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火腿腸大戰(1 / 2)

加入書籤

結束了在楊淩的演講,李未便和焦高亮一起來到來陽,在玉米地裡找到了李登海,盡管焦高亮是留洋博士,李登海隻不過是初中文憑而已,但在聽說李登海的事跡和成就後,焦高亮見了他也是一口一個李老師的。

然後拿出顆粒狀的樣品給李登海介紹,「李老師,我先給您介紹下這款專門針對玉米開發的緩釋肥,其原料包括大顆粒尿素,用來提高玉米生長所需的氮肥;聚氨酯包膜尿素,主要作用是提供後期所需的氮肥;磷酸二銨,主要作用是能長時間提供磷肥;氯化鉀,主要作用是長時間提供鉀肥;另外還有鋅、硼、鈣、鎂等玉米生產必須的微量元素。」

「嗯,你們這個配方很科學、很合理。」李登海搞了這麼久玉米育種,對玉米生長過程中究竟需要那些營養物質清楚地很,但是他對緩釋肥還是不夠了解,「其它肥料裡麵也有這些東西,你們這個肥料有啥不同,還有為啥要做成這個樣子?外麵包的這一層起啥作用?」

「普通化肥促生長物質釋放的時間和玉米生長周期並不一致,玉米後期營養就會斷層,會不同程度的影響玉米產量,輕則三五十斤,嚴重的可能減產一二百斤;而我們的緩釋肥長效因子的釋放時間在90-100天以上,和玉米生長周期基本一致,可以保證持續地營養物質供給,讓玉米在整個生長周期都能得到營養物質的幫助,從而達到提高產量的目的。」

「至於外麵這層薄膜,就是延緩肥料中長效因子釋放時間的!這就好比直接把一桶水澆到地裡,過不了多久就會蒸發乾淨,而在玉米根部放個小滴壺,同樣多的水,卻可以多用一些時間一樣!」焦高亮打了一個相當形象的比方。

李登海一下就聽懂了,「這個辦法確實好!就是價格太貴了,農民還用不起啊!用你們化肥雖然可以提高產量,但就算是把增加的那些產量都賣了,還是抵不過買化肥的錢!」

「這個不要緊,任何新產品剛出來的時候,成本都會很高,等過一段時間,隨著技術的發展,成本就慢慢降下來了!咱們先劃幾塊試驗田出來,試試緩釋肥的效果,看看到底能不能增產,增產的話又能提高多少產量!等將來成本降到足夠低的時候,再賣給普通農民!」李未說道。

這麼做有兩個好處,既可以檢驗緩釋肥的效果,又能提高玉米良種的產量!現如今緩釋肥的價格對普通種植戶來說確實高,但種子賣的肯定比普通玉米貴,這麼算的話,還是有利可圖的。

「你說得對,那就買一批吧!對了,焦老師準備在來陽待多久?我還有好些關於化肥的問題想向焦老師請教呢!」焦高亮稱呼李登海為老師,而李登海在聽說他是留洋博士後,同樣一口一個老師的,這倆人彼此之間的稱呼聽起來是既有趣又讓人尊敬,而這種尊敬來源於他們對科學的重視。

「既然李老師都開口了,那焦老師你就多待幾天吧。」李未還要去魯花廠看看情況,所以不急著走。

「好,我在歐洲的時候,也喜歡去種植園,和化肥的使用者進行交流,向他們學習才能更好地改進肥料配方,現在遇到李老師這樣的專家,肯定是要多多請教的!」焦高亮也有同樣的想法。

因為要交流,所以晚上沒多喝酒,吃完飯他們仨便找了個地方,泡上茶慢慢聊了起來,聊著聊著,焦高亮和李登海就同時感到幾分驚訝,焦高亮以前隻知道李未在化肥領域頗有見解,沒想到他對育種也很熟悉;李登海則是剛好相反,他之前和李未交流過很多次玉米育種方麵的事兒,現在聽他說起化肥來也頭頭是道。

「你這些東西都是從哪兒學的?中原農學院肯定教不出來!」焦高亮和李登海幾乎同時發問。

「學校打了些底子,後來慢慢自學了些,既然要搞化肥、搞玉米良種,不多了解點相關知識怎麼行?」李未打著哈哈。

李登海長期待在國內,對國外的情況了解比較少,還以為李未這些知識是從國外期刊上看到的,也就不再糾結。

焦高亮可不一樣,他現在就身處國外,還是在前沿公司裡麵搞研究的,緩釋肥領域有啥風吹草動他都清楚,但李未剛才拋出的幾個觀點他還是沒聽說過,自然不相信李未這番說辭。

然而人家畢竟是老板,他也不好繼續追根問底,隻好接著剛才的話題,繼續詢問某些關鍵點,聽完後感覺頗有啟發,「等這次在國內的任務完成後,我就回歐洲,開始著手進行相關實驗,感覺您說的這幾個點確實很有希望,說不定明年再來看李老師的時候,就能帶上效果更好、成本更低的緩釋肥樣品了。」

「那我可就等著了!」李登海對更好的肥料也有極其迫切的需求,因為這可以讓他更快培育出更好的種子。

第二天,李未把焦高亮丟到李登海這兒,自己則去了魯花廠,自從小包裝魯花花生油上市後,很快就受到了中高端客戶的歡迎,這種歡迎可不隻是來源於電視上的廣告,還有創新的包裝方式。

更因為魯花的花生油確實好,采用5S物理榨油技術生產出來的花生油不僅香味濃鬱,還不會產生大量的油煙,所以盡管魯花的花生油售價比普通散裝花生油跪不少,那些購買能力比較強的消費者還是更願意買他們的花生油。

而且對外出口也很順利,短短不到一年時間,魯花就成為來陽排名第一的出口大戶,為當地賺取大量外匯,受到了上級多次表彰。

「現在我們的庫房幾乎都沒派上用場,花生油還沒生產出來呢,外麵就有大貨車排隊等著拉!這些車有青島的、濟南的、京城的、上海的甚至連去廣州、特區的都有。」孫孟全驕傲地給李未介紹道。

買去廣州和特區的花生油可不是全程走陸路,而是先拉到青島碼頭,然後裝上貨船運到南邊。

「廣州和特區那邊尤其要注意,北方市場現在還沒有同類型的產品,而南邊就不一樣了,益海嘉裡的金龍魚油同樣使用了小包裝設計,而且人家早就在廣東賣食用油了,消費者都信得過他們,眼下買的要比我們好!」李未提醒道。

「我現在也想多買點,但是廠子就這麼大,就這麼幾條生產線,實在是供不應求啊!」孫孟全乘機訴起苦來,光靠諸城、來陽兩家榨油廠,又能生產多少花生油?完全沒辦法和益海嘉裡比。

李未等的就是這個,「我可以投錢購買設備、擴大生產線,隻要魯花有這個需要,我就會盡全力提供支持。」

當然,支持也不是沒有任何代價的,現如今孫孟全和他的老兄弟們在魯花還有不少股份,追加投資肯定會稀釋他們的股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我就是富二代! 從逆練辟邪開始 諸天:從四合院治禽開始 重生1983:回到妻女死亡那天 我的動漫之王物語果然沒問題 遊戲王降臨全球 反派:從舔狗開始逆襲 女配超強卻拿了戀愛腦劇本 人在吞噬星空,剛加入聊天群 同時穿越了諸天萬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