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七零錦鯉踏腳石24(1 / 2)

加入書籤

雖然很不喜薛明麗這對母女, 但這二人跟老師薛安楨的關係畢竟非同一般。

哪怕他不在意潘如萍是死是活,薛明麗終究是老師的親生女兒。

她的下落,總歸是要弄清楚的。

人是在廬州市失蹤的, 想要弄清楚這母女二人的下落,自然還要繼續托那位市長叔伯幫忙。

又隔了半個月, 林知言接到電話,才得知這對母女跟著一個以前在黑市混的小頭目, 找了門路偷渡去了港城。

那小頭目以前在黑市混, 手上多少犯了些事兒, 前段時間在廬州掃黑除惡的運動中,直接上了黑名單。

誰知道對方消息異常靈通,還不等公安去抓, 人就提前得到消息跑路了。

起初並無人將潘如萍母女的失蹤跟這人聯係到一起,還是公安在追查那黑市小頭目時, 意外發現了對方跟潘如萍暗地裡的糾葛。

後來公安繼續追查,倒是跟南方幾個省份合作,一舉打掉了那條組織人偷渡的暗線。

隻是還是遲了一步,讓這批偷渡的人馬遊去了對岸。

知道薛明麗母女已經去了港城,而不是出了什麼意外,林知言倒是鬆了口氣。

隻要人沒出問題, 還活著就行。

去了港城那邊,反而讓他省心, 免得他還要擔心對方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跑到了首都這邊。

想到至少接下來幾年內,那對偷渡出去的母女都不太可能再回來內地, 林知言就放了心, 開始專心自己的學業。

作為時隔十年第一批通過高考被錄取的大學生, 林知言發現他的同學們都充滿了拚勁和乾勁兒。

本來他還以為自己就已經夠努力了, 可隨即他就發現,自己的那點努力跟班上的同學們比,還差得遠。

看著起早貪黑抱著專業課書籍啃的幾位室友,被對方弄出來的動靜吵醒的林知言頓時也沒了睡意。

他這幾位室友的年紀都比他大,有的甚至家裡的孩子都快十歲了,顯然都是被過去十年動盪耽擱下來的。

好在他們絕望之前,國家終於傳來了高考恢復的消息。

隻是即便考上大學,這些差點被耽擱了人生的青年們依舊有著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撲在學習上。

在大家都這麼努力的氛圍下,林知言也不好意思繼續睡,便也拿著書本看了起來。

被室友們刺激的開始奮起的林知言,學習速度自然是驚人的。

再加上過去幾年的積累,使得林知言在醫學方麵的基礎打得非常牢固。

因此大一專業書上的這些內容,他根本沒花多少時間就掌握了七七八八。

由於自學速度遠遠超過了老師的教學速度,為了不浪費時間,林知言便又選修了跟製藥相關的生物和化學兩個專業。

作為同修三個專業,且每個專業的成績都名列前茅的大神級人物,林知言的大名很快就在首都醫科大學傳了開來。

不過大家都在悶頭學習,在驚詫稀奇了一段時間後,這事兒倒也沒多少人繼續關注。

同學們都沉浸在學習中,無人分神,醫科大學的老師們卻是已經將林知言列入了學校重點培養名單。

國內的醫藥研究工作,在過去的三十年裡雖然有了一定的進步,但跟國外比起來還是有著不小差距的。

再加上先前十年的耽擱,這種差距如今還在進一步擴大。

如今好不容易發現了一個在製藥上非常有天賦的學生,他們這些老師自然當成了寶貝般。

隻是在興奮發現天才的同時,老師們的心裡也不免有些糾結。

國內畢竟才剛恢復高考不久,現在不管是教學師資力量,還是製藥研究的實驗設備,都要差了國外一大截。

手裡有著天才學生,他們卻生怕自己一個培養不好,再耽擱了對方的成長。

近期跟阿美莉卡建交,國內推出的那個跟阿美莉卡高校交換生的項目,他們醫科大學也爭取到了兩個名額。

這會兒對這兩個名額該如何分配,老師們之間就有著不小的分歧。

究竟要不要將林知言也加入交換生名單,成了眾人爭議的焦點。

隨著上麵政策的鬆動,國內跟國外的接觸漸漸密切起來。

國內的生活條件和國外差距很大的殘酷現實,也慢慢展現在了國人麵前。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原先堅定的信念動搖,開始心慕西方國家的先進和發達,渴望找到門路去往國外。

隨著交換生的消息傳開,就連他們學校裡不少學生都開始人心浮動,上躥下跳的竭力爭取這兩個名額。

這些學生為了爭取交換生名額,表現的越是積極,老師們就越是擔心。

老師們非常看重林知言在製藥上的天賦,自然是希望他能受到更好的培養。

如今再沒有什麼是比去國外的頂尖大學做交換生,接觸最新的醫學前沿資料,跟隨國外醫學領域的大佬們學習更好的培養了。

隻是越是看重林知言,老師們就越是舍不得將林知言加入交換生名單。

生怕林知言也會跟那些心慕國外發達的年輕人一樣,萬一去了國外後,被資本主義的腐朽生活迷花了眼,不打算再回來了可怎麼辦?

隻是不讓他出去見一見更廣闊的世界,了解最先進的醫學前沿,隻悶頭在國內閉門鑽研,豈不是耽誤了他?

