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教堂、醫院、兵工廠(1 / 2)

加入書籤

維也納,美泉宮。

弗蘭茨悠閒地躺在阿佳妮的腿上,比起塔莉亞,阿佳妮更會哄人,也更溫柔,還會唱歌。

塔莉亞在為弗蘭茨讀著報紙,內容當然是離不開西班牙內戰和近期爆發的第二次土埃戰爭。

報紙還用大量的篇幅,報道了塞爾維亞以及波斯尼亞地區天主教徒受迫害的新聞。那些人受迫害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為什麼偏偏這個時候報出來,當然是梅特涅親王的手筆。

梅特涅親王對於弗蘭茨說的,用奧斯曼的土地去換塞爾維亞的貝爾格來德的提議十分贊成。

畢竟空手套白狼,誰能不愛呢?

貝爾格來德作為巴爾乾之鑰,是必須掌握在奧地利手中的。

但是為了避免引起俄國的憤怒和奧斯曼的過分警覺,奧地利拿走貝爾格來德的同時,還需要加強塞爾維亞的實力,甚至讓塞爾維亞的勢力將貝爾格來德包圍起來。

除此之外,這次交換的目的還為了增加克羅地亞人口數量,同時控製奧地利境內的塞爾維亞人口數量。

雖然同為南斯拉夫人,但是信仰天主教的克羅地亞人,顯然比塞爾維亞人對帝國更加忠誠。

弗蘭茨也並沒有閒著,他在蒂羅爾開辦了一家兵工廠。阿佳妮有些奇怪,弗蘭茨為什麼會把兵工廠選在蒂羅爾。

蒂羅爾並沒有工業基礎,也沒有市場,即使銀礦復采,它也是奧地利最窮的省份之一。而且最重要的是沒有足夠的製槍匠,要知道培養一名合格的製槍匠要3-5年的時間。

阿佳妮對於弗蘭茨的做法十分不理解,她對於這種做法理解成了是對蒂羅爾人的施恩。

因為弗蘭茨之前,就不止一次地在蒂羅爾捐助學校、教堂、醫院。

但實際上這些捐贈,弗蘭茨一分錢都沒有出,出錢的是教會。

蒂羅爾是一個試點地區,當地以德意誌人為主,但同時也存在大量的意大利人和少量的法國人(拿破侖戰爭的副產品)。

教會的學校會強行推廣德語,但教育是免費的,並且會給學生提供免費的午餐。

弗蘭茨想知道強推德語的阻力會有多大,阻力又會來自哪個方麵。

免費教育和免費午餐,究竟能不能吸引那些窮人來讀書。

理論上講,打著免費的旗號一定可以吸引不少人,再加上給的是實打實的好處,當地人應該趨之若鶩才對。

還有就是成本問題,免費教育固然能在短期內解決文盲問題,但是後勁不足並且會給國家造成經濟壓力。

而將教育當成產業,很快又會有新的問題,那就是所有資源不可避免地流向權貴,最後變成一場富人的遊戲。

然後階級固化,就像現在的奧地利一樣。很多貴族不但有官職,同時還是資本家,並且受過高等教育。

與歷史的刻板印象不同,這一時期的貴族普遍受過良好的教育,有著較高的素質,並不全是肥腸滿腦、不學無術的畸形怪胎。

多普勒如果不是遇到了弗蘭茨,他現在還在當初中老師,這還要多虧他出生在一個石匠世家,才有錢供他讀書。

孟德爾如果不是得到了一位貴族的康慨資助,他此時隻能和他的父親一起為別人修剪草坪。

赫爾曼·馮·亥姆霍茲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為了生計打算放棄他熱愛的自然科學,報考柏林醫學院,並且準備服役八年來償還自己的學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飛揚年代:從采購員開始 精靈之我有一個精靈芯片 穿越三年,前任找上門 人在綜影,浪到失聯 你是在做夢嗎 開啟第四天災的術士 七零小辣妻,嫁給糙漢後暴富了 海賊之全員惡人 從凡人開始問道長生 次元具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