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三國 第四章 初臨(4)(1 / 2)

加入書籤

且說孫秀帶領黃尋來到南苑拜訪三舅賀達。「三舅可在,外甥孫秀前來拜訪」。「進來吧」。黃尋隨孫秀進入南苑,入目可見一排兵器架,架上有各類長柄兵器,有戈、戟、槍、矛等。隻見賀達正在練槍,這槍乃是一柄鑌鐵槍,一看就不輕。黃尋心下了然,看來這賀達乃是以武將身份立業之人,怪不得在賀齊手底下做事,不像孫秀大舅和二舅在地方上任職,因為賀齊帶的兵要讓賀達統領陷陣殺敵,所以才跟賀齊住在一齊吧。賀達見孫秀帶來一個年經人,布衣緊袖,一副書卷氣。感覺不怎麼歡喜,畢竟武將還是喜歡直性子的人,與文人打交道太麻煩。「三舅我來為你介紹,這位乃是我表兄黃尋,因家中零落,故來投我家,現住東苑廂房,同府居住,我帶領其來拜見三舅,還請三舅勿怪我無禮」。「孫秀,你就是被那些腐儒教壞了腦子,你讀那些書,能讓你出人頭地嗎,你外祖,你父親,哪個不是領兵殺敵起家,再看你父親亡故後,你家沒了部曲,就成了現在這副樣子。我本來就讓你外祖答應讓我教你練武,可你母親說戰場凶險,你父親就是死於其上,堅決不讓你練武從軍。你母親是我妹妹,我也不好違背她的意願。可你看看你母親讓你讀書,能讀出個什麼,這年頭有武力有兵卒有功名在身,才能保護家族長盛不衰」。「賀達劈頭一頓數落孫秀,孫秀隻能懦懦點頭。黃尋看不下去了,這人將讀書貶的一無是處,誇大了武力的作用。沒錯,在這三國亂世,武力的確是安身存家之本,但治事還是得用讀書人。黃尋於是開口說道:「賀大人之言,黃尋不敢苟同」。「我自與我外甥說話,哪輪得到你這外人插嘴」。「三舅,黃尋被外祖親賜了表字,並且認了表兄與我同輩,以後黃尋見之,也可呼外祖了」。「既然父親這麼說了,那我就不說你是外人。但是你也別想用你那口舌來跟我繞,我是武將,你若不服,咱倆就過過招,你能在我手底下走個十幾回合,我就聽聽你的說法。怎樣,來不來」。黃尋聽完,心想道,得了,碰到個渾人,我現在可是以文立世,哪懂什麼武術啊,真要上去,還不知能不能回家呢。黃尋直接閉口不言,賀達見了,說道:「兩個讀書的真沒男子氣概,算了,孫秀你們回去吧,別打擾我練武」。孫秀隻得帶著黃尋回到東苑。「表兄,實在抱歉,我三舅從小習武,由於我大舅,二舅都習文任職,所以外祖讓三舅習武以領導家中部曲,但是卻也讓三舅學習經義等儒家文章,可三舅練武之後,覺得以手中長槍大可保家報國,所以對文事不放在心上。後來三舅跟隨外祖討伐山越有功,被命為威越校尉,就更不把文事放在心上了。本來想讓表兄認識三舅,以後好更與賀家往來,沒想到認識是認識了,但是這結果可與我的初衷事與願違,還請表兄見諒」。

