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法蘭西的痛(1 / 2)

加入書籤

實際上受到馬鈴薯晚疫病影響的國家早就不局限於愛爾蘭了,其中最慘的就是荷蘭和比利時,荷蘭的弗萊芒地區土豆絕收,其他地區的土豆產量也平均下降了85。

至於比利時的馬鈴薯也隻比絕收好一丟丟,大概下降了90。

不過以損失的數量來看則是法國和西班牙,本來沒受到傷害的後者在秋季一場大雨過後全國開始大麵積爆發馬鈴薯晚疫病。

再加上洪水和霍亂的影響導致地方不穩,對外移民的數量大大增加。但這些人並沒有使兩國殖民地迎來大發展,反而是便宜了美國人。

實際上西班牙的殖民地大多數都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古巴和波多黎各,各自以盛產蔗糖和咖啡而聞名。

但這種出口結構單一的國家受國際市場的影響非常大,尤其是在貿易保護政策盛行的此時,西班牙人根本提供不了太大的市場,所以生產過剩顯得毫無意義。

菲律賓總督區則是繼承了西班牙的光榮傳統,不管是稅收,還是農產品,但凡能回到西班牙本土都算他輸。

不光不會回饋給母國,甚至還要伸手繼續向母國要錢。比如此時馬尼拉總督就在策劃著一場戰爭,目標是一個僅有三萬人的小島和樂島。

對麵一個守軍可能不超過300的小島,馬尼拉總督聲稱要和清朝開戰,所以籌備了整整十年。

至於法國人的殖民地也沒好上多少。

薩爾多瓦和危地馬拉戰亂不斷,豬倌死了還有羊倌、馬倌、牛倌,總之似乎隨便什麼人,用隨便什麼理由都能拉起一支隊伍。

豬倌指卡雷拉,憑借一把殺豬刀打天下的猛人,不過也是一位暴君,反對他或者對他有意見的危地馬拉人隻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死,同時一位過於狂熱的信徒與庇護九世是至交好友。

這一世由於法國人介入中美洲內戰,最終被中美洲前總統莫拉桑害死在獄中。

不過他還是留下了一些遺產,那就是打破了白人不可戰勝的神話,以及無處不在的起義軍。

薩爾多瓦的情況要比危地馬拉更糟,因為地形更加復雜,雨林山地處處危機四伏,而且莫拉桑的軍隊很顯然要比那些農民和部落武裝精銳得多。

最可怕的一點是莫拉桑似乎有源源不斷的援兵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

法國遠征軍總司令馬尼翁德羅什福爾元帥打敗了前者無數次,但對方總能很快恢復兵力,並且裝備越來越好,甚至還出現了很多最新式的武器裝備。

那些裝備雖然都被挫掉了銘文,但是製造工藝和風格不難看出是英國貨和奧地利貨。

其實這也沒法子,薩爾多瓦與洪都拉斯英國殖民地、尼加拉瓜奧地利殖民地都接壤,莫拉桑放出話如果自己拿不回危地馬拉,那麼就去搶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

至於列強們為啥不聯合起來消滅這個跳梁小醜呢?因為列強們都各懷鬼胎唄,英、奧兩國看莫拉桑給法國人放血別提多爽了。

至於軍糧、武器不值幾個錢,而且薩爾多瓦有的是真金白銀,英國人對那些土著可能還有留戀,因為可以充當廉價勞動力。

而弗蘭茨巴不得有人能讓那些土著主動離開呢,莫拉桑不要的就送去加利福尼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飛揚年代:從采購員開始 精靈之我有一個精靈芯片 穿越三年,前任找上門 人在綜影,浪到失聯 你是在做夢嗎 開啟第四天災的術士 七零小辣妻,嫁給糙漢後暴富了 海賊之全員惡人 從凡人開始問道長生 次元具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