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諸城(1 / 2)

加入書籤

改革開放之後,那些勇於突破的典範往往誕生於兩種截然不同的區域,第一種是特區這種地處沿海、和外界溝通比較方便的地方,看到了外麵的優點,然後開始嘗試著進行模彷。

另一種則正好相反,以義烏為代表的地區由於交通不便、資源貴乏、當地人生活困難,不得不嘗試著走新路,這些地方以現如今的交通和信息傳遞速度,上級往往要等到變革出現之後才覺察到。

而諸城出現的這場變革則更接近後者,諸城位於山東半島東南部,泰沂山脈與膠濰平原交界處,幾年前剛剛晉升為地級市,直屬SD省,由WF市代管,地理位置相對偏僻,交通也頗為不便。

由於歷史原因,諸城擁有一百五十家市屬國營企業,這些企業在過去競爭尚不激烈的時候還能生存,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鄉鎮企業的活躍,這些在技術、管理等方麵都存在重大缺陷的企業漸漸就活不下去了。

李新旺坐在副駕駛上,回頭向李未介紹著諸城的情況,「這位新來的領導非常年輕,今年才三十五歲,不過工作經驗非常豐富,而且很有想法,他到任之後,先對全市的國營企業進行了一番扌莫底,調查結果觸目驚心。」

「全市一共一百五十家國營企業,其中一百零三家明裡暗裡都存在虧損,有的甚至完全依靠銀行貸款和上級撥款維持,基本上已經失去了自我造血的能力!」跟著李未乾了這麼多年,李新旺也在不停地進步,做起報告來已經有模有樣了。

「其實放眼全國,類似這樣的地方可不止諸城一個,以前國企改革一改就靈,現在麼,這辦法已經不管用了!」李未評價道。

最早的時候,市場競爭還不是很激烈,依舊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隻需要簡單地強調下管理、稍微改進下技術,這些國營企業就能煥然一新,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比如被馬勝利承包後的SJZ造紙廠,再比如步鑫生的海鹽襯衫廠,這些都是名動一時的改革典範。

現在為啥不行了呢?一來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了,二來改革不是吃一顆就管一輩子的萬能藥,不管國營企業也好、鄉鎮企業也罷,都必須根據市場的變化隨時進行調整,隻要慢上一步,或許就跟不上了。

而要做到隨時調整,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你要擁有自主權,能自己說了算;第二則要有能力,要具備敏銳地洞察力、及時了解市場變化、並判斷出市場未來會向什麼方向發展,還要有高深的管理能力,能夠調動企業向正確的方向前進,唯有如此才能在競爭中不至於被拋棄。

然而遺憾的是,不管馬勝利也好,步鑫生也罷,都不具備這兩個條件,首先他們雖然有一定自主權,但還是得聽上級的,要是他們的判斷和上級的判斷不一致,最後還是得聽上級的,沒辦法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更深入的改革。

其次他們的能力也相對有限,他們都是草莽英雄,在市場混亂的時候可以憑借三板斧殺出一條血路來,但是隨著時間的變化,那些競爭對手一個個都換了更先進的武器,他們手裡還拿的是斧頭,遇到對手的加特林,那肯定是打不過的。

所以改革要繼續,就必須麵對產權問題,魯冠球為啥發展的比馬勝利、步鑫生好呢?就是因為他很早就注意到了產權的重要性,所以早早地開始布局,一步步拿到了萬向的所有權,擺脫了上級的掣肘,同時他的個人能力也比馬勝利和步鑫生優秀,萬向才發展成了現在的樣子。

估計陳光也是看到了這一點,就算他有能力,能夠幫助幾家國營企業扭虧為盈,但整個諸城可是有一百五十家國營企業,那怕把他累死,也沒辦法讓所有企業都喘過氣來,更何況他很清楚,他也沒這個能力。

不光是他,就現在這些國營企業的管理層也大多都缺乏這種能力,他們都是計劃經濟時代培養出來的管理者,到現在已經不適應市場經濟的環境了,一旦遇到問題,他們的辦法往往隻有一個,那就是向上級求援訴苦,希望上級能幫他們解決問題,被求的多了,陳光實在是煩不勝煩。

根據他的調查,他覺得這些國有企業之所以虧損,是因為「企業產權關係不明晰,利益關係不直接」,簡單的來說就是這些企業做好做壞都有上級兜底,而且乾好乾壞對這些企業的管理層也沒啥區別,乾好了頂多是稍微多點獎金,乾壞了也不會扣工資,反倒是搞改革容易被人舉報,從而丟掉現在的職位,於是這些企業管理者會做出什麼選擇也就不難判斷了。

麵對這樣棘手的問題,陳光一時也找不到好辦法,直到他看到了一份中央文件,這份文件是評點特區出現的改革的,特區從去年開始將一些企業出售給外商,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有人反映到中央,中央也給出了評價,支持這種改革,同時還進行了擴展,「國有小型企業可以出租或者出售給集體或個人經營」。

這句話讓陳光豁然開朗,現在困擾他的問題是諸城的國有企業產權不明晰、利益不直接,那麼直接把企業賣了不就解決了?企業歸了集體或者私人,就和市裡沒關係了,產權就清晰了,他們就能放開手腳大刀闊斧地改革,同時利益關係也發生了變化,乾得好可就落到自己口袋裡了,這樣還怕他們不用心?

「第一個拿出來當試點的是電機廠,電機廠原本有270萬總資產、277名工人,之前經營非常困難,市裡麵最開始想的辦法是由市裡麵控股百分之五十一,剩下的百分之四十九由職工買斷!」李新旺繼續給李未介紹情況。

「最後陳市長說,要改就改徹底點,全部都由職工買斷算了!最終方案定下來的時候改成了九個廠領導每人出四萬塊,二十多中層乾部每人出兩萬,普通職工每人六千,電機廠就徹底賣給了這些職工!」

「新公司成立的大會上,他講了一番話,『從今天起,咱們兩家的關係是你注冊我登記,你掙錢我收稅,你發財我高興,你違法我查處,你破產我同情;同情歸同情,但政府不能再一切包圓兒都把你們養起來,隻能通過社會保障幫你們解決困難』」

「這個辦法也隻能暫時解決問題,實際上產權還是不清楚,遇到問題的時候到底是一人一票還是按照出資分配投票權?而且退出機製又是怎麼樣的?要是不搞清楚,電機廠肯定會鬧起來!」李未不看好這個方案。

「從表麵上看,工人雖然除了錢,股份也有他們一份,但是他們沒有行使股東權力的能力,不管一人一票也好,還是按照出資分配也罷,工人都是一個個零散的個體,很難保障自己的權益!」散戶你還想和大股東鬥?這不是扯澹麼?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我就是富二代! 從逆練辟邪開始 諸天:從四合院治禽開始 重生1983:回到妻女死亡那天 我的動漫之王物語果然沒問題 遊戲王降臨全球 反派:從舔狗開始逆襲 女配超強卻拿了戀愛腦劇本 人在吞噬星空,剛加入聊天群 同時穿越了諸天萬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