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堅守(1 / 2)

加入書籤

殘陽似血,大戰過後的壽州城,硝煙久久未消散,無數麵日月星旗已然殘破不堪,卻依舊高高地飄揚在城頭上。

算上今日,唐軍已經足足攻城五日了。

李金全佇立在城樓上,眉頭緊縮地看著各處城牆上忙碌地修補工事的士兵和民夫,心中焦躁不安。

遠處那座籠罩在餘暉下的八公山,一眼望去,茂盛的草木間盡是唐字軍旗,而南唐大軍的營盤已然從山口連綿紮至壽州城外,其中隱約可見戰馬奔騰來去,時而響起的震天嘈雜聲加上漫天塵土,這一切不由得給人以極大的震懾力。

先前在城南與劉仁瞻部那一次大戰中,李金全接到城中守軍來報,以為唐軍繞後攻城,於是采納了明漢榮的勸說,便急急忙忙地領軍回城,後來卻得知這一切不過是唐軍的障眼法,實則城東的唐軍早已撤退,因此錯失了殲滅劉仁瞻部的大好時機,氣得李金全直接斬了好幾名守將,心裡懊悔不已。

既然在壽州城空虛時,唐軍並沒有全力攻城,隻是羊攻以救援劉仁瞻部,此舉至少能看出唐軍的主力未至,於是李金全當即決定兵發八公山,集中力量鏟除枕邊之患。

而在這個關鍵時候,明漢榮又適時地出現了,再次給李金全分析了一通,提及李源的出現與清淮軍的倒戈,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說下來,這位向來多疑的主帥便很快動搖,對於八公山上到底是唐軍的疑兵還是伏兵,竟一時難以猜透,令他遲遲下不了決心。

可形勢不等人,在李金全躊躇不定時,似乎開始急轉直下了。

十日前,離壽州城僅遲尺之遙的八公山下,忽而開始有大股唐軍騎兵馳騁,似是增援跡象。接到來報後,李金全不再猶豫,果斷下令放棄到手的光州廬州二地,將所有兵力集中於壽州城,並且再次遣使趕往周國求援。

而眼瞧著唐軍的連營漸漸紮到了壽州城外,又在五日前悍然發起攻城時,李金全才徹底醒悟。

雖然他表麵上鎮定自若,甚至朝麾下的一眾將領和士兵放言,誓要將唐軍全數殲滅,但心裡何嘗不明白,壽州城縱使再堅固,也隻不過區區一座城池,守得了一日,守得了一月,哪怕守得了一年又如何?自己要對抗的是整一個唐國。

如今公然反叛,李璟怎麼可能會放過他?唐國縱使再窘迫,若真傾盡一國之力來攻,自己無異於蚍蜉撼樹,城破隻是早晚的事。而他所做的一切,定然不是為了讓自己坐以待斃。

在這個兵強馬壯者為王的亂世,李金全始終堅信,隻有城池兵權在手才是最穩固的保障,至於自己的頭上是誰當皇帝,對他來說並沒有任何意義。既然反了唐國,那唯一的活路,便是北麵的周國。至於自立為王,或是盤桓於兩國之間,單靠如今的實力,那隻是癡心妄想。

此時李金全正靜靜地聽取著大小將領匯報戰損,內心愈發煎熬。這幾日唐軍的種種攻城手段,城中的叛軍都見識了一通,蟻附,火箭,投石,甚至連車弩都搬了出來,攻城態度之堅決令人咂舌。壽州城牆倒仍是堅固,隻是城中士兵傷亡已過五千。

雖然唐軍的傷亡也定然不小,但李金全卻絲毫不敢掉以輕心,隨時準備攻守輪換,隻因自己如今要應付的對手,早已不是那個優柔寡斷的劉崇俊,而是兩個當世名將,一個李源,一個劉仁瞻。

吐穀渾族的傳統,李金全不敢忘記,那便是對英雄的崇尚。李劉二人聯手,自己一旦稍有不慎,迎來的便是城破身死,一切盡成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東京刑事:警監榮耀 海賊之火焰女王 救命,我真的不想當病嬌黑月光 穿越夫郎有點甜 遮天之時之蟲 穿成賈寶玉:我靠種田逆襲了 紅樓之賈環厲害了 [三國]我真不想當主公 重活:1982 華娛之神仙姐姐是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