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天選之將(2 / 2)

加入書籤

薩丁王國與奧地利接壤,完全可以用陸軍平推,不用懷疑奧地利軍隊絕對有這個實力。

而兩次土埃戰爭中,奧地利暴露出來的無能,才是奧地利國際地位下降的真正原因。

後世人總說梅特涅軟弱無力,才導致英國人跳過奧地利單獨對埃及施以懲罰。

其實根本原因還是奧地利沒有一直強大的海軍,隻能看英國人的臉色、法國人的臉色、俄國人的臉色,導致梅特涅舉棋不定,最後隻能默認英國的行為在英國背後做小弟。

可英國人並沒有打算收奧地利帝國這個小弟,轉身就將奧地利丟在一邊,克裡米亞戰爭時又拉出來背鍋。

為了改變奧地利的命運,一支能打敗埃及艦隊的海軍是必須的。

在納瓦裡諾海戰之後,埃及的海軍遭到了毀滅性打擊,以此時奧地利海軍的力量還真能應付。

但如果一切按照歷史的發展,奧斯曼的艦隊會叛逃到埃及,而此時奧斯曼的艦隊擁有大小艦船三十餘艘,其中包括這個時代最大的風帆戰列艦「馬哈茂迪耶」號。

這就不是奧地利海軍能應對的了,沒有實力自然底氣不足,當然指望奧地利能在兩三年裡就建立一支能打敗奧斯曼海軍的艦隊同樣不現實。

但建立一支能迅速打敗埃及艦隊,並且能將奧地利陸軍投送到埃及的混編艦隊,還是有希望的。

當然由奧地利出兵解決這場紛爭隻是最後方桉,弗蘭茨還是希望梅特涅親王能完成外交勝利的成就。

對於奧地利的海軍有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卡爾大公的第三子弗裡德裡希大公要加入海軍了。

這位喜歡船模的大公將會對奧地利海軍進行全麵的改革,奧地利海軍也會迎來自己的第一個輝煌時期。

弗裡德裡希大公13歲從軍校畢業,又花了兩年時間學習造船,16歲加入海軍開始著手改革,是一位既有才華,又有熱情,還有財力的天選之人。

然而這樣一位天才也不會想到,在四年之後就要麵對一場改變奧地利帝國命運的博弈,他的改革還是太保守了。

土埃戰爭的輸家不隻是埃及,奧地利暴露了自己外交上的軟弱和海軍實力的單薄。

1840年,奧地利海軍與英國皇家海軍協同封鎖了亞歷山大港,炮轟了西頓、貝魯特,並在阿克組織了登陸,血虐了埃及軍隊。

看起來十分風光,炫耀了國威,然而在老牌帝國眼中,奧地利的海軍如小醜一般,臨時組織的海軍陸戰隊更是可笑至極。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奧地利隨軍貴族們看到的是奧地利艦隊數量龐大,火炮一輪輪齊射硝煙漫天。

然而英法的艦隊司令看到的是一群不懂海軍戰術的雜魚,造船技術更是拙劣的可怕,並沒有能支撐海上戰役的大型艦船。

主力火炮居然是8磅炮,一度讓英國的艦隊司令覺得對方是群陸軍。

實際上奧地利的海軍,大部分軍官都是從陸軍中臨時抽掉的,技術人員也都是臨時招募的,至於水手很多都是從港口酒吧招來的臨時工。

這樣一支臨時拚湊的部隊,很難讓英國這種海軍傳統深厚的強國看得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飛揚年代:從采購員開始 精靈之我有一個精靈芯片 穿越三年,前任找上門 人在綜影,浪到失聯 你是在做夢嗎 開啟第四天災的術士 七零小辣妻,嫁給糙漢後暴富了 海賊之全員惡人 從凡人開始問道長生 次元具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