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戰神」歸來(1 / 2)

加入書籤

在海上打贏英國人,在陸地上打贏俄國人,鯨吞巴爾乾,之後打敗奧地利,拿下意大利,借道法國,滅掉英國,從此之後阿拉伯人在世間在無敵手

在海上打贏英國人,在陸地上打贏俄國人,反正弗蘭茨暫時是不敢想這種事,就算事情能按阿裡帕夏預想的方向發展,海戰也不僅僅是軍艦數量的比拚,英國人能稱霸海洋上百年,絕不是埃及海軍十幾年就能趕得上的。

弗蘭茨正在思考,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兵不血刃就解決這次危機。

畢竟打仗對於奧地利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近些年世界棉花的價格一直在下降,讓很多人都看好紡織業的前景,在不斷地投資下紡織業遍地開花,就連索菲夫人都參與到其中。

然而這種好景氣,並不會一直持續下去,由於1837年經濟危機的影響,大量美國棉農破產,再加上市場需求量的增加,棉花的價格會有一波爆發增長。

受德意誌關稅同盟影響,奧地利也不自覺地加入到了這場紡織業的紅海戰場,如果太過依賴美國棉花,那麼就要將自己的經濟安全納入到英美體係之中,承受英美經濟波動的影響。

其實就連英國人都知道美國人靠不住,他們早就開始在印度種植棉花,隻不過規模和質量要差很多。

此時印度生產的棉花,在美國連次等品都算不上,加工出來的劣質棉布幾乎沒有市場,隻能銷往殖民地。

但是埃及的棉花不同,這裡的長絨棉質量堪稱世界第一,而且還受到當地統治者的大力支持。

此時法國紡織業的興起和埃及棉花的大量引入,脫不開關係。

不隻是法國,意大利地區的小邦國們也都十分青睞埃及棉花,奧地利也願意插上一腳,當然英國人也發現了這塊寶地。

英國為了確保自己在近東的利益,埃及是他版圖上不可或缺的一片,正因為土埃之戰不可避免,哪怕是埃及和奧斯曼帝國不想打,英國人也會讓他們打起來。

世界第一攪屎棍之名,又豈是浪的虛名?

奧地利所能做的就是盡量保護自己的利益,盡最大可能的爭取更多利益,避免自己的損失,比如國際地位。

歷史上的英國正是借著這次土埃戰爭的機會,將梅特涅和他的體係丟進垃圾桶的,在這次危機之中他的一切提議和協商都被帕麥斯頓當成了廁紙隨意踐踏。

土埃戰爭實際上成了,英、法、俄三國角力的棋盤,而奧地利隻是充當看客和讓人隨意擺弄的棋子。

在法國不滿《倫敦協定》之時,揚言第一個要攻下的就是維也納,帕麥斯頓討論近東問題,也經常跳過奧地利,雖然普魯士的遭遇和奧地利類似,但是普魯士最起碼不用出兵,也不用考慮近東問題。

弗蘭茨曾經設想過用外交手段這解決土埃戰爭,但是此時各國在近東問題上都有著明確的立場各執己見,除非弗蘭茨打算改變歷史,然而改變歷史的代價實在太大,奧地利身處位置決定它不可能輕易倒向任何一邊,否則就要承受另一方的集火攻擊。

歐洲的十字路口,邊界上又無險可守,再加上南部的海洋,讓奧地利可以遭受來自四麵八方的全方位打擊。

那麼問題又回來了,奧地利必須在這次危機中表現得足夠強勢,才能解決自己的麵子危機。

弗蘭茨在考慮是不是應該訓練一支海軍陸戰隊,畢竟比起海戰,奧地利的陸戰把握要大很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飛揚年代:從采購員開始 精靈之我有一個精靈芯片 穿越三年,前任找上門 人在綜影,浪到失聯 你是在做夢嗎 開啟第四天災的術士 七零小辣妻,嫁給糙漢後暴富了 海賊之全員惡人 從凡人開始問道長生 次元具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