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瘋狂年代〔1〕(1 / 2)

加入書籤

中國,1967年。

「紅色聯合」對「四·二八兵團」總部大樓的攻擊已持續了兩天,他們的旗幟在大樓周圍躁動地飄揚著,仿佛渴望乾柴的火種。「紅色聯合」的指揮官心急如焚,他並不懼怕大樓的守衛者,那二百多名「四·二八」戰士,與誕生於1966年初、經歷過大檢閱和大串聯的「紅色聯合」相比要稚嫩許多。他怕的是大樓中那十幾個大鐵爐子,裡麵塞滿了烈性炸藥,用電雷管串聯起來,他看不到它們,但能感覺到它們磁石般的存在,開關一合,玉石俱焚,而「四·二八」的那些小紅衛兵們是有這個精神力量的。比起已經在風雨中成熟了許多的第一代紅衛兵,新生的造反派們像火炭上的狼群,除了瘋狂還是瘋狂。

大樓頂上出現了一個嬌小的身影,那個美麗的女孩子揮動著一麵「四·二八」的大旗,她的出現立刻招來了一陣雜亂的槍聲,射擊的武器五花八門,有陳舊的美式卡賓槍、捷克式機槍和三八大蓋,也有嶄新的製式步槍和沖鋒槍——後者是在「八月社論」發表之後從軍隊中偷搶來的——連同那些梭鏢和大刀等冷兵器,構成了一部濃縮的近現代史……「四·二八」的人在前麵多次玩過這個遊戲,在樓頂上站出來的人,除了揮舞旗幟外,有時還用喇叭筒喊口號或向下撒傳單,每次他們都能在彈雨中全身而退,為自己掙到崇高的榮譽。這次出來的女孩兒顯然也相信自己還有那樣的幸運。她揮舞著戰旗,揮動著自己燃燒的青春,敵人將在這火焰中化為灰燼,理想世界明天就會在她那沸騰的熱血中誕生……她陶醉在這鮮紅燦爛的夢幻中,直到被一顆步槍子彈洞穿了月匈膛,十五歲少女的月匈膛是那麼柔嫩,那顆子彈穿過後基本上沒有減速,在她身後的空中發出一聲啾鳴。年輕的紅衛兵同她的旗幟一起從樓頂落下,她那輕盈的身體落得甚至比旗幟還慢,仿佛小鳥眷戀著天空。其實,比起另外一些人來,她還是幸運的,至少是在為理想獻身的壯麗激情中死去。

這樣的熱點遍布整座城市,像無數並行運算的cu,將「文化大革命」聯為一個整體。瘋狂如同無形的洪水,將城市淹沒其中,並滲透到每一個細微的角落和縫隙。

在城市邊緣的那所著名大學的操場上,一場幾千人參加的批鬥會已經進行了近兩個小時。在這個派別林立的年代,任何一處都有錯綜復雜的對立派別在格鬥。在校園中,紅衛兵、文革工作組、工宣隊和軍宣隊,相互之間都在爆發尖銳的沖突,而每種派別的內部又時時分化出新的對立派係,捍衛著各自不同的背景和綱領,爆發更為殘酷的較量。但這次被批鬥的反動學術權威,卻是任何一方均無異議的鬥爭目標,他們也隻能同時承受來自各方的殘酷打擊。

與其他牛鬼蛇神相比,反動學術權威有他們的特點:當打擊最初到來時,他們的表現往往是高傲而頑固的,這也是他們傷亡率最高的階段;他們有的因不認罪而被活活打死,有的則選擇了用自殺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尊嚴。

從這一階段幸存下來的人,在持續的殘酷打擊下漸漸麻木,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精神外殼,使他們避免最後的崩潰。他們在批鬥會上常常進入半睡眠狀態,隻有一聲恫嚇才能使其驚醒過來,機械地重復那已說過無數遍的認罪詞;然後,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便進入了第三階段,曠日持久的批判將鮮明的政治圖像如水銀般注入了他們的意識,將他們那由知識和理性構築的思想大廈徹底摧毀,他們真的相信自己有罪,真的看到了自己對偉大事業構成的損害,並為此痛哭流涕,他們的懺悔往往比那些非知識分子的牛鬼蛇神要深刻得多,也真誠得多。而對於紅衛兵來說,進入後兩個階段的批判對象是最乏味的,隻有處於第一階段的牛鬼蛇神才能對他們那早已過度興奮的神經產生有效的刺激,如同鬥牛士手上的紅布,但這樣的對象越來越少了,在這所大學中可能隻剩下一個,他由於自己的珍稀而被留到批判大會最後出場。

葉哲泰從文革開始一直活到了現在,並且一直處於第一階段,他不認罪,不自殺,也不麻木。當這位物理學教授走上批判台時,他那神情分明在說:讓我背負的十字架更沉重一些吧!

紅衛兵們讓他負擔的東西確實很重,但不是十字架。別的批判對象戴的高帽子都是用竹條紮的框架,而他戴的這頂卻是用一指粗的鋼筋焊成的,還有他掛在月匈前的那塊牌子,也不是別人掛的木板,而是從實驗室的一個烤箱上拆下的鐵門,上麵用黑色醒目地寫著他的名字,並沿對角線畫上了一個紅色的大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酒神 反派是個醋壇子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穿書後她成了反派們的親媽 漫威裡的靈能百分百 反派大佬是個戀愛腦 上門龍婿 錦繡農門小醫妃 穿成反派的病弱嬌妻 都市之穿梭萬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