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種子(2 / 2)

加入書籤

李繼岌才沒時間管什麼狗屁軍器監的事,這玩意顯然是孟知祥、郭崇韜、孔謙等人整出來的削弱各地節度使權力的法子,把他抬出去做擋箭牌。可惜的是李繼岌不等晉王的任命下來,為等殘雪化完就躲去了北地。

陽曲、忻代、山北五州一帶的農地都普遍種上了冬麥,開春後反倒不是特別的忙碌。朔州和雲州的農田卻需要在春天耕種。好在這一帶大多種植的是牧草,苜蓿地每隔七、八年才會減產,需要重新進行播種。

集寧城、白水城和豐鎮三座新建的堡城外麵逐漸形成了集市,奇怪的是,遠道而來的西域胡商卻喜歡到離漢地最近的豐鎮城來做交易。距豐鎮城隻有十幾裡外的得勝堡城卻不好輕易過,因為晉軍在得勝堡關城設有稅吏,往來的貨物都要征收關稅。

這些由大批駱駝和護衛騎士所組成的商隊大多來自於遙遠的西域。這些勇敢的商人不遠萬裡,用駱駝馱帶著出產於西域甚至是大食的特產來到這裡,交換絲綢、茶葉、瓷器等東方特產。看著一隊隊高大的駱駝走進豐鎮東城外特設的集鎮,李繼岌感到有些恍惚,似乎看到了曾經在電影或是電視裡所見到的歸化城外交易的場景。

李繼岌等了足足兩年,才有一些與他有過約定的西域商隊到了這時候才又返回了雲州。李繼岌對於西域的寶石和金銀製品倒也感覺尋常,隻不過他迫切需要一些產自西域的甜菜、胡蘿卜、洋蔥和長絨棉等農作物種子。

特別是甜菜,雖然後世的含糖甜菜要到十九世紀才有德國科學家經過雜交培育成功,可實際上在八、九世紀,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流域已經開始普遍種植含糖甜菜了。雖然種類不一樣,後世經過培育後,這種兩河流域的甜菜雖然畝產隻有歐美甜菜的一半,但是含糖量卻遠比以進口歐美種子種植的「水甜菜」高得多。

後世,新疆的兵團種植這種甜菜最高時含糖量曾達到過將近百分之二十五,隻不過由於畝產量較低,在改革開放後,這種優質的甜菜種卻被大量從歐美進口的「高產甜菜種」所淘汰,普遍的含糖量又降到了百分之十二左右。

早期兵團所種植的這種含糖量極高的優質甜菜種就是用從蘇俄進口的甜菜種和新疆本地所產的「土甜菜」雜交培育而得到的。

他覺得自己也有可能試著把高含糖甜菜培育出來……

李繼岌正在莊園外親自指揮人把甜菜種子一個坑一個坑地種到地裡。

種子有限,李繼岌期望能從中培育和挑選出含糖量較高,適合榨汁製糖的品種出來。

一輛華貴的四輪馬車停在了田間地頭的土道上,一位身穿著絳紅袍服,身材高大的官員從車廂裡鑽了出來,笑眯眯地看著正在親手點種子,而弄得滿身泥土的李繼岌。

看到新任雁門節度使李存璋出來,李繼岌隻好停下手上的活計,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從田間走回到了土路上,沖著李存璋拱手施禮道:「小侄叩見世伯!」

「聽說唐明莊園為晉陽最富有,老夫就向晉王討要了邊上的百頃良田,準備作為養老之所。」李存璋攙著李繼岌的手哈哈大笑,「今後老夫和世子就是鄰居,以後家裡有什麼好東西可別藏著掖著,拿出來讓老夫也跟著開開眼界!」

這張嘴就要東西?這做人人的廉恥呢?!

好吧,李繼岌認定這老家夥就是一粗坯,和李嗣源等那大字不識幾個的家夥們並沒什麼兩樣!

「這是自然,小侄家裡的,就是伯父家裡的,哪有那麼生分?」李繼岌隻能硬著頭皮回答,老同誌為了李家的江山打了好幾十年仗,立下汗馬功勞,在另一時空歷史中還賠上了性命,就是要什麼也是應該的!

李存璋牽著李繼岌的手又上下打量了一遍說道:「幾年不見,世子這已經長大成人,聽說聰慧過人,老夫倒想多見識一些。今天乘車走了六十多裡路,不堪顛簸,聽說唐明莊園飲食一絕,主人家還不請老夫進去吃喝一番?」

李繼岌聽後一笑:「既然如此,還請伯父到莊園裡一坐,小侄的莊子裡雖然粗陋,但總歸是會讓伯父吃飽,不至於餓肚子再回晉陽。」李存璋見李繼岌看問題居然如此通透,頓時心中極為暢快,在進了唐明莊園完的正堂後就牽著他的手要酒水飯食,倒也是毫不客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聊齋書屋 從西伯利亞開始當神豪 一品修仙 這個手機盡蝦扯 漢末改造計劃 狙擊榮耀 我有了兆億餘額 穿書後我成了反派的契約獸 超級金錢帝國 八十年代之悍妻有點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