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潰兵(1 / 2)

加入書籤

節度使府署前廳,李源已披掛齊整,端坐在曾經馬希萼、劉言等人發號施令的位置上,並嚴肅地將朝廷準許擴軍五萬的旨意傳達給了在場眾人,又命軍器監丞胡貴當堂匯報了近期的成果,眾人無不歡欣鼓舞。

隨後李源又宣布了自己即將動身返京的消息,並任命劉江生為武平留後、節製諸軍事。

「諸位,本帥今日便趕赴金陵迎親,由親從都指揮使林嗣昌領一千輕騎隨行,其餘諸將各安其職。本帥不在朗州時,爾等務必督促武平治下州縣加固城防,日夜巡守,不可掉以輕心!大小軍政事宜以劉副帥之命是從!若有緊急軍務需呈本帥決斷,可盡皆報於許長史,他自會傳信與我!」

劉江生領著眾將連忙齊齊躬身道:「末將遵命!」

臨行前,李源又朝劉江生囑咐道:「天印山的兵馬估計明日便到,商船將於沅水渡口靠岸,屆時令烏木率眾從北門入城即可。許先生都已準備妥當」

此行是為迎親,於是從朗州出發後,李源便絲毫不敢耽擱,一路領著輕騎飛快地馳騁在官道上。過了洞庭湖,向北轉道君山,過了嶽州再沿漢水東進,於五日後便順利進了鄂州境內。原本計劃在鄂州歇息一晚,次日眾人再乘上此處龍安軍(水軍)的戰船順江而下,便能提早數日抵達金陵。

然而在黃昏時分抵達鄂州城下時,李源卻看到了一番令人震驚的場景。城門此時嚴實地緊閉著,一大批毫無秩序的潰兵,正亂糟糟地聚集在南門外,隔著護城河不斷地叫喊。

幾麵寫著「唐」字的軍旗已被丟棄,任人踐踏,而兵刃也歪歪扭扭地隨手扔在地上,衣甲不整,神情驚慌,這般狼藉已毫無軍容可言。而城上的唐軍士兵卻視若無睹,不開城卻也不驅逐。

要知道,這鄂州城可是出了名的南唐軍事重鎮,名將劉仁瞻的武昌節度治所,怎會放縱一群潰兵在城外哭嚎?

此時一旁的林嗣昌緊張地低聲道:「大帥,鄂州可是我大唐腹地,素來安寧,怎會有亂兵聚集?而鄂州城也並無動靜,實在詭異。要不末將領兵上前打探打探?」

李源緊皺著眉頭,應允道:「去吧!」

片刻後,正待李源在馬上閉目凝神時,林嗣昌已經命人將幾名潰兵,徑直帶到了跟前。

林嗣昌瞠目斥道:「這位是我大唐武平節度使李大帥,爾等還不趕快見禮?」

不知這些潰兵們近日到底是遭遇了什麼,已如驚弓之鳥一般,聞言便撲通幾聲挨個跪下,繼而這些堂堂七尺大漢竟嚎啕大哭起來。

李源狐疑不已,接著冷冷地發話道:「我唐軍兒郎豈能作女兒態?如此哭哭啼啼,成何體統?到底發生了何事,快與本帥從實說來!」

為首的一個大漢,紅著眼眶顫聲道:「回大帥的話,我等都是光州刺史張紹的兵,前日壽州告急,我等便隨張刺史前往救援,誰料卻在決水遭遇了埋伏,張刺史和都監張承翰都已殉國了」

李源即刻怒聲道:「胡言亂語!壽州乃我大唐北方重鎮,駐守著清淮、衛聖兩軍足足五萬人,怎會有失?」

說到此處,內心卻不禁忐忑了起來,此時北伐大軍應該仍在周國境內鏖戰,而掐指一算燕王李弘冀率軍北上救援也有半月了,難道是盡數戰敗,周軍乘勝進攻壽州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東京刑事:警監榮耀 海賊之火焰女王 救命,我真的不想當病嬌黑月光 穿越夫郎有點甜 遮天之時之蟲 穿成賈寶玉:我靠種田逆襲了 紅樓之賈環厲害了 [三國]我真不想當主公 重活:1982 華娛之神仙姐姐是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