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第 81 章(1 / 2)

加入書籤

*

康熙皇帝長這麼大,不能說是順風順水,也沒怎麼受過氣。

四位輔政大臣當政的時候他年紀小,上朝隻是走個過場,不會討論什麼要緊事兒。真有鰲拜索尼他們解決不了的事情,做主的也是太皇太後,不是小小年紀就登基的皇帝。

之前的所有難處有太皇太後幫他擋著,他自己最多就是鑽牛角尖生個悶氣,被外頭的人給他找氣受這還是第一次。

前些年不打是他年紀小,國庫沒有足夠的銀子,現在他已經親政,鄭經還上趕著撞上來找不痛快,不揍他揍誰?

康熙受不了這個委屈,大手一揮把幾個親王和輔政大臣還有他這些天觀察出來的能用之人全部召集到禦書房,別管海上風浪大不大,他和鄭經的梁子除了打沒別的解法。

皇帝氣的火冒三丈,連喝了好幾杯涼茶才冷靜下來。

不一會兒,安親王、康親王、鰲拜、遏必隆等人相繼來到禦書房,看到皇帝的樣子都猜到是什麼情況,互相交換了眼神之後什麼都沒說,任由皇帝在那兒生氣。

台灣要打,但不是現在,他們家皇上的性子還是太急躁了些,得再歷練歷練才行。

人來齊了之後,康熙把福建那邊呈上來的折子拿下去給他們挨個看,看完之後拍著桌子怒道,「鄭經欺人太甚,想要憑借彈丸之地和朝廷過不去,你們說怎麼辦吧?」

安親王和康親王淡定開口,「再看看。」

遏必隆這時候向來不會說話,而不喜歡吃虧的鰲拜今天也忽然換了脾氣,「不能打。」

戶部尚書馬爾賽之前是工部尚書,才上任沒多久,已經將戶部的摳門學了十成十,「欽天監預測今冬可能有大雪,國庫的銀子要備著過冬,擠不出太多軍費。」

兵部尚書阿斯哈之前是鰲拜一黨,現在鰲中堂漸漸不管事,但是他也不可能跟人家對著乾,於是也是建議不去打。

康熙:???

這和他想的不一樣!

什麼情況?這都被欺負到家門口了,憑什麼不打?

剛剛冷靜下來的皇帝瞬間又不冷靜了,禦書房裡沒有外人,他也不像平時那麼端著,當即開始和一群持反對意見的親王大臣們辯論。

他能列出□□的理由一二三四五,這些反對的能列出反對的理由一二三四五嗎?

安親王和康親王一如以往的淡定,其他人也隻是看著皇帝發火,等皇帝叭叭叭說完,這才上前說為什麼不能打。

說真的,他們也覺得鄭經得打,那家夥心眼多,在台灣當了幾年台灣王,不會再甘心居於人下,每次朝廷派人去招降,那家夥都是先讓朝廷的人覺得這次有希望,等人到了談判的地點再讓他們白跑一趟。

再一再二不再三,那找死的玩意兒接二連三的拿他們溜著玩,脾氣再好也得發火,更何況他們本就不是什麼好脾氣的人。

在場除了幾位尚書都是武將出身,安親王、康親王也是打仗的好手,如果能打,他們早就上趕著搶出戰的機會了。

不是他們不想打,現在實在不是□□的好機會。

一來東南沿海都是水,他們滿人習慣了騎射,到船上適應不了,在海上打仗主要還得看水軍,現在朝廷的水軍不少都是跟著鄭芝龍一起投降的降將,讓鄭氏降將去打鄭經,他們信不過那些將領。

二來就是水軍需要大船和大炮,八旗炮廠那邊正在研究新的大炮,據說威力特別大,火力範圍比之前遠了三倍有餘,隻是現在還沒法保證每一台大炮都能打那麼遠,還需要時間繼續研究。

炮火的威力增強,戰船自然也得跟上,即便暫時不能把所有的戰船都更新換代,至少也得有三四艘鎮場子。

炮廠那邊研究新炮需要時間,換船換炮需要錢,那邊都急不得,當然不能倉促開戰。

鄭經現在正嘚瑟,索性就讓他繼續嘚瑟,他也就仗著□□要渡海,朝廷不會輕易發兵,所以才敢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

如果倉促開戰,沒法一下子把人打死,那家夥肯定更加嘚瑟,不如耐著性子等著,瞅準時間一擊必中,讓鄭氏再沒有機會作亂。

再說了,他們不主動出兵,急的應該是鄭經,而不是他們。

幾人等皇帝能聽得話了,開始和他說台灣那邊到底是什麼情況。

別看鄭經現在囂張,其實台灣內部並不安穩,朝廷不上趕著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那邊遲早自己亂起來。

鄭經名叫鄭經,其實一點也不正經,鄭成功之死,他這個當兒子的脫不了乾係。

當年鄭氏降將黃梧向朝廷進獻平賊五策,中原不與台灣通商,禁止民間漁民出海,寸板不許下水。

鄭氏將士人心惶惶,在台灣又水土不服,這時候鄭經在澎湖和弟弟的乳母私通,生一子鄭克臧。鄭成功不知道孫兒生母是什麼身份,因為添了孫子心裡高興還賞了不少銀錢。

鄭成功不知道,有的是人想讓他知道,那些跟著鄭氏渡海退到台灣的讀書人一致認為鄭經此舉是為□□,沒過多久就把事情捅到了鄭成功跟前。

鄭成功大怒,下令處死和鄭經私通的乳母,鄭經表麵答應,其實卻暗地裡把人藏了起來。

鄭經有明媒正娶的妻子,是原兵部尚書唐顯悅的孫女,小夫妻感情不好,又出了這檔子事兒,唐顯悅那邊就坐不住了,直接寫信給鄭成功,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

鄭成功從信裡知道鄭經的所作所為,怒急攻心直接派兄長鄭泰到思明斬妻子董氏、長子鄭經及剛生下來的孫子鄭克臧。

這下可好,局勢更亂了。

鄭泰等人覺得殺那麼多人不好,隻殺那個乳母和剛出生的嬰孩就可以,唐家那邊知道殺那麼多人肯定也不願意。

鄭成功鐵了心要殺了兒子穩定軍心,沒想到鄭經在他不注意的時候已經籠絡了不少他的手下,很快軍中就發生了諸將聯合抗命的事情。

與此同時,鄭芝龍在北方被殺,永歷帝朱由榔在緬甸遇害。

鄭成功接連遭受打擊,可不就一病不起暴病而亡了嗎?

至於鄭經有沒有偷偷乾些什麼,他們不敢確定,但是十有八九和他有關,不然事情不會那麼巧合。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病秧子棄療後全員火葬場 死去的前男友突然開始攻擊我 為你情根深種[快穿] 最深念想 月亮捕手 獻給仙君的be美學 非典型救贖[快穿] 我早就不喜歡你了,狗皇帝 娘道文對照組女配[民國] 橙黃橘綠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