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果然!這小子記仇!(1 / 2)

加入書籤

荀或以及戲誌才等人自然是奇怪。

他變了。

誌向太遠大了。

竟然此等大勝都不放在心上,反而要立刻議事,如此明主,比之袁紹強得太多。

荀或本是袁紹麾下,但看透局勢,深知袁紹不可為天下雄主,又有意立劉虞為另一個天子。

妄圖西邊一個漢,東邊一個漢。

是以棄之回鄉,投奔曹操。

現在看來,這選擇絕沒有錯。

奇怪的就是,晚宴還沒開始。

美味佳餚,陳酒甜點就撤去了,而後換上了公文書簡,各地陳情之信等。

至於人員擢升,官員任免,這些在數日之前荀或早已經推舉了合適的人選。

曹操一一查閱,不覺有任何問題,這些月,荀或在後方不斷搜尋查訪,廣招賢才,得了不少真正有才學之人。

足以分派左右。

此事倒是無需他擔憂。

可真正讓曹操想要商議的,乃是徐州之事。

徐州內部即將遭逢大變,這是荀瀟在信中曾說過的信息。

並且,曹操的明探暗探確實已經打探到了此時在小沛附近的狀況。

駐軍此處的闕宣,乃是陶謙麾下將軍,在本月,陶謙得到了長安天子的詔書,為徐州牧。

行州牧之職。

誠然,陶謙早就已經是州牧了,這一封詔書也不過是為其正名,名正言順的統帥徐州諸地罷了。

但有這一封詔書,士族便不得不承認,百姓也會更為歸附,這是共識。

在此等情況下,闕宣篡漢造反,恐怕耐人尋味,難道是自認功高,沒有得到足夠的封賞嗎?

「年關之後,南部賊寇,自當要剿滅,但徐州一側也不可不防。」

曹操深吸了一口氣,擺出言歸正傳的神態,早已忘卻了方才的窘迫。

既然要商議,那就真正商議出一個結果來才是。

「袁術氣勢洶洶來攻我兗州時,他一封書信沒有,並且不曾接受我求援,甚至還送了不少禮物給袁術,親和南陽袁軍。」

「既不表示支持我,也不出兵支持袁術,坐山觀虎鬥,其心可懼也。」

曹操一言,讓不少人都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實際上現在周圍的局勢並非已經穩固在手,若是要一口氣領豫州的話。

兵力不夠。

守不住這麼大的地盤,這也是因為董卓挾天子西遷之後,中原諸多諸侯的兵力實力都強。

估計明年一整年,都要向徐州動兵。

「在下認為,陶謙在徐州頗有威望,平賊之後,民心穩固,不會輕易受棄,若是要打,需師出有名。」

戲誌才輕撫胡須,澹然而說。

荀攸笑道:「軍師所言極是,不過陶謙治徐自然有他的策略,兵法雲攻心為上,須知其治徐之策。」

「陶謙本不是徐州人,領丹陽兵而入徐州,除賊之後,可得徐州當地士族支持,並且聯合商賈,以開市屯田,治理百姓,這一兩年內,所獲頗豐,方得天子親自委任其州牧。」

「州牧者,以名望服眾,以兵力立威。」

「士人與百姓,多歸附,可見陶謙並非是尋常凡夫俗子,自有手段,若是可知曉此節,方有機會。」

這一番緣由,許多人都不甚了解,隻是知道陶謙的名望,具體事跡,這年代哪裡有人去專門為他寫傳記呢?

自然隻有熟悉的人才知曉。

哪怕是曹操,對陶謙的知曉都是風評多於事跡,至於他以往一些奇聞逸事,那就更加不知道了。

正因這話極其有道理,才讓正堂上稍微安靜了下來,一時間不知從何說起。

這裡可沒有徐州來的謀士。

各地謀士,之所以人才輩出,主要體現在「地利」這一點上。

他們知曉當地地形,不為人知的行軍小道,或者是本地的行政之策等等……

所以地位不一。

比如有些人在中原為政可以推行仁德治富庶,但若是去了遼東就必須要當地之謀臣來出謀劃策,否則光是行軍路途都找不好,被人玩得團團轉。

沉默到此,忽然傳來了一聲感嘆。

「怪不得啊……」

「嗯?」

曹操,荀或等人都尋聲望去,看到在末尾席位端坐著的荀瀟彷佛想起了什麼。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治愈 戀愛可以,讓我花錢 我的精靈訓練家模擬器 我的軍火商人生涯 全民領主:我的爆率百分百 瞎子劍仙,蜀山觀像三百年 諸天:從西紅柿首富開始穿梭萬界 大明嫡子 開局被始皇問斬怎麼辦? 聖庭時代,開局推演神話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