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2章 全氣候農業研究所(2 / 2)

加入書籤

畢竟大領導,要忙得事情還很多,也不可能花太多時間在這裡跟陳誠聊天。

後麵的參觀自然是趙峰他們的事了,陳誠在跟農業部工作人員相互留了聯係方式後,返回了實驗室。

大豆根瘤菌的研究正在攻關階段,而且現在情勢緊急了起來,所以他得加快研究進度。

先搞定大豆根瘤菌的改良。

經過之前的研究,他的初步打算是將根瘤菌改良得能夠在大豆的豎莖和枝乾上都能共生存活,以增加根瘤菌在大豆植株內的含量,從而提高大豆的氮吸收能力,實現種植經濟性。

說乾就乾。

陳誠調出係統,直接開始模擬把根瘤菌植入大豆的枝乾和豎莖上。

超級計算機再設置好了模擬狀態後,從大豆幼苗開始植入了根瘤菌。

陳誠懷著激動的心情,緊緊地盯著眼前的虛擬3D圖像。

在模擬進行到三十幾秒後,係統發出了警報聲。

【模擬失敗】

陳誠沒詢問原因,因為他親眼看見,那株大豆苗,在長到分支期後,突然從土壤上的根莖部位折斷了。

大豆的一生要經歷種子萌發、出苗、幼苗生長、分枝、開花、結莢、鼓粒、成熟等過程,可分為6個生育時期。生長期依據品種的不同差異很大,從60天到100天不等。

分枝期隻算是大豆植株才剛剛成年,還沒到開花結果階段。

這麼早就夭折了,是陳誠沒有想到的。

在對模擬的植株進行了簡單的查看後,陳誠發現了原因。

原因並不復雜。在大豆豎莖等部位植入根瘤菌後,也順利地實現了根瘤菌的繁殖發育,順利在大豆植株的豎莖部位長出了大小不一的根瘤。

陳誠點開數據,發現大豆植株的固氮能力提升了70%以上,效果是很明顯的。

但缺點也很明顯,根瘤菌影響了大豆植株的豎莖承載能力,大豆植株發育成熟後,上麵體重過大,加上還有風雨等力的作用,它便折斷了。

陳誠又試了幾個豎莖粗壯的大豆品種,雖然抗折斷能力有所上升,但都倒在了結莢、鼓粒、成熟這些過程裡麵。

隨著植株的重量增加,折斷的概率隨之提升。

更不用說如果再增加百分之幾十的產量,估計因為風雨折斷減產的風險會更大。

陳誠皺了皺眉,放棄了這個方向的嘗試。

排除了這個思路,陳誠的想法又回到了大豆的根莖部位。

「能不能讓大豆的根莖更發達,那樣根瘤菌的可共生區域也照樣增加?」

陳誠胡亂地想。

這也不完全能叫做『胡亂』,用文學說法這叫『頭腦風暴』。

從各個方麵去探索可行性。

陳誠沒有去想改良大豆豎莖,讓它長得更粗壯,是因為明顯豎莖便粗,消耗的能量更多。

這不利於後期果實的營養物質積累。

而發達的根係,不僅能提供更多根瘤菌共生的區域,更能為植株提供更多營養物質。

一進一出,這兩者區別是很大的。

所以陳誠決定下一個方向是改良大豆根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漫威:從實驗體開始 遮天之凡體崛起 離婚後,她帶著縮小版大佬鬧翻全球 我在修仙界當邪神眷屬 成仙從拍攝白蛇傳開始 精靈入侵,我直播旅行振興道館 我的養成係噩夢 短跑之王:開局滿級起跑天賦 華娛另類導演 從戰狼開始的無限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