老師們的糾結和復雜,林知言是不清楚的。

日子依舊在林知言於教室、宿舍還有圖書館三點一線中快速劃過。

首都醫科大學的校長在默默觀察了林知言一段時間後,發現他是個十分耐得住寂寞,且很有老一輩革命家作風的年輕人,心中頓時對林知言有了不少好感。

從林知言平日裡的言行舉止中,對林知言的思想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確定林知言是個十分堅定的愛國青年。

校長便出麵打斷了老師們的爭議,直接拍板做主,將林知言加入了交換生名單。

校長一生閱人無數,堅信自己這回也沒有看走眼。

林知言就算去了國外,也不會被那裡的繁華發達迷住眼。

不過為了進一步確定,在交換生名單公布之前,校長還是親自跟林知言見麵,進行了一番交談。

正是從這次的交談中,校長才對林知言徹底放心。

因為他十分驚奇的發現,眼前這個年輕學生,對他們歷經磨難的祖國的信心,竟是比他還要充足。

對方堅信他們親愛的祖國要不了多久,就會徹底騰飛,化身巨龍。

對上林知言滿是堅定的眼神,年紀一大把的校長也不禁有些動容。

這樣美好的期待,校長當然也有,不過他卻不像林知言這樣信心十足。

他們國家想要發展富裕起來,甚至有朝一日比肩西方,這裡頭碰到的困難將會有多少,他可太知道了。

有時候對國內跟國外的差距了解的越多,人的信心就越會動搖,他們真有趕上西方的一天嗎?

校長不知道,等林知言將來去了國外,親眼目睹了西方的先進發達後,還會不會像現在這樣對自己的國家充滿信心。

但至少在此時此刻,他是立誌為了祖國醫藥事業的發展而去國外當交換生的。

而不是像其他學生那樣,隻是打算將交換生這個身份當做去往國外發展的踏板。

對去國外當交換生一事,林知言自是無可無不可。

能去外國接觸最先進的前沿醫學,當然最好不過。

就算最後去不成,大不了就自己更努力些,他們總會有趕上西方的一天。

至於老師們擔心他會被西方的發達迷花了眼,一去不回的事,林知言隻能說老師多心了。

且不說他對這個國家的感情,在歷經幾個世界後已經愈發深厚,無法輕易割舍。

作為對時代脈搏會如何跳動最清楚不過的人,他更不會放棄自己的國家,改投他國。

想到後世那些在這個年代放棄了國內的一切跑到國外,投奔美好生活而去,最後卻隻能端盤子洗碗的人,林知言就覺得格外的諷刺。

等那些人在國外努力奮鬥了幾十年,終於決定衣錦還鄉時,回頭卻發現當初自己放棄的祖國經濟已經騰飛。

以前的老鄰居甚至因為房子拆遷,變得比他們還富裕有錢,還有什麼比這個更荒誕滑稽。

隻是這個年頭,一心投奔國外,心慕阿美莉卡燈塔才是主流。

他這樣的國家堅定擁護者和支持者,反倒成了別人眼裡的異類。

既然喚不醒這些思想已然變質的人,林知言便不準備多費口舌。

他們國家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

這些人的心既然已經不在國內,強留也無用。

留在國內,說不定這些人還要搞事兒,倒不如任他們尋找門路出去。

反正將來後悔的,肯定不會是留在國內的人。

得知林知言已經提前拿到了一個交換生名額,某些有意向通過交換生身份去往國外的學生,雖然有點不高興,卻也不好開口反對。

畢竟林知言不管是學習,還是其他方麵,都要比他們出色的多。

他們實在是跟這樣的大神比不過,便不好挑刺。

但對於剩下的一個交換生名額,學生間的爭奪卻越發激烈起來,差點就鬥成了烏雞眼。

因此而產生的狗屁倒灶的事,更是數不勝數。

好在學校領導及時出麵,劃定了選人範圍,並且很快敲定了最終人選,事情才平息下來。

被選中的學生不僅要成績優秀,還要通過組織的思想審查。

但凡思想傾向有問題的,都不能入選。

畢竟第一批交換生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臉麵。

萬一這些交換生去了國外待上一兩年,全都不願回來了,他們國家的臉到時候豈不是要丟到國外去了?

雖說不能保證百分百的將人帶回來,至少也得保住大半,因此選人的思想審查就非常重要。

爭奪交換生名額的事,當然不是醫科大學獨有。

張雅之和孟子良所在的首都大學,更是重中之重的重災區。

聽說林知言已經拿到了交換生名額,張雅之和孟子良不免有些羨慕,卻也知道首都大學的那些名額沒有他們的份兒。

他們二人並不是天賦型的學習選手,當初能考上首都大學,靠的也不過是提前兩三年復習,比其他人做了更多的準備罷了。

等進入首都大學後,二人才發現國內的天才何其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在下IGadc,替shy哥抗塔 世界崩壞後我又回來了(快穿) 我拿穩了大佬的白月光劇本 每次做夢都在拯救偏執大佬 蓋世巨星 我有一個混沌壺 創世:我的超凡生物流水線 重返2000:大國機長 駙馬每天都在捂馬甲 去他丫的王妃,老娘要嫁病嬌九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