黃橘綠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