「表弟不必自責,賀大人乃是武將,自然有武將的處事標準,不過我馬上就要去鄱陽討伐山越,到時候有了軍功在身,想必賀大人對我的看法會改變的」。「對,那我就提前恭祝表兄得勝歸來」。黃尋對孫秀說自己還有事情需要處理,告別孫秀,來到竹林與張奐等人匯合。「遠達,如何」。「外祖已同意我鄱陽投軍的計劃」。「好,如此一來,為少主建軍之事已邁出第一步了,遠達既然要建軍,就必須要人建立骨乾團隊。我這些年在武昌發展天師道,一方麵是為了煉丹求財,還一方麵是布下暗子,以便速傳消息。我在武昌多有一些手下都是伶俐精乾之人,過幾天我將他們帶到城外一處石洞,隻待遠達前往鄱陽,我便令他們隨你前去建軍」。「那便多謝張師了」。眾人再議定行程,然後散去。過幾日黃尋從北苑得到了推薦信。心想終於可以展翅高飛了,不必再過寄人籬下的生活。當下打點行裝,遂後叫來孫秀言道:「表弟,外祖推薦信已至,我現在就欲拜別舅母前往鄱陽投軍,還請表弟與我通報」。「表兄雖隻與我相聚一月有餘,但我卻親愛之,實不舍表兄離去」。「哈哈,表弟切莫效此小兒之態,讓你三舅知曉,又不知如何數落你了」。「嗯,我這就去稟告母親」。黃尋來至大堂,想到初來此地的忐忑,然後這段時間的謀劃,終於有了這展翅高飛之時,心內一時是五穀雜陳。一會兒,賀氏來到。黃尋上前叩拜道:「這段時日蒙舅母收留,外甥實感激之,又舅母向侯爺幫我轉達從軍之意,我必竭力報國殺敵,不負舅父威武之名,舅母攜養之恩。今將遠行鄱陽從軍,特來拜別舅母。還望舅母保重身體,勿要操心勞神」。「遠達從軍報國,你舅父得知,想必也是欣慰,你且放心自去,勿以我為念」。「好,外甥告辭」。「秀兒,替我送你表兄離府」。「諾」。黃尋與孫秀來至東苑門外,「表兄這一去,不知何日再能相聚」。「表弟,切莫憂傷,待表弟出仕,自有相見之日」。「啊,我現在才十一歲,那豈不是有八、九年」。「哈哈,表弟熟讀文章,難道忘了甘羅十二拜相之事,今江東基業也是你從祖父討逆將軍年未及冠而征伐取之。所以表弟勿要以年齡為限,隻要有才,何愁不能成事。你要多讀書做出成就,如此才能讓你三舅對你刮目相看」。「諾,我一定謹記表兄對我的教誨」。「那麼,表弟告辭」。「表兄珍重」。

黃尋來到竹林,張奐等人已經等在此處了。徐大說道:「遠達可是已做好了前往鄱陽的準備」。「沒錯,徐大哥我們這就上路吧」。這時張奐說道:「遠達且隨我來,上次與你說的跟隨你投軍的人手已經被安排在了一處石洞之中,我們與其匯合之後,遠達即可往鄱陽而去」。到達石洞,黃尋數下人數,共計四十一人,加上徐大五人,這就是跟隨黃尋建軍的骨乾團隊四十六人了。張奐對這些屬下說道:「從今天起,你們就是表少爺的手下了,你們來之前,我也與你們都說清楚了,表少爺是為了給少主建立部曲軍隊而去鄱陽投軍,所以以後你們要對表少爺以主人相稱,若有違背,則想想你們的妻兒老小,何有所依。你等都知道了嗎」?」我等必會聽從主人之命,還請張師放心」。「好,遠達,這些人既然願意投你麾下,你也對他們說說吧」。黃尋站在一塊石岩之上說道:」各位兄弟既然願意追隨我行這荊棘之途,我不管諸位是為了什麼加入,但是既然來了,那便要遵守我的規矩,規矩隻有一條,那便是我說乾什麼,你們就乾什麼,決不允許自己行動,隻要大家都遵守這條規矩,那我便沒有其他話說,以後與大家好酒好肉的日子可以想見。我黃尋把話說在這裡,不出三年,我必讓大家都過上好酒好肉的日子,你們可以記住這句話,若是三年之後沒有達到,你們可自行離去,我還給你們每人百貫的

