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內憂外患(1 / 2)

加入書籤

如今的金陵自上而下可謂是人心惶惶,朝堂也亂成一鍋粥。

自從李璟陸續收到北伐大軍於徐州大敗,以及李金全據壽州造反、李嵩從叛的消息後,這位雄心勃勃的南唐皇帝顯然經不住雙重打擊,驚恐之餘一時急火攻心,竟在大殿上當場昏厥了過去,人心一時大亂。

直到幾日後,李璟才在後宮妃嬪們的「悉心照料」下,重新振作起來,緊急接連召開了幾場朝議。

見皇帝在寶座上龍顏大怒,以馮延己為首的主戰派已是心驚膽寒,紛紛不敢言語,而與之對應的,以孫成、韓熙載等為首的另一派大臣,便自然占據了上風。

但李璟的心思,孫成終究還是拿捏不住。

孫成是南唐有名的錚臣,與馮延己等人一味奉承迎合李璟南征北戰的做法不同,他始終堅持自己休兵養民的政治主張,並不是由於朝堂爭鬥使然,而是源自那位烈祖皇帝李昪。年輕時曾作為李昪身邊的中書舍人,孫成早已對其休養生息的治國之策耳濡目染,終李昪一朝南唐國力的強盛,從此令他極為認同。

因此每逢孫成上朝,哪怕一路做到宰相之職,皇帝李璟與朝臣們便經常能聽到,孫成以一副憂國憂民的姿態反復勸諫,言語的最後還往往喜歡將先帝給搬出來。

一次兩次尚可,但經常如此就適得其反了。

作為一國皇帝的李璟哪裡忍受得了自己的大臣,天天在朝堂上追思先帝?這不就是明擺著告訴眾人,自己這個皇帝當得不如自己的老子麼?而且隨著孫成逐漸上了年紀,其說話的語氣和口口勿,經常會讓李璟不禁想起那個高大如山的背影,這份發自內心的恐懼源於太子時期。

故而李璟經常想找個借口,把孫成這類人逐出朝堂,但很快又會收回這個想法,因為宋齊丘留下的黨羽,譬如馮延己陳覺等人的勢力實在太過龐大,為了保持朝廷格局的平衡,他隻得無奈地利用孫成一派對其鉗製。

而這一次,當李璟為南唐內憂外患的危機正焦頭爛額時,孫成又領著一幫大臣站出來,先是痛斥了一番馮延己陳覺等人誤國誤民後,接著如同先前那般,大肆宣揚了與民休息的好處後,建議向周國遣使罷兵言和。

至於李金全與李嵩造反一事,由於先前要道被叛軍斷絕,消息遲滯,致使朝廷未及救援,如今根據濠州送來的最新奏報,劉仁瞻以及李源兩位名將既已率軍前去平叛,應能暫且穩住局麵。但壽州城畢竟堅固,加上叛軍勢大,孫成建議速調江南禁軍前往增援。

其實孫成的這些建議,正中李璟下懷。

壽州等地皆是南唐國土,李金全李嵩深受皇恩卻公然悖逆,在南唐北伐時從背後狠狠捅了一刀,對此李璟自是深惡痛絕,恨不得將此二人碎屍萬段,因此對這些叛軍當然要采取雷霆手段。

而北伐大軍的這一次慘敗,卻並沒有使李璟從復興盛唐的大夢中清醒過來,仍舊認為是陳覺劉彥貞等人無能,加上燕王李弘冀救援不及時所致,並非是自己決策有誤。但先前為了籌促北伐一事,南唐國庫已不堪受負,如今又生內亂,李璟縱使不認輸,此時也隻好無奈作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東京刑事:警監榮耀 海賊之火焰女王 救命,我真的不想當病嬌黑月光 穿越夫郎有點甜 遮天之時之蟲 穿成賈寶玉:我靠種田逆襲了 紅樓之賈環厲害了 [三國]我真不想當主公 重活:1982 華娛之神仙姐姐是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