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折算成藥材吧(1 / 2)

加入書籤

古代以農為本,蒙恬貴為大將軍,這農業基本常識他還是知道的。

「若草地上撒了大量海鹽,草很快就會枯萎。接下來數十年,都無法再種植。簡單來說,就是寸草不生。」

林風笑道:「接下來怎麼做?還用我再教你嗎?」

蒙恬贊道:「林先生真是奇才!在下佩服!隻消在草原上大量撒海鹽,持續不斷,用不了幾代人,就可以將整個草原變成不毛之地。匈奴人沒了草原可以放牧,隻有投降或者遠走他鄉一途。好一招釜底抽薪!高明!」

林風嘆道:「這種絕戶計有傷天和,用不用,蒙大將軍,你自己決定。你若使用這絕戶計,須野外交戰占據優勢,否則,出不了長城,談何往草原上撒海鹽。」

蒙恬道:「我從不擔心我打不過匈奴人,我隻擔心他們來去如風,打得贏他們,卻留不下他們。」

林風道:「即便你打得贏他們,但一旦使用這計策,匈奴人必然不會坐視不理。匈奴人哪怕拚死,也會阻止你。匈奴人天生擅長騎射,遠勝大秦鐵騎,若他們有拚死之心,勢必會讓大秦鐵騎損失慘重。」

蒙恬毫不在意,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若能消滅匈奴人,讓子孫後代一勞永逸,戰士們亦死得其所。拚人口,匈奴肯定沒有我們大秦人多。」

林風搖搖頭,「這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為我所不取。我大秦兒郎騎射雖然比不過匈奴人,但可以通過裝備,來彌補其中的差距。我教你幾樣東西,可以助你。」

林風將馬鞍、馬鐙和馬蹄鐵詳細描述一番。

馬鞍是馬具之一,用包著皮革的木框做成,內塞軟物。形狀做成適合騎者臀部,前後均凸起。兩頭高,中間低。它放在馬匹背上供人騎坐。

馬鐙是一對掛在馬鞍兩邊的腳踏,供騎馬人在上馬時和騎乘時用來踏腳的馬具。馬鐙的作用不僅是幫助人上馬,更主要的是在騎行時支撐騎馬者的雙腳,以便最大限度地發揮騎馬的優勢,同時又能有效地保護騎馬人的安全。雙邊馬鐙解放騎乘者的雙手,它的出現,可以讓騎射變得簡單十倍不止。

馬鞍和馬鐙是軍事中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在沒有鞍鐙的時代,人們需要騎跨於裸馬的背上,僅靠抓住韁繩或馬鬃並用腿夾緊馬腹使自己在馬匹飛馳的時候不致摔落。但這種方式是很不可靠的,首先是長時間騎馬容易疲勞,同時在奔跑的馬背上也難以有效地使用弓箭,而在近戰中,騎手無法隨心所欲地使用刀劍和長矛,劈砍或刺殺落空、雙方兵刃的撞擊等都隨時會令騎手從馬上滑下。因此的訓練難度極大,規模難以成型,戰鬥力也堪憂。

馬蹄鐵,又稱馬掌,是馬、牛等牲口裝釘在蹄上的鐵製蹄型物。馬的蹄子有兩層構成,和地接觸的一層是一層大約2-3厘米厚的堅硬的角質,上麵一層是活體角質。馬蹄和地麵接觸,受地麵的摩擦,積水的腐蝕,會很快的脫落,釘馬掌主要是為了延緩馬蹄的磨損。馬蹄鐵的使用不僅保護了馬蹄,還使馬蹄更堅實地抓牢地麵,對騎乘和駕車都很有利。

蒙恬聽完之後,簡直大喜過望。他萬分慶幸,還好聽了扶蘇的話,前來尋找林風了。不愧是大賢,困擾他多年的匈奴問題,終於有希望解決了。

身為大將軍,蒙恬也是軍事大家,他自然知道馬鞍、馬鐙和馬蹄鐵的重大意義。

有了馬鞍、馬鐙和馬蹄鐵,蒙恬有把握訓練出一支強大的騎兵,超越以往任何一個時代。大秦鐵騎本就厲害,如今更是如虎添翼,不說吊打匈奴騎兵,跟匈奴騎兵對戰,占據絕對優勢沒有問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我在神奈川加載青春失格遊戲 從流星街走出的獵人 亮劍之智將丁偉 木葉警衛最強自律隊長 LOL:五年替補,一戰封神! 海賊:我的腦內危險選項 我能看到生死簿 從凡人開始穿越 人在奧特:我的相親對象居間惠 地球基因集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