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1834年(1 / 2)

加入書籤

維也納,美泉宮,兒童室。

弗蘭茨正在堆積如山的資料中,搜尋有用的材料。

此時的奧地利擁有30公裡鐵路,普魯士鐵路6公裡,法國鐵路150公裡,英國鐵路600英裡(約合965公裡)。

關於鐵路各國都有著瘋狂的計劃,法國政府已經出台了730公裡的鐵路建設計劃,而到1848年法國鐵路的總長會越至1814公裡。

但比起德意誌關稅同盟諸國來說還是太保守了,整個同盟(不包括奧地利)計劃修築6000公裡的鐵路。

英國人也批準了6000英裡(約合8047公裡)的鐵路建設計劃,到1870年英國將擁有15357英裡(約合24714公裡)鐵路,並且建成世界上最密集的鐵路網。

俄國沙皇政府還沒有意識到鐵路的重要性,隻批準了幾條容易修築的路線,總長約合200公裡,即使到了1866年俄國也隻有可憐的1488公裡鐵路。

美國人此時隻有一個2000公裡的鐵路建設計劃,但是在1850年,他們將擁有9021公裡鐵路。

歷史上,奧地利隻批準了約合350公裡的鐵路建設計劃,直到1848年才擁有1200公裡鐵路。

奧地利政府批準了所羅門·羅斯柴爾德的北方鐵路建設計劃,北方鐵路公司將在未來十年內建設700公裡鐵路。

但是所羅門南方鐵路的夢想落空了,倒不是弗朗茨二世不同意。

弗朗茨二世對於所羅門·羅斯柴爾德的賄賂十分滿意,但是在南方鐵路公司歸屬權的問題上,軍方和科羅拉夫伯爵寸步不讓。

而且弗朗茨二世的特別顧問弗裡德裡希·李斯特,也支持軍方和科羅拉夫伯爵的看法,並且秘密警察提供的情報也對所羅門·羅斯柴爾德十分不利。

最後,弗朗茨二世決定采取弗裡德裡希·李斯特的意見,將奧地利的南方鐵路分別交給三家鐵路公司承包。

之後,軍方又以國土安全的理由向弗朗茨二世要求了幾條新的鐵路線,最後這些鐵路線的經營權在科羅拉夫伯爵和弗裡德裡希·李斯特的運作下,被賣給了出價最高的商人。

隻不過,科羅拉夫伯爵和拉圖爾(戰爭大臣)以及弗裡德裡希·李斯特沒想到的是,兩條重要的鐵路線落在了法國人手中。

此時,奧地利一共批準了1400公裡的鐵路建設。

美國棉花產量占世界的85%,這迫使英國人急切地想要尋找新的原料產地,他們的目標定在了埃及和印度。

蒸汽織布機數量,奧地利1324台,普魯士223台,法國1511台,英國7000台(如果算上水利織布機,英國有10萬台織布機),值得注意的是薩克森作為德意誌地區的紡織業中心擁有450台蒸汽織布機。

讓人欣喜的是,奧地利的機械製造業還不錯,能獨立生產蒸汽織布機,還能出口給其他德意誌國家。

而薩克森就是奧地利的最大主顧,隻不過出於各種意義上的考量,奧地利能獲得的利潤微乎其微。

奧地利陸軍人數45萬,法國50萬,普魯士20萬,俄國60萬。

奧地利陸軍擁有全歐陸最多的火炮數量約為1300門,其次是俄國人約為900門,法國人隻有800門,普魯士的火炮數量不足600門,英國本土陸軍隻有300門火炮。

這就造成了每年的軍費支出就占了奧地利財政支出的一半以上,可即便如此奧地利對於軍事科技和士兵訓練的投入也逐漸跟不上歷史發展的潮流。

海軍方麵,奧地利的海軍艦隻數量並不少,但是缺乏大型艦船。實際戰鬥力連俄國人都不如,而法國人的海軍實力遠勝俄國人。

隻不過此時歐洲所有國家的海軍加在一起,也遠遠不是英國人的對手。

誇張到什麼程度呢,奧地利海軍可能打不過英國的一支分艦隊。而這種規模的分艦隊,英國有十幾支。

即便如此,奧地利海軍在麵對非歐洲國家海軍時依然能以壓倒性優勢獲勝。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飛揚年代:從采購員開始 精靈之我有一個精靈芯片 穿越三年,前任找上門 人在綜影,浪到失聯 你是在做夢嗎 開啟第四天災的術士 七零小辣妻,嫁給糙漢後暴富了 海賊之全員惡人 從凡人開始問道長生 次元具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