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職位調動(1 / 2)

加入書籤

高澄回到洛陽的時候,侯淵也收到了高澄從晉陽寄來的回信。

翻閱後,侯淵將信遞給幕僚,感慨道:

「有子如此,高氏當為天下主。」

信的內容很直白,開篇就是簡述高氏如今的軍勢,以作恐嚇。

之後便是回憶韓陵並肩作戰的情誼,以拉攏人心。

末尾才是讓侯淵配合演戲,假作內應,臨陣倒戈。

看著最後一段演出安排,侯淵覺得自己若是樊子鵠,也會深信不疑。

太昌四年,七月十二,大將軍高澄回洛陽。

領軍將軍婁昭卸職,改任冀州刺史,高澄出建春門為舅父送行。

自太昌元年起,兩親舅甥在洛陽相伴,其中感情自不必提,高澄甚至都沒有在舅父麵前故意演戲,來表達不舍。

婁昭並不直接去河北,而是先往晉陽與高歡相見,再走太行往河北。

而高歡也為小舅子準備了一支部曲,隨他赴任。

婁昭卸任以後,天子下詔,由大將軍高澄兼領軍將軍,算是手握京畿地區一切軍事力量。

高澄也對自己麾下幕僚重新作出安排,大將軍府司馬趙彥深褪去幕僚身份,同時放手聽望司,任為護軍將軍,統禦四中郎將,代高澄主管洛陽禁軍。

趙彥深已經掌控聽望司許多年了,並非高澄不再信任他,但職位調動,對兩人都有好處。

禁軍從來不需要上陣廝殺,趙彥深不懂軍事也無妨,指望他們上陣廝殺,說不定還不如州郡兵頂用。

這幫人唯一能起到作用的隻有宮變站隊。

正如高歡所說,統領禁軍,最重要的是忠誠。

趙彥深當年隻是司馬子如府上一個卑微門客,能被司馬消難隨手相贈。

是高澄將他逐步提升,歷經文吏、幕僚、核心幕僚三個階段後,在高澄幕府打磨四年,一躍成為從二品的護軍將軍。

大權在手,任何規章製度都可以破例,尤其是高澄自己設立的官吏任免及升遷製度。

這也是獨孤永業將高澄視作通天梯的原因。

施恩不止於此,趙彥深幼年失怙,是寡母辛苦撫養長大。

雖然趙彥深很早就得高澄賜宅,搬出了渤海王府,但高澄從未減少過對趙母的禮遇。

送的東西並不貴重,隻是些瓜果糕點,可架不住時不時就往趙府送一趟,情義無價。

趙彥深的忠誠毋庸置疑,而他另一個優點也是高澄願意將禁軍交托的原因。

謹慎。

高澄不需要回憶原歷史中,高歡對趙彥深『小心恭慎,曠古絕倫』的評價。

他不是瞎子,與趙彥深相處了四年,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在自己眼裡,從未出現過差錯。

既忠心、又謹慎,高澄想不到更合適的人選。

卸職的不隻趙彥深一人,大將軍府長史崔季舒在追隨高澄五年後,也褪去了幕僚身份,緊隨楊愔之後,出任地方刺史以作歷練。

具體去處還未安排,高澄正等著樊子鵠為崔季舒將兗州刺史空出來。

但崔季舒也不是閒著沒事做,他是高澄與侯淵聯手為樊子鵠唱戲的重要一環。

這事暫且不提,先說高澄幕府調整。

如果說楊愔、陳元康、崔季舒是高澄幕府第一批核心幕僚,分任長史、主薄、司馬。

而崔暹、崔季舒、趙彥深則是第二批核心幕僚。

崔暹最先往吏部任職,擔任考功曹郎中,如今代高澄兼管吏部。

而隨著趙彥深、崔季舒先後去職,長史、主薄、司馬全都空缺出來。

大將軍府一眾幕僚無不摩拳擦掌,意圖上位。

最先被確定下來的是司馬一職,高澄將它交給由晉陽而來的王士良,兼領外兵參軍。

理由與當初崔暹越過崔季舒頂替楊愔長史之位一樣,推說是高歡授意,眾人也就沒有什麼好抱怨的。

畢竟大將軍雖然公允,卻不能違逆父意。

不過小高王就不是一個施恩不告的性子,他特意喚來王士良,說自己擔心王士良被同僚嫉恨,才有這種說法,交代他切莫說漏了嘴。

免得王士良真以為是高歡提拔的他。

而召見王士良的時候,廂房也多了一麵新的屏風,上麵並沒有陳、楊、趙、二崔的名字,隻記如今大將軍府幕僚,為首第一人就是王士良。

若是王士良初至,便名列這五人之前,未免顯得小高王太過薄情。

王士良也對自己在高澄心中的地位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大將軍府第一人。

不由感激涕零。

而高澄也沒有再添置新的屏風,在他看來,別的幕僚還沒達到讓他費勁心思拉攏的地步,應該是他們來向自己爭寵。

剩餘長史、主薄兩個職位則被高澄空缺,向幕僚們表示誰都有機會,隻看功績,不看資歷、出身。

從而使得幕僚們內卷起來。

這也讓高澄體會到了高歡的快樂。

賀六渾就喜歡這樣拿胡蘿卜誘惑自己,拚命乾活。

另一方麵,高澄也在糾結親信都督的人選。

按理說獨孤永業既然歸入麾下,他就是一個合適人選。

但考慮到獨孤永業能夠跟高澄、高洋兩兄弟都處好關係。

在一眾高澄部將被貶的情況下,獨孤永業沒有名叫斛律金的父親,卻仍然能夠恩寵不衰。

高澄也有了決斷。

獨孤永業是個將才,肯定要重用,他的前途依舊一片光明,但以生死托付,大可不必。

沒有人能責怪獨孤永業在高澄遇刺後,立即倒向高洋,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就像小高王不會對楊愔、崔季舒見死不救而耿耿於懷。

但是親信都督這種關係到高澄安危的緊要職位,最不需要的就是長袖善舞。

反而憨直一些的人,如高季式,才是最理想的人選。

高季式與高澄自小相識,感情深厚,高澄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高季式不可能被兄弟們拉攏而對自己不利。

思來想去,高澄決定將高季式喚來,與他好好談談。

高澄也不大擺宴席,隻備上一桌酒食,邀高季式對坐,將一壇酒擺在高季式麵前,自己麵前也擺了一壇,笑道:

「今夜我與子通隻當是多年摯友共飲,沒有什麼大將軍的身份。

「澄不勝酒力,這一壇能喝多少算多少,子通這次卻要暢飲。」

「這可是子惠你自己說的,那我今夜可就不拿你當大將軍了。」

高季式嘿嘿一笑,當即提起自己的酒壇與高澄調換。

他跟高澄這麼多年,這酒裡兌水的事,都不知道幫著乾了多少次。

高澄搖頭苦笑:

「子通居然不信我。」

說罷,提起被高季式調換的酒壇為自己滿了一盞。

而高季式斟滿的,則是特意為他準備的大碗。

他從不用小盞喝酒。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術法書冊 海賊:七代目漩渦鳴人參上! 食戟之零 從DNF關服開始當神豪 休夫後帶著手機嫁你弟,讓你追悔莫及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飛揚年代:從采購員開始 精靈之我有一個精靈芯片 穿越三年,前任找上門 人在綜影,浪到失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