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1 / 2)

加入書籤

唐婥因為桓帝對唐衡的寬待,每年隻需要按稅率納稅就可以了,所以保住自己的爵位反而要比自己的伯父要輕鬆。

她輕聲道,「所以婥想不如輕減嫁妝,反正我會帶著爵位和封邑出嫁,荀家不會苛待我的。」那些嫁妝就算減下三分之一,也能省下不少來換糧食。

結果張氏皺著眉搖了搖頭,然後對唐婥說,「你伯父為官多年,也受封賞不少,家中並沒有阿婥想得那樣拮據。」沒否認每年的一億錢確實讓人頗感壓力。

「而且讓你帶著嫁妝出嫁,並不是為了彰顯財力,然後使你夫家不能輕看你。」張氏輕聲道,「我家備妝奩嫁什,以釵環羅衣家什針線玉帛錢財一應俱全,使你一針一線不用夫家。教你操持家事,友愛舅姑,全其家以禮。非為你夫家考慮,而是使你可不必事事有求於人,全自身精神。至於錢財爵位,反而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就算有錢也很可能沒地方用。所以在女兒出嫁的時候,親人都會將她一輩子的生活所需都備好,以防夫家苛刻薄待。

唐婥從未想過張氏是這麼想的,頓時有些愣住。原來,在張氏看來她獨立自我的精神比任何財富都重要,為此甚至不惜將她的嫁妝一加再加。

「讓伯母費心了。」唐婥深深拜下,聲音有些顫抖。

「這是人之常情,何來費心?」張氏連忙將唐婥扶起來,輕拍她道,「至於你剛剛說的事,伯母記下了。」說得是太平道的事情。

唐婥點點頭,然後說,「若是家中有困難,盡管開口。即使婥出嫁,您也不要疏遠了我。」

「這是自然,若是實在周轉不開我定然不會委屈自己的。」張氏笑著抿了口水,「我還等著我家阿婥為我養老呢!」這當然是句笑話,唐婥倒是認真的點點頭。

這邊,唐珍和曹操已經聊完了太平道的事情。轉而擔憂起如今的朝局,與唐婥會想到太平道人多勢眾,很可能會發動禍亂不同,兩人其實對這些由流民組成的道方(1)並不在意,覺得掀不起什麼風浪來。

說道太學門口的石經,曹操還招手讓自己的侍從拿來一個箱子,然後捋著胡子笑道,「多日前見嬌嬌往太學,某猜是為了一觀石經。但是路遇張醫令,未能看成,所以就帶了這些作為禮物。」張醫令就是張讓的那個養子。

曹操打開箱子,裡麵整整齊齊的碼著卷好的紙卷,他打開一個給唐珍看,「這是石經的初拓。」

此時書籍雖然不像以前那樣稀有了,可還是非常貴重的。就算他們在雒陽,其實也不能隨意拓印太學的石經,大部分人都是手抄。曹操這個禮物稍顯貴重了。

唐珍沒有推辭,而是笑著說,「孟德有求於某?」

曹操也沒否認,坦然道,「如今雒陽不平,某還是希望能在有作為的地方任職。」而不是在做些閒雜事物。

唐珍沒有說什麼,隻是點頭笑了笑。

四月,荀氏大雁至雒陽司空府。來代替族人送婚書的是來雒陽抄石經,用以矯正族中文書的荀彝之子,荀攸,荀公達。

荀攸沉默寡言,但行為舉止頗有禮數。在唐珍與荀攸見麵的時候,唐婥藏在屏風後細聽兩人說話。在心裡感慨荀家不虧是世代衣冠,即使是旁支也頗有風度。

她聽說如今荀家家主乃神君荀淑次子,而這荀公達是其兄曾孫。這麼算起來,他就是和自己議親的荀彧的堂侄?

早就習慣世家龐大人口和復雜關係的唐婥很快就理清兩人未來的關係,然後就安心坐著聽他們商議自己的親事。

因為傅公明的突然退婚,她的婚期其實非常急,荀氏好像也猜到了這點所以並沒有按照常理派冰人(2)來雒陽或者去汝南納采和問名,而是在潁川和唐氏請禮。

這件事唐婥是知道的,她伯父將這件事拜托給了自己的堂兄,當時去荀氏拜訪的就是他的子侄。這麼想來,也不算兩家失禮。

而荀攸來是來求她的八字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我在修真界拍漫改 (原神)當燙男人來到提瓦特 紅樓之我賈敬又回來了! 中也君,入贅嗎? 你看我瞎嗎? 豪門女配靠擺爛改命 海王之家[原神] 悄悄問聖僧 穿成琴酒後我成了玩家領袖 一篇換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