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第 162 章(2 / 2)

加入書籤

出門一趟漲了不少見識,他現在天南海北的都能嘮,要是不嫌他煩,他能不間歇的說上三天三夜。

可惜今天沒逮著機會和侄子們說話,臭哥哥肯定是害怕他把小家夥們的心帶野了才不讓他們親近,唉,真難辦。

皇帝陛下很發愁,他很早之前就意識到他把弟弟養的過於天真,之前那小子胡鬧的時候也就算了,現在開始學著辦差,更是讓人一個腦袋兩個大。

想法不錯,就是可行性不強,朝廷內部的關係尚且還剪不斷理還亂,他現在又要主動和各地商賈合作,這是嫌百姓被壓榨的不夠厲害?

良心這種好東西不是所有人都有,也就他那傻弟弟,別人說什麼他都信,什麼出錢出力回饋家鄉百姓,這話他們說出口也不嫌臊得慌。

天底下要是那麼多有良心的人,治國還會那麼艱難?

鬧呢?

隆禧正喝著甜絲絲的蜂蜜山楂茶,眼角餘光瞥見他哥的表情不太對,立刻放下小碗開始講解,「哥哥哥,這不是胡鬧,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拿出來的對策,老徐大人和小曹聽了都說好。」

康熙挑挑眉,「徐旭齡真覺得不錯?」

隆禧頓了一下,「你怎麼不問小曹是不是真的覺得不錯?」

「因為小曹今天下午已經說過他覺得不靠譜,就是在你麵前不好意思說出來,怕打擊到你的自信心。」康熙放下手裡的東西,賣起小夥伴來毫不遲疑。

隆禧西子捧心靠在桌子旁邊,「虧我還以為我們倆是伯牙子期,原來都是假的,小曹看上去濃眉大眼,怎麼還學人家當兩麵人,哀大莫過於心死,啊,我不行了。」

康熙:……

這不比戲班子進宮搭台唱戲來的好看?

顧問行輕手輕腳出去,讓裡頭伺候的人都去門口守著,房間裡沒有其他人看著,免得裡頭那位冷靜下來不好意思。

隆禧哀哀戚戚演了一會兒,感慨長大了就這點不好,他要還是兩三歲,現在就不是捧著心口在這裡埋怨「負心人」,而是抱著他哥的大腿放肆撒潑。

這大概就是另類的不想長大吧,不能滿地打滾兒的人生毫無意義。

長大成人的純親王壓下滿心的感慨,坐到他們家對麵開始一本正經的講道理,「此事說來話長,且聽小弟慢慢道來。」

康熙抬手,一點麵子也不給他留,「長話短說。」

隆禧:……

親哥!這就是親哥!

「長話短說就是,你明年要南巡,弟弟我要孝敬哥哥,提前幫你打通前路,省得一路顛簸再顛壞了皇上您那尊貴的龍體。」

康熙白了他一眼,「你哥我南巡最多就是跑到蘇杭一帶,跑不到廣東。」

真以為他隻是掃一眼沒動腦子啊?

隆禧頓了一下,理不直氣也壯,「順便,不行嗎?」

「行,你說什麼就是什麼。」康熙聳聳肩,問道,「你知道官道是怎麼修的嗎?官府每年修繕官道和沿途驛站要花多少功夫嗎?知道修路要征調多少民夫嗎?知道曾經有多少次民亂是因為朝廷徭役太重引起的嗎?」

