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莫須有(1 / 2)

加入書籤

唐代詩人戴叔倫曾寫過:「鬆下茅亭五月涼」。

五月,正值春末夏初時節,天氣已開始有些暖熱,但偶爾小風吹來依然涼意襲人。冷熱交替,有人認為這是大自然賦予的愜意,而往往也有人會對這種矛盾的沖擊深感不適。

右仆射馮延己便是如此。

當李景達的大軍剛剛在淮水南岸紮營時,馮延己便已按捺不住,率先領著幾名親衛,懷揣著滿腔熱切朝壽州城進發,但很快心頭便如同置入了寒冰。

在親眼目睹了不久前被大火焚為一片灰盡的唐軍大營後,這方圓數裡的焦土令馮延己驟然心驚,這位連當朝齊王都不放在眼裡的權臣,此時卻不由得冷汗直冒,當日的慘烈戰況難以想象,隻掃一眼便彷佛周圍的空氣仍在燃燒,令人窒息。

好在經過李源等人近半個月的整飭修繕,如今的壽州城算是基本恢復元氣,大街上酒家店肆林立,人群來往穿梭,若是讓馮延己瞧見當日的腥風血雨、斷肢殘臂的恐怖場景,隻怕要當場調轉馬頭。

朝廷援軍雖然姍姍來遲,戰事早已了結,但總歸是受了皇帝所遣,又是齊王掛帥,李源與劉仁瞻自是要好生接待一番。

清淮節度使府署中,眾人恭恭敬敬地將齊王李景達奉在上座,接著一一見禮落座。

這位皇帝的親弟弟落座後,先是大加贊揚了李源與劉仁瞻的功績,又開始滿臉興奮地詢問起戰事的經過。到底是齊王問話,眾將此時皆不敢胡亂開口,於是在李源的倡議下,資歷最老的劉仁瞻便被推了出來。

劉仁瞻無奈地瞥了一眼李源後,接著謙恭地朝李景達拱手道:「殿下,此次剿滅叛軍,末將不敢居功,實際上都是李大帥的功勞啊!當日末將率部在壽州城南」

到底是南唐名將,劉仁瞻不僅將每次戰事的細節都剖析到十分到位,還耐心地將前因後果捋得一清二楚,最後甚至把戰後整頓城防的情形,都如實地朝李景達說了一遍,但話裡話外都不忘強調著李源的功勞,精彩的戰鬥聽得李景達不僅是心潮澎湃,目光也漸漸聚焦在麵色平靜的李源身上。

堂上響徹著劉仁瞻中氣十足的嗓音,眾人也聚精會神地聆聽著,而李源此時卻另有所思,似乎並沒有注意到李景達殷切的眼神。

齊王李景達,雖然才能平庸,但為人耿直,這是李源曾經在史書中讀過的記載。今日一見,卻不知該怎麼形容為好。

行軍多日疲憊,原以為李景達這等貴重身份,按理來說,入城後定然會先至府署歇息,接著再歡暢地享用一頓接風宴,豈料剛剛下馬,他便急不可耐地上城牆巡視,非要親自察看如今壽州的城防,頂著頭上的烈日硬是饒了一兩個時辰,確認四處無虞後,這才心滿意足而歸,搞得眾人飢腸轆轆又焦渴難耐。

隻這一個細節,李源便感覺此人心性與南唐大部分王公貴族不同,至少燕王李弘冀是絕對做不出這種事的,若不是吃得太飽,便是在金陵憋得太久了

「李大帥,李大帥?」

恍忽間,李源被一聲呼喚拉回了現實,回過神來才發現李景達已站在了自己麵前,趕忙起身拱手道:「末將在!」

李景達此時的眼神中已不吝贊賞之意,上下打量了李源一通後,十足親切地笑道:「哈哈,你李大帥的威名可是如雷貫耳啊!今日一見,果真不凡!先前西征奏捷,本王曾聽聞陛下誇你為當世衛霍,總覺得言過其實,不曾想此番你又立下如此大功,年紀輕輕,天縱奇才,著實令人驚嘆!本王深感慚愧!我大唐得將如此,何愁國運不昌,威名不盛?!」

頂著眾人熾熱的目光,李源隻是澹定地笑道:「殿下過譽了!末將豈敢自比衛霍,隻是深受陛下厚恩,不敢不報!」

聞言李景達歡喜不已,一把拉過李源神秘地問道:「李大帥,可否與本王再說道說道,那新製的投石機是如何——」

「殿下!」忽而一聲陰冷,生生將李景達的興致掐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東京刑事:警監榮耀 海賊之火焰女王 救命,我真的不想當病嬌黑月光 穿越夫郎有點甜 遮天之時之蟲 穿成賈寶玉:我靠種田逆襲了 紅樓之賈環厲害了 [三國]我真不想當主公 重活:1982 華娛之神仙姐姐是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