遣散費。好了,我也不多說了」。張奐說道:」既然如此,那麼我就告辭了,武昌的煉丹房沒我掌管可出不了好丹」。」張師請便,畢竟建軍的經費還要仰仗您的支持」。」哈哈,還沒開始乾事,就開始打起我的主意了,你放心,大家都是為少主辦事,為恩主、你之舅父效忠,不會少了你的」。「張師珍重」。「告辭」。

於是黃尋與張奐告別,張奐自回武昌,徐大引路,黃尋跟隨,一行人往鄱陽而去,一路無話。這天黃尋見前方有人喧鬧之聲,遂問道:「前方還有多少裡到郡城」。「遠達,前方約再走百三十裡即可到達郡城」,徐大說道。黃尋拿著賀齊的推薦信來到鄱陽,希望能乘這次山越造反的機會,闖出一個名聲。鄱陽太守周舫現在正在集結部隊討伐山越,黃尋就是想借這個機會,進入軍中,嶄露頭角。關鍵是這個周魴馬上就要進行在歷史上大書特書的斷發賺曹休的有名之戰,黃尋若想在這個時代快速出頭,就必須立下大功勞,而接下來的這場大戰,正是黃尋的機會。尤其是在東吳混,你沒有一個世家大族身份支持,真是舉步維艱。雖然黃尋跟賀齊攀上了關係,但也隻是讓別人知道賀家有你這麼個親戚,你不拿出才乾和功勞是不可能得到吳國世族的正眼相看的。這次黃尋帶著起家的人馬四十六人,其中徐大,趙達等五人乃是跟隨孫泰參加夷陵之戰的老兵了,知道孫泰采用的現代列隊,拉力跑、丘陵偽裝等訓練方法。

到了郡城,守城官見黃尋一眾氣勢雄昂,不似一般人家,遂攔下道:「你們眾人是何身份,竟然敢聚眾擾亂,還不與我俯首,待我一一檢驗」。黃尋越眾而出抱拳說道:「在下皖城黃尋,乃故奮武中朗將孫泰之外甥,今有山陰侯之薦舉,前來周魴大人麾下效命,還請大人通報」。守城官見之,說道:「你可有何憑證」。「今有書信一封,乃是侯爺寫給太守大人的,還請轉達」。守城官遂命人將信傳往太守府。過一會,太守府傳話,命黃尋進見。黃尋遂正衣冠,昂然邁入太守府。

進入太守府正廳,見其上端坐一人,三縷長髯,文質彬彬,但其眼中的精光,卻讓黃尋知道這人實有才能,不可小覷。黃尋上前叩拜道:「草民黃尋見過太守大人」,等了一會兒,才聽到周魴說道:「起來吧」,黃尋起身。「我已看過侯爺之信。不過我卻以為汝乃是逞口舌之力,卻無實務之能。侯爺信中說道,宴飲之時,眾賓客皆華服就身,而汝獨以布衣見之,侯爺責難與汝,而汝發華服之辯,侯爺異之,遂賜名於汝。但今汝入太守府見我,盛服見之,未見我麵,先行叩拜。一副小人嘴臉,我觀你言行不一,實乃是沽名釣譽之輩。我恐要謝絕侯爺之意。汝從何處來,就從何處去」。黃尋聞聽此言,心中慌亂,未想到一見之下,就要被掃地出門。急忙開動大腦,過須臾,心中已有計較。黃尋正衣冠,拱手說道:「太守大人此言差矣,不知大人可讀戰國策?其中有一篇鄒忌諷齊王納諫。鄒忌之與徐公孰美,三問之,而其妻,其妾,客人皆回君美甚。而忌親與徐公比之,而知己不如徐公美。後忌以己之自美為過,勸諫齊王。而齊王納之,遂王齊霸業。而太守大人以我盛服麵見,而於我往日言論不符,認為我乃言行不一之人,豈不是如鄒忌窺鏡而自視,自認為以己身之學識,可論人之短長,殊不知如徐公者而笑君之鄙薄也」。「大膽,你是說本官說錯了嗎,還是說本官如鄒忌之輩,固步自封」。「以我觀之,大人還不如鄒忌」。「好一個狂徒,我倒要聽聽你有何話說,若是說不出個道理,本官就治你個藐視上官之罪,就算侯爺來救你,你也免不了一頓苦吃」。「大人請聽,我之所以盛服來見,先行叩拜,是因此乃太守府,而大人此時身份乃是國之官員,我依上下尊卑,行禮守法。又我受侯爺之薦舉,前來大人麾下效力,若是布衣就身,豈非失了禮數。而在宴飲之時,是在賀府之內,我乃是住於賀府,侯爺按倫理輩分乃是我外祖,我非賓客之身,故在家中,布衣行走,有何違禮犯法之處。當時乃私宴,而此時是公事,公私分明,服飾分時。若是太守大人設宴,我為客人必然華服就身,是因太守大人乃我上司,此乃公事,吾豈敢以私廢公。一年之中,四時交替,夏著紗,冬著襖。此自然之數也。私著布衣,公著華服,此倫理之序也。今大人為王上牧守鄱陽郡,山越大軍造反,殘殺百姓。尋以一腔報國熱血前來助大人剿殺叛賊,而大人卻要逐我而去。反觀鄒忌諷齊王而使齊國成霸。以此論之,大人還不如鄒忌也。大人我之所言,句句真心。大人以之看來可明黃尋之心也」。