隆禧點點頭,巧了,他還真知道。

申請項目之前要做好準備,要是什麼都不知道,那還申請什麼項目,肯定妥妥的被打回來。

像他這樣提前把所有的相關政策都查清楚,無論問什麼都能對答如流的才是真正能申請下來項目的人。

官道,顧名思義,就是官方的道。

由官府負責管理和維修的驛站和路是「官路」,由民間士紳、商賈、或者當地官員自行籌錢修的路是「民路」。

尋常的路沒那麼講究,隻要能走就行,官道主要方便官府人員走動和運送物資,規格質量都有要求。

前朝在官道上設立水驛、馬驛、遞運所,各省還有急遞鋪,本朝基本繼承了前朝的驛路體製,官道沿途的驛站都配備驛卒、驛馬、驛船等人員設備,還能更換馬匹和暫時住宿。

南南北北運送物資的重任之所以沒有被停止海運所影響,很大一部分功勞都要歸在他們發到的驛路體製上。

官道以京城為中心,分別到達各省的重要城池,這是驛路的乾線,叫官馬大路。從乾線還有分達各地方城鎮的路,是驛路的支線,叫官馬支路。

各省省內的府州和府州、府州和縣、縣和縣之間都設有鋪,也就是急遞鋪,鋪與鋪之間的道路叫鋪路,也在官道的範圍之內。北方各省份鋪路都是陸路,南方部分省份有陸鋪也有水鋪,那邊水網發達,水路多很正常。

鋪路實際是驛路的擴展部分,有時候同一個地方有鋪也有驛,那麼鋪路和驛路就是重合的。有些隻有驛路,有些隻有鋪路,像山多的地方,山路崎嶇,基本都沒有驛路全部是鋪路。

反正都是官路,叫什麼名字不重要,能走就行,一般人也不在乎自己走的路叫什麼名字。

百姓可以走官道,不過在路上出現官員緊急出行或者運送糧銀物資的時候,所有百姓都必須得避讓,否則官府完全可以依照律令來問罪。

這年頭沒有水泥瀝青,技術落後的很,修路並不是個輕鬆的活兒,而且官道有固定的尺寸要求,「官馬大路」「大路」和「小路」三級,每一級的標準都不一樣。

早在秦朝,始皇帝就以鹹陽為中心建立起完善的官路係統,標準什麼的也記載的清清楚楚,就拿馳道來說,路麵有多寬,兩側路基有多高,路邊的行道樹幾步一棵,供人歇息的亭子隔多久建一個,這些都有規定。

始皇帝已經乾過的事情,發展到現在自然完全成了體係。

所謂匠人營國,方九裡,序三門。

以前建城的時候,九裡的範圍就要見到都城的四邊,三個門走的人也不一樣,男子走右門,女子走左門,中間的門允許車輛通過,這大概是最早的分流管理吧。

現在沒那麼講究,主要是想講究也講究不起來,以前的城池隻有九裡,現在的城池九十裡都打不住,再按照男子走右門女子走左門法子來分,估計城裡沒人敢出門了。

修路這事兒歸工部管,一般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城池裡的大路基本就是用大石頭平鋪,城外的大部分路麵則是用黃土夯實,有些地方還會用熟土和米漿把土再燒一遍,這樣就不會長蟲長草。

早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還是要追溯到秦朝,那時候的官道還有路軌。軌道用木頭製成,主要是把馬車的輪子卡在裡麵,可以讓趕路的速度更快。

要是換成鐵軌,再把拉車的馬換成其他動力,那就是火車啊。

難怪始皇帝一統天下要「車同軌」,馬車上路有路軌,這不統一標準還怎麼走?

官道標準嚴格,普通的路卻沒那麼多要求,基本都是在鄉間或者村子到鎮子之間,怎麼方便怎麼來,完全不在乎尺寸。

他這次出去路過了幾個江西的城池,那邊的官道好多都是石塊、石條鋪出來的,還有的直接就是山上的岩石自然形成,那句話怎麼說來著,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路。

官道最忌諱泥巴路,泥巴路晴天一地灰,雨天一泥漿,尤其那邊山多,要是在泥漿裡滑倒,後果不堪設想。

後世有紅燈停綠燈行,這年頭沒有信號燈,卻另有一套規章製度。

——賤避貴,少避長,輕避重,去避來。

除了最前麵的賤避貴,後麵三個全看路人的良心。

畢竟對權貴不敬權貴可以出手教訓,而路上遇到老人不讓路,隻要不造成嚴重的後果,估計連譴責的聲音都沒有。

不管怎麼說,官道都得由官府來管,定時的修繕和看情況鋪新路都是地方父母官要管的事情,這也是他們政績考核的重要部分。

要不是沒錢修,誰都想要這個好名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病秧子棄療後全員火葬場 死去的前男友突然開始攻擊我 為你情根深種[快穿] 最深念想 月亮捕手 獻給仙君的be美學 非典型救贖[快穿] 我早就不喜歡你了,狗皇帝 娘道文對照組女配[民國] 橙黃橘綠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