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以戰求和(1 / 2)

加入書籤

此時李弘冀失望不已,這位昔日的故友,原以為他能站在自己的立場考慮,怎麼也是來勸和的?

此番好不容易領軍出征,若真無尺寸功勞便南歸,隻怕回國之後自己的處境會更加艱難,那位韜晦已久的弟弟估計要樂出聲來了

李弘冀剛想開口,又見孟笏繼續說道:「北伐大軍慘敗於徐州城下,江北又起叛亂,我大唐正是內憂外患之時,而朝廷也遲遲不見旨意下達。如今我軍疲敝,孤立無援,而周軍正是氣盛之時,北伐之事已不可為!殿下乃陛下親子,絕不可陷於周國!」

李弘冀冷冷地說道:「孟刺史,此次北伐大軍徒勞無功,本王既領兵來援,若不繼續征戰,豈不辜負了父皇的期望!況且我大唐王師,天命所在,豈能因一時挫敗,便輕易與北國言和?孟刺史,不必勸了,除非父皇下旨,否則本王——」

孟笏徑直打斷道:「好,既然殿下想戰,為何我大軍卻一直在下邳城遷延時日,不戰不退?難道真要等陛下的旨意到來才做決斷麼?下官雖然不懂兵事,但也知戰機瞬息萬變!

下官一路北上至此,才得知宿州等地早已被周軍收復,如今這下邳城已是真正的孤城,那周國皇帝郭威正在親征,再這麼拖延下去,等到周軍主力南下,到時可就晚了!

請殿下速速做出決斷!不管是戰是和,萬不可再拖延!」

李弘冀沉默了片刻,這孟笏所言道理,他又怎會不知?在這下邳城中拖得越久,形勢便越發危急,繼而怒聲道:「你以為是本王在拖延麼?本王早就想出城與周軍決戰,隻是無奈罷了!」

這位燕王殿下的無奈,孟笏早就一清二楚,不說先前陳覺與李弘冀那兩封內容截然相反的奏疏,單從此時劉彥貞戲謔的神情便能看得出來。

但他又明白,李弘冀建功心切,豈能容許自己無功而返?

大堂上氣氛焦灼,果然劉彥貞也趁機跳了出來,領著幾名將領出言道:「孟刺史所言有理!請殿下即刻遣使向周國議和!」

豈料孟笏忽然眼神銳利:「此時不可議和!」

這位濠州刺史話鋒轉得太快,包括燕王李弘冀在內,此時在場眾將皆麵麵相覷。

一名副將疑惑地問道:「孟刺史,你不是來勸殿下南歸的麼?不是不可拖延麼?怎麼又不可議和了!你到底是何意?」

此時李弘冀也不由得眨了眨雙眼,並不言語,隻是端起茶杯一飲而盡。

孟笏沉聲說道:「下官確實是來勸說殿下南歸的!但我北伐大軍慘敗,下邳已是孤城,如今壽州又起了叛亂,我大唐內外交困之際,形勢已對周國極為有利!

先前徐州大敗,周軍已看輕我軍,此刻遣使求和,周軍豈會輕易答應?興許會提出極為苛刻、甚至喪權辱國的條件來!那是恥辱之和!如今陛下並無旨意下達,你們難道要陷殿下於不義麼?」

李弘冀連忙問道:「那孟刺史的意思是?」

「戰!以戰求和!」

孟笏徑直起身,指著右側一位將領大聲說道:「下官原本以為我大軍已疲敝,不堪再戰!但今日入城前,下官親眼目睹了這位周行逢將軍率軍攻襲周營,那周軍竟然連敗了幾陣!隻可惜此行人數太少,隻得退回城中!

諸位,城外不過周軍一偏師,我北伐大軍到底是國中精銳,明明有一戰之力,為何不全軍出擊?若想和,必先戰!隻有狠狠地打擊周軍,使他們不敢輕看我大唐王師,之後再言和談之事!」

李弘冀一言不發,沉下心神在上位環視眾人。

而劉彥貞不屑地搖了搖頭,輕聲笑道:「孟刺史,你想得未免太過天真!打仗哪有那麼輕易,此時豈容你紙上談兵?我且問你,若是這一仗打輸了該如何?

周統軍隻不過是僥幸得勝而已,如今我軍已折損過半,軍心早就漂浮不定,若是貿然出戰,導致全軍覆沒,你擔得起這個責任麼?!」

孟笏澹澹地回道:「全軍覆沒?在這裡徒耗時日,便不會全軍覆沒麼?未言戰,先言敗!徐州城下,劉統軍敗得不冤!」

「你!」劉彥貞臉色漲紅,怒聲道:「這裡可不是你的濠州!這是前線!一介文官,竟敢在此大放厥詞?我再問你,就算是打贏了,周軍若不願與我們和談該如何?萬一激怒了他們,再派援軍到來,我大軍豈不是更加危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東京刑事:警監榮耀 海賊之火焰女王 救命,我真的不想當病嬌黑月光 穿越夫郎有點甜 遮天之時之蟲 穿成賈寶玉:我靠種田逆襲了 紅樓之賈環厲害了 [三國]我真不想當主公 重活:1982 華娛之神仙姐姐是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