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等待最好的時機(1 / 2)

加入書籤

對於陳友諒來說,失敗是他所不能承受的,畢竟一直以來,他都是成功者,但這次他是徹徹底底地輸了。

他認為上次戰敗的教訓在於沒有充分利用自己的水軍,所以他更加用心調教自己的艦隊。應該說陳友諒為我國的造船事業做出了貢獻,後來偉大的鄭和船隊使用的航船技術和造船技巧就是從陳友諒那裡繼承過來的,當然,也算是搶過來的。

這次,他製造了一種秘密武器。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戰船,高數丈,上下居然有三層,每層都可以騎馬來往,下層隻管劃船,上下層相隔。這種設計非常科學,上麵打得天翻地覆,下麵還能保持動力。更為可怕的是,每條船外麵還用鐵皮裹著,這應該是當時名副其實的航空母艦。

另一個設計就很能體現陳友諒的性格了,這種戰船上下之間的隔音效果非常好,下麵隻隔一層木板,就是聽不見上麵說話,看來陳友諒還是中國隔音技術的開創人之一。這種設計最大的好處是,能夠把人隔絕開,即使上麵吃了敗仗,下麵還是照樣會拚命,還能防止泄密。反正要跟著我陳友諒一條路走到黑。

狠毒至此,不能不服。

此時在他下遊的朱元璋也不輕鬆,他知道上次的失敗損失對於財大氣粗的陳友諒來說隻是九牛一毛,大戶人家,家裡有的是糧,碰到災荒什麼的不用怕,挺一挺就過去了,可是自己還是名副其實的貧農,手裡有的隻是那一點從陳友諒手中繳獲來的家夥,萬一出點什麼事,這個秋風向誰去打?

更讓他煩惱的是,陳友諒在上遊,他在下遊,讓他很不舒服。這種心理其實我們很容易理解,好比你住在山坡下麵,他住山坡上麵,每次都要抬頭看人家,很難受。

陳友諒在江裡洗臉,朱元璋就要喝他的洗臉水。

陳友諒在江裡洗腳,朱元璋就要喝他的洗腳水。

陳友諒在江裡撒尿,朱元璋……

這個揮之不去的人就像達摩克利斯之劍,總是高懸在朱元璋的頭上,哪有一夜得好眠。

一定要打敗他。

陳友諒很自信高興,因為從至正二十一年(1361)開始,他不斷和朱元璋打水戰,結果是勝多敗少,於是他更加迷信武器的威力。

陳友諒之所以失敗,隻是因為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最強大的武器,不是軍隊的人數,不是強大的艦隊,而是人心。

轉變

趙普勝是一個優秀的將領,每次進攻他總是手持雙刀帶頭向對方發起進攻,從來不是叫著「弟兄們上」的那種人,威信非常高。他對陳友諒也不錯,由於自己是個大老粗,他很敬佩會讀書寫字的陳友諒,每次都叫他陳秀才,把他當自己的兄弟看,而陳友諒為了能夠控製天完國,殺害了他,趙普勝臨死也沒有想到平日笑麵迎人的陳秀才會殺他。

陳友諒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可是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失去的遠比得到的多。從士兵的竊竊私語和議論中,從部下那異樣的眼神中,他似乎感覺到了什麼,但他並不在乎,自己控製了最強大的戰爭機器,自己就是最強大的人。

變化就在人們的心裡。這是一個背信棄義的人,人們對陳友諒的評價大抵如此,從此天完的士兵們不再為了建立自己那理想的天完國打仗,他們打仗隻是要拿餉銀,活下去。

而一支沒有理想、隻是為吃飯打仗的軍隊是沒有戰鬥力的,而且很不穩定。陳友諒很快就會嘗到惡果了。

當陳友諒的水軍不斷取得勝利時,他的部下向他報告了一個不好的消息,鎮守洪都的將領叛變了,投降了朱元璋。這個消息讓陳友諒驚呆了。

所謂洪都就是今天的江西南昌,王勃的《滕王閣序》中就有洪都新府之言。這個地方對陳友諒太重要了,因為他的吳國首都在江州(今江西九江),這兩個地方有多近,去過江西的朋友應該知道,這相當於是在自己眼皮底下安了個釘子。他絕不允許這種情況的發生。

但出乎意料的是,這次陳友諒沒有匆忙進攻,從他一貫的軍事風格來看,他是屬於那種想了就乾、乾了再想的人。

可是這次的情況不同,他吸取了教訓,要準備好一切再去作戰。他不是一個有耐心的人,和朱元璋從至正二十一年打到至正二十二年,都是小打小鬧,他沒有這個心情和貧農朱元璋鬧下去。

他在等待一個最佳的時機,在此之前,必須忍耐,朱元璋,你終究會露出破綻的。

他確實等到了這個機會。

至正二十三年(1363)二月,張士誠突然向朱元璋北邊鄰居韓林兒和劉福通發動了進攻,他攻擊的是韓係紅巾軍的重要據點——安豐(今安徽壽縣);更為致命的是,韓林兒和劉福通都在城中,一旦城破,他們就完了。

張士誠攻擊韓林兒的原因很簡單,他已經於至正十七年投降了元朝,現在他是正規的元朝政府軍了。和壞事做盡、做絕還敢洋洋得意的陳友諒相比,他是個軟骨頭;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之後不久,他又恢復了自己的國號吳,不愧為私鹽販子。

劉福通正在絕望之中。徐壽輝是紅巾軍係統的,可是他不在了,還能指望誰呢,自己打了一輩子仗,就是這樣的下場?

隻能靠朱元璋了,雖然自己沒有把都元帥的位置封給他,但相信他還是能念在同是紅巾軍的麵子上來救我的。

他向朱元璋送出了求救信,朱元璋收到了,他找來了劉基商量這件事,劉基不說話,先問朱元璋的意見。朱元璋認為一定要救,原因有二:其一,自己也是紅巾軍,而且韓林兒從名義上說還是自己的皇帝;其二,最關鍵的是,安豐是南京的門戶,如果安豐失守,南京也會受到威脅,唇亡齒寒。

這又是一個看似無懈可擊的理由,而且做出這個決定的還是朱元璋本人,但劉基反對。

他能用什麼理由反對呢?

致命的錯誤

劉基與朱元璋針鋒相對,對朱元璋的兩點理由做了逐條批駁。

首先韓林兒已經沒有利用價值,去救韓林兒,不救出來還好,救出來了怎麼處理呢?

其次,安豐失守是小事,如果陳友諒趁機打來,該怎麼辦?

真是難以抉擇啊,朱元璋經過苦苦思考,決定還是采取自己的意見,出兵安豐。

劉基十分少有地堅持自己的意見,他拉住朱元璋的衣袖,不讓他走,一定要他放棄進攻安豐的計劃。

朱元璋是一個很頑固的人,長久以來,他的感覺都是對的,這次他仍然相信自己的感覺。

從這件事情上看劉基,就會發現此人確是奇才,不但懂得天文地理,厚黑學水平也絲毫不低於陳友諒。他明白,要想避免弒君的惡名,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君主自己死掉。

劉伯溫的名聲並不是白白得來的。

而朱元璋當時(注意這個詞)在這方麵的水平明顯不如劉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穿書後她成了反派們的親媽 漫威裡的靈能百分百 反派大佬是個戀愛腦 上門龍婿 錦繡農門小醫妃 穿成反派的病弱嬌妻 都市之穿梭萬界 霸總他又被離婚了 巫師世界的大領主 九劫劍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