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第 140 章(1 / 2)

加入書籤

衛子英通過電話,把洪光亮的信息告訴了潘玉華。

有些事情,潘玉華自己都不確定,拿到消息後,她自己便開始暗中調查了起來。

在海城打拚那麼多年,潘玉華已有了自己的人脈網,想要打聽一個有名有姓的人已不算難。洪光亮人還在江城,潘玉華那邊就對他有了近一步了解。但就跟楊誌標一樣,調查出來的東西很少,根本就沒有她想要的。

潘玉華也不急,這年頭,海城那邊啥職業都興了起來,她沒那麼多時間盯著洪光亮,乾脆雇了個專業人士,專門盯梢洪光亮。

盛夏已過,秋風席卷大地,眨眼天地間就布上了寒霜。年末,科大放了假,衛子英待到手上的事全部處理完後,也坐上車,踏上了回老家的路。

這半年,衛子英的計劃沒有任何推進。一切,都卡在太空望遠鏡的元件上。

國家工業製造,造不出她所需要的元件,製造這種元件的機械隻有國外才有。蘇淩雲甚至為此,還和國外某公司接觸過,想引進這款機械。

但奈何,國外那家公司和研發出那款機械的工程師有約定,那款機械不出口華夏。

衛子英知道這個消息後,小宇宙爆發,把自己的計劃暫時擱下,憋著口氣,一頭栽進了工業機械研發上。

這半年,她想做的事沒做成,但旁的事,卻是做了不少。

新興的工業機械,幾乎都是和納米技術有關,以前衛子英的心沒放在納米技術上,納米技能一出來,就丟給了別人,這會兒她發力了,僅僅用半年時間,就把華國的納米技術完全運用到了工業機械上。

好多新興行業,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而她所需要的,那能造太空望遠鏡元件的機械,也在即將過年前,送到了蘇淩雲的能源公司。

這款機械所造出來的元件,生活中能運用到的地方很少,衛子英在設計機械的時候,就在機械裡麵用了計算機代碼,讓這款機械能夠多功能發展。

在造完她所需要的元件後,紫光技術稍一轉變,打造起了打印機所需要的元件。

華國目前,還沒有自己的打印機呢。

與此同時,國家基建也開始大力興起。上一世,九十年代華國才做到了全國通電,說是全國通電,但一些大山區到二十世紀才算真正有電,可這一世,八七年就徹底實行了全國通電,國家上層還準備在西南地區另建一個核電站,電力與通訊,在這個年代開始逐漸成型。

而華夏網也在有計劃地開始覆蓋全國。

天寒地凍,衛子英和馮秋露坐上車,顛簸地回到了西口市。早在幾年前,馮秋露心中就有了一個目標,那就是和衛子英一起造上一艘飛船,去看看太空的風采,如今她也正在為這個目標努力著。

兩人在西口市分手,各自回了家。衛子英隻在西口市呆了半天,就跟著她爸她媽一起回了左河灣。

衛家今年回家過年的人,除了她大哥衛誌勇在部隊沒有回來,其他的衛家人都回來了。

連已經在海城參加工作的衛春玲,都回了老家。

衛春玲是衛家第一個大學生,當年她讀的是海城外語學校,畢業那會兒湊巧遇上潘玉華親媽趙葉蘭回國匯報工作,趙葉蘭伸了一下手,在衛春玲分配工作時,直接把人塞進了海城外聯部。

她在外聯部發展的不錯,如今負責接待各國來海城投資的外賓。

衛誌學的身體也有了很大的好轉,今年回來,衛子英在這個堂哥身上竟看不出什麼病態了。除了有些清瘦,他看著似乎和正常人差不多。

衛家三房人,衛良忠和衛良峰兩家都算出頭了,唯有三爺家依舊麵朝黃土背朝天。

衛永華和蘇若楠前不久還說,讓衛良海去城裡,但衛良海拒絕了,說他和他老伴都是聾啞人,去了城裡不方便。

衛永華沒轍,乾脆拿了一萬多出來,在老宅舊址上,給衛良海建了幢二層小樓房,然後把他的養女衛穀蓉接去了城裡,給安排了份工作。

衛家一大家子齊聚,本來該是很開心的事,但呂秀和衛誌飛兩個人的事,卻是生生讓這份喜悅上掃了興。

無他,隻因為衛誌飛和呂秀已經確定了關係。

衛誌飛都三十好幾了,一直沒有談對像,張冬梅和周大紅急得不成,兩個長輩對兩人在一起倒是沒啥意見,鬧心的是呂家。

呂秀好幾年沒有回過老家了,這一回來,就是談婚論嫁。呂家人的思想奇怪得很,這麼多年過去,好像忘了當年的教訓,呂秀剛到,就跑到衛良忠家鬧了起來。

那呂大媳婦說話難聽著,好在張冬梅和周大紅都不是吃素的。

呂家媳婦撒潑,張冬梅兩婆媳就比她更橫,鬧了幾天,最後衛良忠發話,給呂家兩千塊錢,徹底斷掉呂秀與呂家的關係,從此兩家老死不相往來。

呂家大媳婦鬧這一場,就是為了錢。

八七年,錢金貴著。呂大媳婦有兩千塊錢可以拿,哪還顧得鬧騰,拿了錢,就開開心心退了。

衛家人看著她那作派,都嘆氣搖頭。

呂秀和衛誌飛的事,在這個春節定下了,說是等過完端午就辦酒結婚。

衛子英沒開竅,看不大懂呂秀和衛誌飛之間到底是怎麼回事,但小丫頭卻知道,她誌飛哥似乎很喜歡呂秀,因為,他的眼神無時無刻都掛在呂秀的身上。

正月初三,左河灣來了幾個意想不到的人。

潘玉華的親媽趙葉蘭來了。

跟著她一起來的,還有一對中年夫妻,這是潘玉華那一直沒有露過麵的舅舅和舅媽。

這對夫妻都是華國有名的醫生,別看人家隻是醫生,但人脈網卻特別廣。

施家當年趁著人家忙著的時候,欺負趙家閨女,還把潘玉華給弄丟了。這兩人以前是抽不出身來處理施家的事,如今歸來,護短的兄嫂一出手,就直接把賬算到了施卓身上。

在這對夫妻的操作下,施卓丟了體製內的工作,據說在中秋前後去國外發展了。

關於施卓出國這事,潘玉華也不知道,她也是這次趙葉蘭三人來潘家拜訪,才從幾個大人口中得知的……

潘玉華對施家沒啥感情,聽聽也就放下了。

正月初五這天,趙家幾口人離開了左河灣,他們前腳一走,後腳潘玉華就帶上衛子英去了正在建設中的研究院。

這個研究院,名義是衛子英獨立建設的研究院,但事實上,她依舊是掛靠在西南軍區下的。不過西南軍區這邊,不會去管衛子英研究什麼,且趁著這次會麵,莫誌安還提出了軍區這邊的要求。

那便是衛子英以後研究出來的成果,若是能用在軍備上,必需先優先各大軍區。同時新建的研究院受軍部保護,且軍部絕不插手研究院的事,一切皆由衛子英自己做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拋棄的道君找上門了 科技飛升:從神話妖魔開始 清穿:鹹魚福晉的自我修養 紅雲:立大乘佛教成聖 從長津湖開始 全民領主:移動城市 富婆不可能退租成功 明末:來自未來的金手指 四合院之閆家老大 CSGO:這個狙擊手有億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