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第 157 章(2 / 2)

加入書籤

朝廷不是不讓他們經商,而是不能讓他們肆無忌憚的哄抬物價囤貨居奇。

東南這邊和江南不太一樣,等海關衙門還是運行,到時少不了和商賈打交道。

廣東、福建一帶的木材、煙葉、紙張、染料、花果、點心乃至南洋特產在江南很受歡迎,江南的棉花、棉布、生絲、絲綢等物件兒也是廣東、福建一帶必不可少的大宗貨物。

江南多園林,沿河沿江一帶還有堤壩要修,需要用到木材的地方極多,但是他們本地並不適合種那麼多樹,所以隻能從附近的福建等地采買。

福建產杉木,浙江產鬆板,那邊專門有做木材生意的商號。他之前特意打聽過,木植總所在福建南台鎮,木號有專門的人去收木材,他們把木材運到南台,到官府繳了稅然後再運到浙江乍浦鎮。乍浦的木商逐號請人坐莊,江南的商人隻需要到那裡去置辦貨物就行。

不愧是腦子活絡的商人,這般省時又省力,的確比奔波各地貨比三家強。

除了木材之外,還有靛青、蘇木、糖等各種各樣的東西。

江南的絲綢天下聞名,靛青、蘇木都是染料,依舊需要從東南來采買,蘇木主要出自廣東,靛青主要出自福建,上杭商幫、汀州商幫主要經營的就是那些。

江南的刻書印書、加工箋紙工藝很厲害,但是和前麵那幾樣差不多,原材料同樣得從東南福建采買。

先前耿精忠作亂,福建的商人不敢出門,那一段時間江南的紙價驟漲,江南的紙價一漲,其他地方的紙價立刻也跟著上來,整個大清的讀書人都叫苦不迭。

不是所有的讀書人都能大手大腳買筆墨紙硯,絕大部分都是一家人省吃儉用供應一個人讀書,但凡有點廉恥心他們都不會大手大腳的花錢。

很難說耿精忠最後人人喊打沒有這方麵的原因,反正南邊藩王叛亂平定之後,驟漲的紙價慢慢恢復正常,讀書人痛罵三藩的文章加起來能堆滿一座大別院。

是的,不隻耿精忠自己,其他藩王連被帶著一起挨罵。

那會兒不隻紙價上漲,糖的價格也居高不下,江南尚食甜,點心果餞之類的都要用糖,甚至染絲上色也要用糖,可是他們本地不產糖,怎麼辦呢,依舊是去其他地方采買。

隆禧聽的眉頭直皺,怎麼什麼東西都要從其他地方采買,萬一遇到點意外,那邊豈不是什麼都要漲價,「江南的商人是不是整天提心吊膽,這日子過的也太慘了?」

「他們不慘,慘的是正常過日子的百姓。」小曹同學在這件事上很有發言權,抹了把臉還是控訴那些大商人不乾人事。

他很小的時候就跟著他爹到江南,是非常典型的愛吃甜的江南人,江南的糖主要從廣東、福建運過去,基本就是烏糖、砂糖和白糖三種。

耿精忠造反的時候,江西商道被堵,糖價漲的比紙價還過分,整個江南的百姓出門買菜都罵罵咧咧。

讀書人不一定每家都有,糖卻是每家都要吃的,江南九成的糖都是經過江西運過來,那邊商道一斷,江南立刻就有好多百姓吃不起糖。

這能忍?

肯定忍不了啊!

可是忍不了也沒辦法,那邊在打仗,商道不是說通就能通的,隻能眼睜睜看著糖的價格一天比一天高,最後憤而戒掉甜食。

甜食是那麼好戒的嗎?

啊?!

是那麼好戒的嗎?!

小曹同學瘋狂輸出,想起那段時間就生氣。

大概就像吃鹽一樣,本來每天一點,買一次能吃很久,忽然鹽價上漲,本來能買半年的鹽巴隻剩下半個月的量,這誰受得了?

