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北上晉陽(1 / 2)

加入書籤

樊子鵠相信侯淵並非沒有原因,眾人同為爾朱氏降將,屬地又相鄰,平日常有書信往來。

青州刺史侯淵很小心,他沒有讓信使徑直穿越兗州,而是走黃河北岸,再由河橋渡河進洛陽。

高澄收到侯淵信件以後,自然是萬分喜悅。

說實話,他都已經做好了連帶侯淵一起打的準備。

當年韓陵夜話,高澄並沒有忘記,但他與侯淵也隻有那一次接觸,自那以後少有往來。

他並沒有自大的認為僅僅一次拉攏,侯淵就對自己心悅誠服。

但如今知曉了侯淵的選擇,也讓高澄對控製河南地區東部更有信心。

沒有遲疑,高澄當即讓高季式率領原有五百親衛騎從護送,北上晉陽。

高季式早就為高澄招攬了五百親衛步卒回洛陽,而接到護送任務,也終止了對五百步卒的整訓。

曾經京畿軍七將,六人出鎮地方,五個刺史,一個郡守,高澄隻留了高季式在身邊。

雖然很羨慕其餘人在地方擔任州郡長官的風光,但高季式也能感覺到高澄的信重。

高澄與高歡分隔兩地,優點自然是有極高的自主權,能夠從容培植自己的勢力。

缺點則是一旦有重大變故,需要父子兩商議,往來奔波,必定耽擱了時間。

好在有侯淵為他拖延,相信短時間內樊子鵠並不會暴起發難。

進入晉陽高澄徑直往相國府尋高歡商議,卻得知他去了中外府召集將領、幕僚商議軍務,又臨時往隔壁中外府尋他。

高歡得知高澄由洛陽而來,知道必定有大事發生,趕緊解散了眾人,命吏員喚高澄相見。

高澄穿行於中外府長廊,不斷有將領、中外府幕僚向他通報姓名見禮,高澄一一回禮,急也不急於這一時。

在眾人之中,有兩個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

獨孤永業、王士良。

獨孤永業字世基,頂了一個鮮卑名字,但確實是一個漢人。

他本姓劉,中山人,幼年時母親改嫁,他也隨繼父改姓獨孤,因弓馬嫻熟,有才乾,被選拔補任為都督,戍衛晉陽。

在晉陽眾將之中,屬於小嘍囉的角色。

但這個小嘍囉在歷史上得到高澄、高洋兩兄弟的賞識從此一飛沖天。

另外一人王士良出自太原王氏,因少年時先喪母、再亡父的經歷,養成了做事謹慎,不好交遊的性格。

他的經歷比較曲折,作為晉陽人,不隻是出自爾朱氏麾下。

爾朱榮死後,爾朱兆繼承晉陽,隨後發兵洛陽,河西賊帥紇豆陵步蕃受元子攸詔令,出兵襲擊秀容、晉陽。

作為爾朱氏低級幕僚的王士良被俘虜,送往河西。

紇豆陵步蕃被高歡、爾朱兆聯手襲殺後,紇豆陵伊利上位,他對王士良的能力十分看重,提拔為右丞,並嫁了孫女給他。

紇豆陵伊利被高歡擊敗後,為了安撫其部民,王士良又被高歡起用,成了中外府眾多幕僚之一。

歷史上王士良就是大都督府司馬,協助高澄掌控京畿軍,那一年原主十五歲,甚至可以說王士良是最受原主重視的軍事幕僚,往鄴城篡位,將晉陽兵權交給了王士良。

若非高洋隱瞞高澄死訊,利用大將軍府督護唐邕騙取王士良兵權,高孝瑜未曾沒有上位的可能。

王士良再是小心謹慎,也想不到恩主會死於廚子的刺殺,隻以為當真是高澄召他前往鄴城。

事後,高洋為了懲戒在晉陽並不支持自己的高澄部將,將他們統統降爵,名義上授予高位,卻從來不肯給予實權,王士良就是其中代表人物,被閒置十年,直到高演篡位才被重新起用。

小高王很早就對王士良起了心思,可惜他被捉去了河西。

當紇豆陵伊利被擊破後,高澄麾下也沒有了高級幕僚職位能夠容納他。

如今高澄正在加緊對河南各州郡刺史的掌控,原有的高級幕僚大部分都將如同楊愔一般外任州郡,職位空缺急需有人來補,高澄便重新瞄上了王士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術法書冊 海賊:七代目漩渦鳴人參上! 食戟之零 從DNF關服開始當神豪 休夫後帶著手機嫁你弟,讓你追悔莫及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飛揚年代:從采購員開始 精靈之我有一個精靈芯片 穿越三年,前任找上門 人在綜影,浪到失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