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任免(2 / 2)

加入書籤

有高歡這位好父親當榜樣,他要還信所謂盟誓,隻怕也不用麻煩廚子動手了。

但源子恭與梁人豐富的交戰經驗確實是他所需要的,一番禮賢下士的表演後,源子恭就此投入高澄麾下。

與此同時,段韶率領的步卒與家卷終於到了洛陽。

還好發了一筆橫財,平白得了許多莊園,足夠將來安置三萬將士的家卷。

高澄忙著在河南各州郡揀選精銳充作京畿守軍,高歡也接到了婁昭、高乾、高隆之等人的來信。

在得知爾朱英娥在穩定洛陽起到的作用後,高歡對當初勸阻他迎娶爾朱英娥,反而為高澄牽線的孫騰橫豎看不順眼。

孫騰自知理虧,小心侍奉的同時,也想著將功補過,為高歡做媒。

爾朱氏亂政多年,自河陰之變起,北魏最不缺的就是寡居在家的美艷婦人。

孫騰也隻能暗自感慨,高家父子在這個時代,果然是得天獨厚。

這段期間,高歡又接到了高澄的書信。

元修、元寶炬、元欣等人逃入關西,高歡對此置若罔聞,三個無權宗王而已,那值得他費心。

可斛斯椿往三荊逃竄,卻不能輕視,隻怕這時候斛斯椿已經在荊州城防大都督獨孤如願的配合下,襲占荊州。

又看到高澄盡力在澹化爾朱英娥的功勞,高歡勃然大怒,這混賬把他當什麼人了,居然還防著自己。

真以為人人都如那不孝子一般,小小年紀就惦記著人妻寡婦。

惱怒之餘,也不得不贊嘆高澄在洛陽處置得當,婁昭終究還是武人,居然想要將元亶交由他來處置。

這不是讓高歡為難嗎?賀六渾可是大魏忠臣呀!

歷史上元修出逃,高歡一輩子耿耿於懷,認為自己背負了驅逐天子的醜行,從此對元善見畢恭畢敬,而那些追隨元修出逃,半道又被高歡抓回來的宗室,他同樣也少有為難。

反倒是以不曾勸阻元修為名,將那些朝臣狠狠殺了一批,空出職位,交由自己親信充任。

這番作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賀六渾是大魏忠臣,不願背負屠戮宗室的罪名,小高王可不是。

無論宗室、或是朝臣,隻要參與叛亂,高澄盡數誅殺。

空出職位之餘,又不遷怒家卷,安撫人心的做法,很合高歡心意。

任誰也挑不出他們高家的毛病。

察覺到高澄行事越發老練,高歡也打算交予他更多權力,當即命丞相府主薄孫搴行文,上表奏請天子加高澄為尚書令,主持洛陽軍政。

但也留了一手,尚書省六部中,最重要的吏部,高歡並未賦予實權。

人事任免依舊歸於晉陽。

在賞賜高澄之餘,高歡也提了一個小要求:調陳元康入大丞相府聽用。

陳元康當日答應高隆之不會透露於旁人,但高隆之始終秉持事君以誠,更何況有婁昭墊背,他將自己被陳元康持劍威逼入宮一事,在密信中盡數告知高歡。

高歡這才想起了當日毆打高澄時,那個流淚求情的年輕人。

能夠為主君舍生忘死,足見當初的舉止,出自一片赤心,又有婁昭向他講述陳元康臨危不亂,向他獻策穩定宮城,高歡對這名年輕人越發喜愛。

可嘆,高澄防著賀六渾打爾朱英娥的主意,哪知道高歡真正想要的卻是陳元康。

當高澄接到高歡來信,在欣喜於獲得尚書令一職,居尚書省攝政的同時,也不免遺憾,吏部尚書還是沒有拿到手。

想想也能理解,原主十五歲輔政,足足乾了三年才得到高歡的認可,在十八歲時被授予吏部尚書一職,從此才將人事任免的權力握在手中。

二十歲再加大將軍,領中書監,正式開始高家父子之間權力的過渡。

高澄對於高歡調侯景西行,與他共擊斛斯椿的做法,其實頗有微詞。

斛斯椿何德何能,能讓高敖曹、慕容紹宗、段韶、斛律光、堯雄、源子恭等人與侯景一起伺候。

等他看到高歡以抵禦南梁為名,將賀拔勝調任兗州刺史,這才恍然,原來是要滅了斛斯椿,再順道向賀拔勝打個招呼。

當信件最後,高歡提起要將陳元康調往晉陽,高澄對著陳元康咬牙切齒道:

「此亂命也,吾不奉詔!」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術法書冊 海賊:七代目漩渦鳴人參上! 食戟之零 從DNF關服開始當神豪 休夫後帶著手機嫁你弟,讓你追悔莫及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飛揚年代:從采購員開始 精靈之我有一個精靈芯片 穿越三年,前任找上門 人在綜影,浪到失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