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藩王(2 / 2)

加入書籤

「李都督所言甚是,隻是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固守必需糧餉,這糧餉統籌,還需要有人去辦。」

朱由檢說罷,抬頭望向群臣,四周頓時鴉雀無聲,除了張國維寥寥數人,其餘人都把頭深深埋起。

這樣的差事不僅沒有油水,還會有掉腦袋的危險。

文武百官都熟悉朱由檢脾氣,一言以蔽之,崇禎小兒,不通人事。

有功則記在自己頭上,有過則拚命推到別人身上。薊遼總兵袁崇煥、前任兵部尚書陳新甲都是被朱由檢坑害的例子。

大殿之中,除陳演等人事先得到消息,很多人對李闖稱帝沒有任何準備。突然被問到禦敵之策,能像李國禎這樣胡口亂謅也算不錯了。

群臣家底都在北京,李闖是什麼貨色,大家都是知道的。且不說以後改朝換代,各人滿腔才學能不能在新朝得以施展還是問題。單是那句「闖王來了不納糧「就會要了他們的老命。

「既然諸位沒有良策,那不妨聽朕來說說,」

朱由檢淡淡一笑,伸手扌莫向月要間手槍,周圍頓時死一般沉寂。

不等他開口,卻聽工部尚書急切道:

「臣有本要奏!「

朱由檢瞟了眼倪元璐,工部尚書倪元璐在大明官場上算是庸官的存在,此人人品尚可,奈何能力太差,不過他的書法卻是很好。

「皇上,鼠疫傳到了天津,天津多有軍民死亡,知府請求撥款救災。」

朱由檢稍微點頭,表示知道了。

」救災一事交由內閣商議決定,該撥款就撥款,無需多言!再說戶部的事情,要你們工部管什麼!」

陳演正準備推說國庫空虛無銀可撥,卻聽皇上清清喉嚨道。

「救災無非是銀子的事,對付李闖逆賊,可不是銀子這麼簡單的。李闖惑亂天下,而今竟敢稱帝建號,是可忍孰不可忍!朕前思後想,眼下隻有一條路可走了!」

群臣愕然望向崇禎皇帝,看這架勢,他們眼中的「崇禎小兒「今日竟要破天荒第一次主動承擔責任了。

「朕決定,恢復太祖舊製。」

群臣麵麵相覷,恢復太祖舊製?

「諸位放心,不是剝人皮。」朱由檢嘿然一笑,接著道。

「朕決定,賦予各路藩王兵馬財帛之權,允許各藩王自行招兵,詔令各藩王宗室三月之內領兵勤王,逾期不到者,罰沒薪俸,廢黜爵位,貶責為民!」

朱由檢抬頭望向群臣,眼神中充滿堅定之色。

「具體細節,由兵部商議敲定。」

陳演手指顫抖了下,感覺眼前一陣暈眩,幾乎差點摔倒。

「皇上,讓藩王招兵,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

他幾乎是咆哮著喊了出來。

李國幀也立即意識到,如果讓各路藩王入京,他這個京營將官算是做到頭了。

「皇上難道忘了靖難之事?削藩乃是我大明歷代國策,不可動搖,」

不等他說完,又有五六名大臣附和,大意都是說藩王掌握兵權必將天下大亂生靈塗炭。

「諸位睜眼看看,現今大明內有李闖作亂,外有建奴虎視,中原各省,飢荒連年,百姓易子而食,析骸而爨。試問還有比這更亂的嗎!」

朱由檢早料到向藩王放權會遭到大臣反對,卻卻沒想到他們反應會如此激烈。

在陳演等人看來,於公於私,絕對不能接受藩王入京。

明朝宗室藩王,不同漢晉唐宋。漢晉宗藩裂土臨民,猶如獨立王國,掌握有軍政大權,唐宋宗室不胙茅土,藩王中有才能的可以投身報國,或參加科舉,或馳騁疆場,成為賢臣良將,而明代藩王宗室,享受分封卻不允許接受封地,享有名義上的爵位卻不能淩駕平民之上,每月發放固定俸祿卻不能參與政事,也不能參與四民之業(即士農工商),更不能隨意離開名義上的封地。

最要命的還是這種藩王爵位時代相傳,除非全家死絕,否則一般不會取消。

說難聽點,這樣的製度就和養豬差不多,可以想象,這些藩王被圈養在高牆之中無所事事,除了可勁兒造人,再無任何樂趣可言。

有明一代,藩王數量龐大,明末藩王,加上偏遠宗親,人口超過十萬。

實際上,大多數藩王無權無勢,備受鄉紳官員欺淩,甚至連太監也經常勒索。

南明隆武帝,因私自掌兵被崇禎下令軟禁在鳳陽皇城監獄,守陵太監石頭應詔竟將他綁在石墩上,差點折磨致死。

這些藩王一旦掌握兵權,必然會重新洗牌,東林黨控製朝政的好日子,恐怕就要結束了。

「本朝國製,藩王不掌兵。還請皇上三思,當年太祖在時,憂慮藩王勢大,因此才有建文帝削藩之事,燕王勢大,靖難之役殷鑒不遠,倘若皇上再給藩王兵權財權,是養虎為患!助紂為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最強重置人生 重生我的2003 超級忍者係統 我的臥室通異星 我在同一天活了一萬年 封神之我要當昏君 超神大掌教 修仙歸來之主宰無語 我真不是開玩笑 東瀛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