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死局(1 / 2)

加入書籤

依托淮河南岸建造的壽州城,與數百裡之外的濠州、楚州相同,向來都是南唐防備北國的軍事要地。

自楊吳時期起,為了容納足夠多的大軍駐防,壽州城便經歷了多次大規模擴建,城牆極其高大厚重,相傳是當年南吳太祖楊行密,征用了十萬民夫特意從八公山上運送巨石建造而成,到了南唐李璟繼位後,又在壽州每道城門後,均設置了寬闊的甕城即二道門,用以加強城池的防守。

壽州城之堅,向來令唐軍自以為傲,此刻卻反倒成了唐軍的痛處。

已入夜,壽州城上正在巡防的軍士突然步伐漸漸加快,隨即身披甲胃、手握佩劍的李金全在十幾名士兵的簇擁下,站上了甕城的城垛。

這李金全的長相,乍一看便知與漢人不同,不僅身材極其魁梧,並且生得高顴寬鼻,厚密的粗眉下雙眼炯炯有神。此時迎著風聲呼呼作響,李金全感覺到呼吸無比地暢快,而隨著目光聚焦在十裡外的連片火光,內心又不由得忐忑起來。

「漢榮啊,那便是劉仁瞻的連營麼?」

作為鼓動李金全造反的頭號幕僚,老謀深算的明漢榮向來被李金全所倚重,此刻聞言眯起雙眼,恭敬地拱手道:「回大帥,這一片正是武昌軍。五日前他們便已抵達壽州境內。」

李金全咽了咽口水道:「久聞劉仁瞻有勇有謀,用兵也頗有章法,其麾下都是精兵猛將,可到了城外卻接連幾日按兵不動,令本帥心生不安啊!」

「大帥,那劉仁瞻自濠州匆匆趕來救援,所帶軍士不過兩萬,又缺少糧草輜重。而我壽州城堅,大帥又有精兵五萬在手。劉仁瞻生性謹慎,若無攻城把握,必定不敢輕舉妄動。此時不過是在拖延時間罷了!」

見明漢榮說得頭頭是道,李金全不禁皺眉道:「漢榮,依你推斷,唐軍可還會有援兵趕來?」

「不會。」明漢榮斬釘截鐵地搖頭道:「那李璟正以舉國之力北伐,唐軍主力幾乎都陷於周國。此時除了拱衛國都金陵的禁軍之外,江北哪還有精兵可用?何況我軍已相繼攻克廬州、光州,與壽州已連成一片,劉仁瞻此時已成孤軍,待明日李嵩、王士凜二位將軍領軍前來,大軍便可合圍,聚殲劉仁瞻部!」

李金全沉思半晌後,又開口道:「那劉仁瞻的武昌軍,大部仍屯於鄂州。那裡可還有五萬大軍,主帥有難,豈能無動於衷?」

「大帥,如今來往官道已被我軍斷絕,縱使劉仁瞻能設法遣人回鄂州求援,今夜仍未見援軍蹤影,也定然來不及了!兩地可是相距足足八百裡,遠水救不了近火啊!」

李金全疑惑道:「既如此,那劉仁瞻如今已是死局,何必在此遷延時日?」

明漢榮輕哼了一聲,接著戲謔地笑道:「若不拖延,借有援軍之名安撫將士,軍心何安?大帥,那劉仁瞻此舉,不就是唐人素來講的忠義麼?此人到底也是無奈,畢竟駐守濠州,離壽州最近。他若不來救援,那李璟定然不會放過他,倒不如前來赴死,還能全了名節!」

李金全心中釋然,嘆聲道:「唉!倒算是條漢子!明日本帥便許他個全屍吧!」

由於城頭上漸漸刮起強風,李金全一行人沿著石階而下,隨後又轉道城南,徑直回了大營。

剛進帥帳,李金全便開口問道:「漢榮,那劉崇俊此時如何?」

明漢榮滿臉不在乎的神色:「這位劉節使,果真是劉仁瞻的好侄兒,想末將用盡了辦法,仍是誓死不從!不過清淮軍上下如今已願意效忠大帥,此人倒是沒什麼用處了。」

李金全「砰」地一聲捶著桌桉,冷眼道:「既一心求死,那便斬了吧!明日大軍出城,本帥先拿他祭旗,再懸首示眾!待本帥得勝後,再將人頭給郭威送去,以表本帥歸附誠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東京刑事:警監榮耀 海賊之火焰女王 救命,我真的不想當病嬌黑月光 穿越夫郎有點甜 遮天之時之蟲 穿成賈寶玉:我靠種田逆襲了 紅樓之賈環厲害了 [三國]我真不想當主公 重活:1982 華娛之神仙姐姐是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