周魴聽完此言,沉默良久,說道:「你之才能從你舉事說明,我已看出,我承認你卻有其才,但是以我看來,你之才乾,可為文吏,為何非要投入軍伍」?「不瞞大人,我直言相告,我父母俱都仙逝,今投靠舅父家,而舅父也亡。是舅母及表弟收留之,我發下誓言,一定要報此恩,所以我來投軍,一是為能為國出力,而是為了給表弟建立部曲,好讓表弟出仕之後,有可用之軍」。「嗯,據我所知,你舅父孫泰有自己的部曲啊,為何又有此言」。「大人不知,舅父亡故後,王上將舅父之兵大部分給征北將軍,隻留一小部在夏口屯軍。所以表弟無自己部曲,故我欲為表弟重建部曲,以為家族之基「。好吧,既然有侯爺舉薦,而你也卻有才乾,我封你為軍司馬,領500兵。等會你去軍營向主簿領兵就是。「多謝大人」。「好了,退下吧」。黃尋退出太守府,這時徐大,趙達等人過來詢問情況。「主人,如何了」,太守大人已封我為軍司馬,將500人。現在我們去軍營領兵。「主人且慢」,趙達上前說道,「主人須知,領兵要有調兵令,太守大人可曾發下」。黃尋聞之,不禁在心中哀嘆,這太守大人心真小,又給我挖了個坑。還好趙達先給我說了其中關竅,不然空手而去軍營領兵,到時問起無調兵之令,又是自取其辱。「太守大人未曾發下調兵之令」,「這」。「今日我見了太守大人,想必是太守大人公務繁忙,一時忘了,待明天再去請調兵令。我們先安頓好住宿之地再說」。眾人聽聞,自然無話。但是黃尋共47人還真不知道去哪安宿。黃尋對這個早有考慮。於是黃尋帶著趙達等人又來到了守城官這裡,守城官見黃尋無事又來,哪還不知道黃尋是真的高官之後,世族之子,畢竟進了太守府,又沒事人一樣從太守府到了城門。守城官深怕黃尋記仇,忙上前拱手問道,「不知黃公子前來有何事,若是前麵攔阻之事,還請公子見諒,小人也是例行公事啊」。「嗬嗬,大人不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黑科技:從空間跳躍機開始 虐走夫人後,顧少跪著求復合 炮灰在年代文裡報國 在下IGadc,替shy哥抗塔 世界崩壞後我又回來了(快穿) 我拿穩了大佬的白月光劇本 每次做夢都在拯救偏執大佬 蓋世巨星 我有一個混沌壺 創世:我的超凡生物流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