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反對無效(上)(1 / 2)

加入書籤

有了帕麥斯頓的前車之鑒,英國人已經不打算在自己的地盤上開會了,而這次開會的目的是要痛宰俄、法,那麼必須排除巴黎和聖彼得堡,剩下的選項就隻有柏林、維也納,以及尹斯坦布爾了。

其中在尹斯坦布爾算是英國人的主場,但是為了拉攏奧地利,隻能選擇維也納。斯特拉特福子爵(即坎寧),也將會前往維也納與梅特涅商討召開五國會議的相關事宜。

維也納,攝政議會。

雖然科羅拉夫伯爵極力反對,但是在奧地利內部,無論是軍方,還是文官集團,大多數都對於能收復貝爾格來德感到振奮。

歷史上,奧地利曾經三次奪回貝爾格來德,每一次都代表著帝國的高光時刻,會讓人想起歐根親王,約瑟夫二世等偉大的名字。

而弗裡德裡希的捷報,更是給了奧地利帝國內部極大的信心。畢竟此前奧地利並沒有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艦隊,聽聽奧地利主力艦隊的名字,你就會明白,這是一支怎樣的海軍。

多瑙河艦隊、來茵河艦隊,毫無疑問他們原本都是內河艦隊。其實奧地利的海軍一直沒有一個單獨的編製,他們更像是陸軍下轄的一個輔助兵種。

甚至海軍的將領,也一度由陸軍擔任,在奧地利帝國像弗裡德裡希,這種專業的海軍將領少之又少。

而有了這次輝煌的勝利,海軍就有了單獨成軍的資格。

實際上,1756年之後奧地利就開始組建海軍,但其前身是長年與奧斯曼帝國作戰的多瑙河水軍,1802年建立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海軍學院,隻不過一直到弗裡德裡希大公上位之前,海軍統帥始終是由陸軍擔任。

弗裡德裡希也成為了奧地利帝國,有史以來第一位海軍中將。在弗蘭茨的強烈建議下,弗裡德裡希將海軍總部設在了的裡雅斯特。

其實按照弗裡德裡希的說法,此時威尼斯才是奧地利最好的港口。

但是弗蘭茨很清楚威尼斯的發展潛力並不大,吞吐量甚至不如不受待見的的裡雅斯特港的一半。

而且在1848年的風暴之中,這座城市將會陷落,奧地利軍隊在李奇將軍的指揮下,一槍未發讓出了這座城市。

抵抗到最後的是一群拒絕投降的意大利水兵,他們在碼頭築起街壘,在和叛軍激戰一日一夜後全部殉國。

最終威尼斯人俘獲了奧地利90%的艦船,以至於撒丁王國隻派兩艘戰列艦就敢封鎖亞得裡亞海。

畢竟弗蘭茨可不知道,弗裡德裡希大公會不會在風暴來臨的前一刻溶於水。

歷史上,弗裡德裡希大公在1847年溺水而亡。

新上任的海軍統帥為了躲避1848年的風暴,選擇了在比利時度假。動亂結束後被授予元帥軍銜,一直活到了八十多歲。

的裡雅斯特最初的目的,就是作為軍港使用。這裡防禦並不比威尼斯差,而且部隊相對忠誠,再加上鐵路的建設,這裡的潛力巨大。

從埃及帶回來的十九艘戰列艦,隻要加裝蒸汽動力,就能讓他們重獲新生。這支艦隊雖然不足以讓奧地利稱霸地中海,但足夠讓英法等國不再敢小覷奧地利的海上實力了。

教會的船也不用打著法國和西班牙的旗號,到處招搖撞騙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飛揚年代:從采購員開始 精靈之我有一個精靈芯片 穿越三年,前任找上門 人在綜影,浪到失聯 你是在做夢嗎 開啟第四天災的術士 七零小辣妻,嫁給糙漢後暴富了 海賊之全員惡人 從凡人開始問道長生 次元具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