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山河之固在於德(1 / 2)

加入書籤

數日之後,徐州。

曹軍接連攻城,在多次之後逐漸耗光了城門守軍的耐心與餘力。

甚至城內的百姓,也漸漸怨聲載道。

而陶謙,遠還沒有拉著全城百姓一起陪葬來抵擋曹操大軍攻伐的勇氣,畢竟這是他最後一條遮羞褲了。

不知多少個夜晚,陶謙始終在想著以百姓為盾,守此城門,若是如此曹操會做何選擇?

他是否真的敢繼續攻城?讓當地百姓身死城門之上。

但他不敢。

真這麼敢,倒的確是可以威脅到曹操立下的仁德之名,可真如此,首先倒下的肯定是自己。

麾下不知多少文武要離他而去。

特別是……

在昨夜。

陶謙以為曹操撤軍,定然是兗州之後出現了內亂,他必須要去援助。

於是特意讓探哨出城,前去查探曹營景況,發現曹操大營已經空虛,並且派遣重兵將通往小沛的各處要道全部死守。

是以陶謙頓時明白。

這消息恐怕是真的。

有很多人都極有可能對兗州動手,除卻北方袁紹之外,南方袁術等兄弟,都不可能坐視曹操壯大。

是以他在商議之後,決定抓住這為數不多的機會,乾擾曹操回軍之速度,不能讓他回到兗州。

於是派遣大軍,分兩路攻打關卡要道,果真。

曹軍隻是死守,不曾有援軍,四周也沒有伏兵。

知曉如此結果,陶謙更加是篤定,曹操必然是要盡快返回兗州。

必然是兗州之內,出了什麼大亂子!

於是他將兵馬逐漸增多,要加快攻破這兩路關卡的曹軍守軍。

好不容易廝殺數個時辰,攻破了關口,騎兵快速沖去追逐。

結果就在關後中了埋伏。

然後騎兵再也沒有回來。

陶謙心裡登時就算了一筆帳。

一騎兵之花銷,在徐州之地,幾乎是要花費二十,乃至三十步卒的耗費。

畢竟,要養馬,要軍備,還要花費心思去日夜操練。

而他丹陽部署裡麵的騎兵,更加是多年帶在身邊的心腹精銳。

一下,就損失了兩隻騎軍。

足足三千餘人。

還有數千步卒,最重要的是,軍心已經離散,麾下丹陽兵哪怕是曹豹也不可震懾,人心惶惶。

不少人都已然是疲態盡露。

「如之奈何啊……」

這一敗,敗得陶謙心氣頓時全無。

直到被曹軍伏擊,重創追兵,已經崩潰無法前行半步,又不得後退逃脫不出的瞬間。

陶謙才明白這就是曹操的計策。

以死士守關口要寨,引誘自己帶兵前去,便是要讓徐州兵馬從城內之中出來。

以此重創。

如今此消彼長之下。

……

在徐州內城之中。

孫氏的府邸之內。

於內堂之中深夜燃燈,微光照耀房內,可見兩道身影。

乃是劉備與孫乾。

孫乾自那日見得劉備之後,就知曉此人非是尋常人等,直到今日,才找到機會邀請他到家中來一敘。

如今夜已經深了,但兩人依舊沒有睡意。

劉備一襲淺綠色布袍,諸多髒汙,很是樸素。

頭戴冠冕,坐得頗為端正,神情平靜。

「君所言,我大致已明了。」

劉備淺笑道:「就是說,君打算助我奪得徐州,抵抗曹操,若是可擊潰之,日後便能得一地盤,在亂世稱雄。」

「不錯!」

孫乾生得俊朗,胡須打理得很是整潔,而且說話自有儒生氣息,口才不亞於簡雍。

隻是氣質上,與簡雍屬截然不同。

他深鞠一躬,再次請茶推到劉備麵前,繼續說道:「早聽聞玄德公在平原時,仁政愛民,善於征戰,平賊無數。」

「若是徐州可得明公提領,乃是百姓之福也。」

「在下,本就是徐州之中商賈庶人,本是青州北海人士,前幾年家鄉蒙難,賊寇諸多,聽聞君在青州平賊,功勞甚高,是以傾心已久。」

「若是明公取徐州,在下一定相助,至少糜氏,孫氏兩家自會歸順明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治愈 戀愛可以,讓我花錢 我的精靈訓練家模擬器 我的軍火商人生涯 全民領主:我的爆率百分百 瞎子劍仙,蜀山觀像三百年 諸天:從西紅柿首富開始穿梭萬界 大明嫡子 開局被始皇問斬怎麼辦? 聖庭時代,開局推演神話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