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奧康奈爾的抉擇(1 / 2)

加入書籤

當時英國殖民部門的保密工作不能說很差,隻能說是幾乎沒有。所以弗蘭茨想要讓奧康奈爾撞破英國人的陰謀並不是什麼難事。

當然英國殖民部的官員也並不認為這是什麼陰謀,而是一項可以多方受益的工作,隻不過有那麼一點點不道德而已。

不過看事情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自然不可能相同。

最要命的是那些被奧康奈爾救下的女孩們並不感謝他,相反還覺得他是為了自己的名聲而斷送了她們的幸福。

奧康奈爾倒是並不生氣,但他很清楚雖然阻止了這一次,這一種陰謀,但隻要那些無法養活自己的難民繼續呆在英國,遭到算計成為英國人富裕生活的薪柴是早晚的事兒。

他開始重新考慮奧地利人的建議,一片乾活就能填飽肚子的土地,一片沒有宗教歧視的土地,一片去留自由的新土地。

愛爾蘭人天主教徒的身份讓他們備受歧視,所以當時對於這點看得非常重。

於是乎丹尼爾奧康奈爾開始聯係他所能聯係上的所有人,移民也許不是最好的選擇,但卻是此時他能想到的唯一選擇。

此時的美國依然處於一個地廣人稀的狀態,它迫切需要更多的人來充實自己的土地。

實際上這已經成了製約美國發展的一大障礙,為此它不惜用高價從北德意誌地區挖人。

美國許諾的不隻是高薪、還有土地、自由和平等當時德意誌地區主要是君主製,不過對於愛爾蘭人的移民政策就沒那麼好了,後者必須自己想辦法找工作、找食吃,甚至連一張船票都不願意付。

這背後有兩個主要的原因,第一德意誌移民通常來說都有技術傍身,整體素質較高自然目標和期待就更高;而愛爾蘭移民通常都是真正地一窮二白,沒上過學,除了種地什麼都不會。

第二,美國人挖的主要是北德意誌新教徒,而愛爾蘭移民基本上都是天主教徒,西方世界經歷過數次宗教戰爭,美國人自然不想悲劇重演。

而且在美利堅這片土地上,所謂的宗教自由從來就不存在,起初美國人用來驅逐印第安人的理由就是驅逐異教徒,隻不過後來經過美化之後變成了為了全人類文明和進步的必要之惡。

愛爾蘭人同樣在美國遭受歧視,他們是貧窮、懶惰、骯髒、暴力、罪惡、酗酒、迷信指天主教的代名詞。

在中東民族再度崛起之前,美國人眼中的世界頭號恐怖分子一直是來自綠寶石島的愛爾蘭人。

很多名人都聲稱「愛爾蘭人的皮膚是白的,但裡麵卻是黑的。」

當時愛爾蘭人在美國與黑的和黃的是同等待遇,甚至不少愛爾蘭人十分羨慕黑奴們的田園生活。

美利堅的工廠沿襲的是英國的製度,每日1618小時,完全取決於商品的價格,如果利潤能超過煤氣燈的錢,那麼就會加班。

不過由於此時美國工業不景氣,大多數工廠還是在16小時製運轉。

其實從飢荒爆發之前就有愛爾蘭人開始移民美國,但奧康奈爾並不會推薦人們去那裡。

一是因為當時他對英國政府還抱有希望,二是因為他清楚愛爾蘭人在美國的遭遇。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飛揚年代:從采購員開始 精靈之我有一個精靈芯片 穿越三年,前任找上門 人在綜影,浪到失聯 你是在做夢嗎 開啟第四天災的術士 七零小辣妻,嫁給糙漢後暴富了 海賊之全員惡人 從凡人開始問道長生 次元具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