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首級(2 / 2)

加入書籤

「當日我好心將你妻兒放歸,也算與你有恩,你為何不心懷感激,偏要負隅頑抗,莫非還在記恨你叔父之死?」

杜龕哪敢說是,他隻能辯解道:

「二位叔父戰死沙場,馬革裹屍,本為國事,豈是私仇。陛下全我夫妻之義,父子之情,然而陳主亦有大恩於龕,龕又怎敢背主。」

高澄笑道:

「倒也有理,朕今日再問你,願不願降?」

杜龕俯首道:

「罪人豈敢再拒陛下美意。」

當天,高澄在番禺城裡陸續接見了許多被俘南陳文武重臣,有人願意仕齊,也有人懇請歸老,也不缺愚忠之人,執意殉國。

高澄並未強求,告老歸鄉之人,他贈上盤纏,但也會密令當地郡縣官員留心動向,執意殉國之人,高澄也將他們與陳霸先葬在一處,成全他們的君臣之義。

安排了南陳文武,高澄又組織人手解決了水患,免得番禺城遭了水災。

時間來到三月底,氣候越發炎熱,北方將士與戰馬不耐高溫,開始有人畜病倒。

高澄於是分批遣返軍隊,他自己也並未在嶺南久留。

小高王將嶺南之地分為桂、廣、雷、瓊四州,又以後世北越地區為交州。

靜江以西為桂州之地,依照此前的承諾,以冼英為桂州總管,領桂州、交州、瓊州,也就是後世的海南島。

又以雷州半島為雷州,任冼挺為雷州刺史。

靜江以東為廣州,廣州刺史自然不會再交到冼氏手中,否則他高澄辛苦一趟,豈不是在給冼氏打白工,高澄命散騎常侍王峻為廣州刺史,將這名心腹置於嶺南,也不乏監視冼氏之意。

若非知道冼英在歷史上對嶺南民族融合做出的卓越貢獻,以高澄的性格,哪會許諾她桂州總管一職。

決戰時,冼英被高澄以看護大營為名,棄而不用。

冼英本以為齊主多疑,此前的許諾,估計也做不得數。

沒想到戰後高澄還是依諾封官,經歷了這一番心路歷程,冼英、冼挺兄妹二人更是感激。

由於北齊原本就有一個廣州,位於南陽盆地,地處司州與荊州之間,而崔澈將靜江以東定名為廣州,自然得給河南廣州換個名稱。

高澄於是為河南廣州更名為宛州。

諸事安排妥當,高澄對冼英、冼挺多有囑托,讓他們促進漢俚交流,在治內推廣文教,以及先進生產技術。

又對王峻千叮萬囑,讓他萬萬不得歧視境內俚人,要鼓勵漢俚通婚,促進民族融合,同時也在私底下多有密語,自然是與冼氏兄妹有關。

四月中旬,初夏時節,嶺南已經是酷暑難耐,高澄終於啟程北返。

雖說大批將士已經提前撤走,都還是有不少部隊與高澄同行,作為護衛。

軍中時常有人病倒,但也許是近來遠離了美色,小高王身體硬朗了不少,居然在四月下旬健健康康的回了衡州。

但將來哪怕是要巡視各地,嶺南這地方也隻能在冬季過來。

由於病倒了許多將士,高澄在衡州稍住了一段時間,這才於五月上旬啟程,班師回朝。

南陳已經滅亡,江南就得重新布置。

高澄在歸途中下詔,撤銷吳州總管府、江州總管府,將吳州一分為二,為吳州與揚州,二州刺史皆為文官出任。

又將江州一分為二,為江州、閩州,同樣以文官出任刺史。

與此同時,設立荊州總管府、郢州總管府,由段韶、吳明徹出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術法書冊 海賊:七代目漩渦鳴人參上! 食戟之零 從DNF關服開始當神豪 休夫後帶著手機嫁你弟,讓你追悔莫及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飛揚年代:從采購員開始 精靈之我有一個精靈芯片 穿越三年,前任找上門 人在綜影,浪到失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