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阿克琉斯之踵(1 / 2)

加入書籤

英國,倫敦。

英國是最早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被譽為「世界工廠」。

英國人為了扭轉數百年來歐洲人對英國固有的海盜形象,轉而大肆宣揚它的「議會民主」,所謂的進步的,文明的「紳士」。

然而英國人所謂的民主不過是資本家和貴族們媾和的產物,隻有有錢人才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工人,農民,流浪漢的聲音根本無法傳入議會之中。

可是隨著工業化的進程,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出現了一個嶄新階級,那就是工人階級,這裡的工人不同於過去的手工業者,他們往往身無長物,一天不乾活就會餓肚子,更加窮困。

同時他們和農民相比有著更強的組織性和紀律性,而且相對集中容易形成組織。

1838年,英國的城市人口已經達到了英國總人口的48%,工業化和快速的城市化,讓窮人和富人之間矛盾激增。

在拿破侖戰爭結束後的1815年,紡紗廠工人平均每天要在機器之間走八英裡的路程,而到了1838年,工人平均每天要走二十四英裡。

大家可能對二十英裡沒什麼概念,3862公裡,同一時期,奧地利的軍隊的行軍速度是每天20公裡,強行軍也不過30公裡~40公裡。

順帶再提一句,在強行軍時,是可以死人的,也就是說這個時代強行軍累死人是常事。

另外,肯定會有人說一天行進120公裡的事情,那不是正常情況,古今中外99999%的純步兵軍隊都做不到。

而此時每天的工作時長也讓普通人無法承受,12~14小時工作製,更極端的還有十六小時工作製,隻有你不敢想的,沒有他們不敢做的。

至於工作環境,先不說煤礦和磚廠這種必死的地方,就是紡織車間,也是如煉獄一般的折磨,夏季高溫封閉的室內,最高可以到達70°~80°工人中暑是常事兒。

而倒下去的工人,大概率永遠也站不起來了,因為被卷入機械的工人多半會立刻死掉,剩下一部分也會在幾個月內死掉,如果依然沒死,那大概率會被送進濟貧院。

工作強度和工作時長的增加卻並沒有換來收入的增加,在最初的市場紅利消失之後,工廠主開始壓榨員工,工人在1804年美洲可以拿到15先令而到1838年工人們隻能拿到10先令。

而更狠一點的工廠主通常會用實物代替工資,而這些實物通常不是那些暢銷的商品,而是一些滯銷的殘次品。

甚至有礦場老板直接將那些沒有熔煉價值的礦石塞給礦工,用來代替工資,這些礦石熔煉的花費快趕上他們本身的價值了,然而這一切在英國都是合法的。

至於童工問題,工廠中一半的雇工通常都是未成年人,因為他們的價格隻有成年人的一半。

有的工廠招募童工甚至直接以提供三餐為誘餌,等童工接受了每天兩個便士的合同之後,他們發現所謂的三餐還不如豬食,不過是一些雜草木屑泥土混合而成的漿湖。

倫敦街頭人山人海,衣衫襤褸的工人隊伍浩浩盪盪地通過倫敦橋,警察憲兵都已經出動,但是人手依舊不夠,因為工人的數量太多了。

對於倫敦工人大遊行,帕麥斯頓主張徹底鎮壓,墨爾本子爵也覺得必須在事情擴大之前解決問題。

就連早就處於半退休狀態鐵公爵威靈頓也被找了出來,墨爾本子爵要求威靈頓公爵集結他的部隊,在必要的時候鎮壓工人起義。

為了防止出現法國裡昂那樣的惡性事件發生,墨爾本子爵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他讓帕麥斯頓告訴鐵公爵威靈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飛揚年代:從采購員開始 精靈之我有一個精靈芯片 穿越三年,前任找上門 人在綜影,浪到失聯 你是在做夢嗎 開啟第四天災的術士 七零小辣妻,嫁給糙漢後暴富了 海賊之全員惡人 從凡人開始問道長生 次元具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