物以稀為貴,奇貨可居,隻要東西足夠少,價錢再高也有人搶,那些商人才不管普通人能不能吃得起,他們隻在乎他們能賺多少銀子。

隆禧聽的目瞪口呆,「連你家都吃不起?漲價漲的那麼厲害?」

「那倒沒有。」曹寅揉揉臉平復心情,他爹在織造府當差,要是連他家都過的艱難,江南還不得遍地餓殍,「之前有幾個朋友家境不是很好,一來二去也知道些情況。」

老徐大人樂嗬嗬聽他們說,最後才扌莫扌莫胡子說了一句,「所以才需要朝廷去管啊。」

隆禧扭頭去看曹寅。

「這事兒不歸我爹管。」曹寅聳聳肩,忽然想起了什麼,一拍腦袋問道,「徐大人當時是不是在兩淮巡查鹽政來著?」

巡視兩淮鹽政,管的卻不隻有鹽政,連帶著周邊的河道漕運商賈往來都要過問,所到之處是個官都得繃緊神經,生怕被揪住小辮子報到禦前。

最後是什麼情況也不用他多說,老徐大人太會得罪人,巡視鹽政巡視鹽政,流程走了不到一半就被緊急召回京城,然後他就成了太常寺少卿。

額,聽上去好像不太妙。

徐大人的心情沒有受到影響,甚至還能給他們補充點細節,「子清記性不錯。」

他當時的確接了個巡視鹽政的活兒,南方藩王作亂,擾亂的不隻福建、廣東一帶,除了戰亂的地方之外,江南受到的影響最大。

海運不通的時候,江南和東南之間的交易往來多經過浙東、江西、安徽三地的商道,現在海運、漕運齊頭並進,兩邊的聯係隻會更加密切。

江南之所以富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南方北方很多貨物都從那邊轉運,等到海上貿易走上正軌,西洋、南洋的貨物從沿海一帶轉運,到時候東南沿海和江南哪個才是大清最富庶的地方還不一定。

各地都有商幫,雖然他們辦事兒喜歡拿錢砸,但是不能否認,商人聯合起來也是股不小的力量。

正因如此,那些商幫團結起來操控物價,很多時候連朝廷都拿他們沒辦法。

老徐大人很清楚不是朝廷拿商人沒辦法,而是地方官和商賈之間利益牽扯太多,官員和商人沆瀣一氣,老百姓的日子能好過才怪。

每個商幫在官場上都有後台,他們每年花的那麼多銀子不會打水漂,官商的關係復雜的很,不然他也不會事情沒辦完就被緊急召回京城。

廣東、福建的糖不隻供應江南,北方數省所需食糖都是那邊出產,廣東糖主要產自潮州府,其中揭陽、海陽、潮陽、澄海縣為最。福建糖主要產自泉州、漳州、台灣、福州等府,可以說是「下吳越如流水」。

除潮州府外,僻處海中的瓊州府也盛產食糖。

那邊的大商在三四月刮南風的時候出海,每年的貨船成百上千,場麵壯觀的很。

可惜那些都是前朝的記載,後來遷海令一下,生意幾乎全停了,大批商船臨港靠岸的場麵再沒有出現過。

當年的輝煌離現在還不算遠,幾十年的時間而已,那些商人可都想著恢復祖上的榮光,再一次「泛海鬻吳越間」,開海禁的政令還沒下來,他們就已經聽到風聲買船準備出海了。

當然,買船之前肯定要打聽好消息,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敢在風口上出風頭的要麼是愣頭青,要麼是朝廷有關係。

隆禧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所以您這是換了策略,要帶著小曹打入敵人內部,潤物細無聲式的瓦解他們,對不對?」

「我覺得不太行。」曹寅偷偷瞟了徐旭齡一眼,不著痕跡的換了個姿勢隨時準備往外跑,「徐大人的為人天下皆知,一亮相別人就知道這是個清正無私的好官,想打入敵人內部怕是有點難。」

老徐大人:……

不氣不氣,深呼吸,不生氣。

年輕人跳脫點很正常,誰還沒年輕的時候。

曹完璧!!

看你教出來的好兒子!!!

作者有話要說:曹璽:為什麼隻說我?

康熙: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病秧子棄療後全員火葬場 死去的前男友突然開始攻擊我 為你情根深種[快穿] 最深念想 月亮捕手 獻給仙君的be美學 非典型救贖[快穿] 我早就不喜歡你了,狗皇帝 娘道文對照組女配[民國] 橙黃橘綠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