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誠意(1 / 2)

加入書籤

建奴議和之事,其實從三月份就開始了。

當時陳新甲得到崇禎的暗示,派兵部職方司郎中馬紹愉為使者,就曾去接觸過一次建奴。

隻不過皇太極覺得崇禎誠意不足,就寫了一封書信,開出了自己的議和條件,讓馬紹愉帶回來。

結果,五月份的時候,主事人從崇禎變成了老朱,不明所以的陳新甲,連續好幾次找老朱,老朱都沒搭理他,所以這事才會一直拖到現在。

「條件倒是也不高嘛。」

老朱看著皇太極親手寫的書信,開口說道:「建奴一共就四個要求,第一條兩國平等交往,讓咱承認清國的存在。」

「第二條,每歲貴國饋黃金萬兩、白金百萬兩,我國饋人參千斤、貂皮千張。」

「第三條,約定邊界,以他們占領的塔山為界,塔山之後,歸清國所有,並開放互市。

「第四條,彼此護送逃人。」

老朱看完之後,並沒有什麼怒意,倒是頗為中肯的說道:「倒是不算獅子大開口。」

說實話,皇太極對於議和之事,確實是很有誠意的。

現在建奴勢頭正盛,連戰連勝,而且剛剛覆滅了大明的九邊精銳,此時居然主動開口議和。

甚至在被老朱拖著的這兩個月,皇太極已經主動將自己開出的條件中,以山海關為分界線那一條,給改成了以他們現在占領的塔山為界,還有索要的銀錢,也是一降再降。

這種種跡象,無不表明皇太極確實非常想要議和。

至於皇太極想議和的原因嘛,雖然比較復雜,但老朱多少也能猜到一些。

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連年的大戰下來,建奴雖然勝了,但同樣損失不小,此時議和,可以給他們一些時間,讓他們好消化之前的勝利果實。

而除了這個之外,在深處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建奴的內部社會結構差距太大了。

建奴從白山黑水中崛起,勢頭一時無兩,打的大明連連潰敗,看上去頗有些天下無敵之意。

可問題是,建奴原先隻是一個普通的遊牧民族,大部分滿族人過的都是漁獵生活。

如今一下子從漁獵社會,步入農耕社會,一下子將建奴割裂出了兩種生活方式,建奴百姓需要時間來適應這種變化。

換句話說就是建奴如今發展的太快了,百姓有些跟不上了,所以皇太極需要時間讓百姓跟上這種變化。

畢竟滿人本來就少,如今隨著他連戰連勝,治下的漢人百姓已經遠遠超過了滿族。

皇太極擔心,再打下去,就算他贏了,這天下依舊不是他滿清的天下。

所以皇太極一心想要議和,希望能能想出辦法解決這種情況,再考慮鯨吞中原的事。

再者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現在的大明還有一戰之力,皇太極其實壓根就沒想過能一鼓作氣滅掉大明,所以對於議和,他確實是真心實意的。

其實從某些方麵來說,議和對於雙方都是一件好事,建奴消化自己的戰果,大明可以暫時不管建奴,專心對付國內的李自成和張獻忠之流。

隻是老朱卻很清楚,這和不能議。

有事情,國與國之間,不能隻考慮表麵上的問題,還要考慮更深層的一些因素。

大明從立國以來,就不和親,不割地。

塔山之外的土地,雖然已經被建奴占領了,但那依舊是屬於大明的土地。

如果通過議和將其割讓給建奴,那大明無疑是自己打斷自己的脊梁,這割的不是地,而是大明的氣節。

所以這和,議不了,也不可能議。

果不其然,在聽老朱念完剛才的條件之後,群臣就可就炸了。

此時在朝堂剩下的人,硬骨頭不在少數,他們根本就不顧剛才老朱殺人之威,直接就站出來高聲反對,

「陛下,我大明自建國以來就沒有割地的傳統,建奴之條件,我大明絕不能大明。」

「陛下,臣也反對議和,臣雖不才,但願赴邊關,若建奴來犯,臣必當為我大明流盡最後一滴血!」

「陛下,我大明氣節絕不可失,若是議和,臣等和陛下還有何麵目去見歷代先皇。」

「陛下,陳新甲身為兵部尚書,卻不思衛國,反而想著與建奴議和,想要簽訂如此喪權辱國的條件,其罪當誅,請陛下斬陳新甲之首。」

「……」

對於大明的臣子來說,議和已經觸及他們的底線了。

這群人此時絲毫不懼老朱可能會發怒,一個個言辭激烈,甚至有些人對著陳新甲怒噴,看那架勢,當場上去打陳新甲的心都有了。

之前有些官員,像禮部尚書蔣德璟之流,雖然覺得老朱做事出格,有些太過,但看在老朱一心為百姓,並多次減負賑災的份上,便勉為其難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哪怕可能會被後世之人罵他這個禮部尚書無能,不作為,他也認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破事精英裡的保安 從全真開始橫推諸天 大唐憨婿 沈風最強醫聖 安言多年,故染朝夕 精靈降臨:研究員的我被迫當冠軍 穿成七個反派哥哥的團寵後,我把病嬌男主弄 假太監:從鹹魚到天下霸主 穿書:豪門大佬的炮灰嬌妻是隻喵 從黑科技到超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