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胡惟庸案件〔3〕(1 / 2)

加入書籤

但朱元璋並不看重他,在朱元璋的心中,宋濂隻是一個文人,寫點文章還行,並不能出謀劃策,所以他授予宋濂的最高官職隻是小小的翰林學士(五品)。直到洪武十年(1377)宋濂退休,他的官職還隻是學士。

朱元璋雖然沒有重用宋濂,卻相當信任他,這在很大原因上是由於宋濂的個性。宋濂是出名的老實人,無論什麼事情,從來都是實話實說。朱元璋曾經感嘆過:宋濂侍候我二十年,沒有說過一句假話,也沒有說過別人一句壞話,真是一個賢人啊。

宋濂退休時六十八歲,朱元璋送給他一塊布料,並囑托他三十二年後,拿此料做一件「百壽衣」。宋濂感動得老淚橫流。

然而還不到三年,朱元璋就為宋濂準備了一件新衣服——囚服。

由於宋濂的孫子參與了胡惟庸謀反,朱元璋不遠千裡將宋濂召了回來,要把他殺掉。這也反映了朱元璋的另一個特性——選擇性健忘。

關鍵時刻,還是馬皇後站了出來,她成功地勸說了朱元璋,放了宋濂一條生路。

朱元璋的行為越來越偏激,手段越來越狠毒,除了馬皇後外,很少有人能改變他的決定。

洪武十五年八月,一個人去世了,這個人的死在歷史上似乎並不是什麼大事,但對於朱元璋而言,卻是一個真正的悲劇。

這個人就是馬皇後。

馬皇後

她救朱元璋於危難之中,在朱元璋被困、就快餓死的情況下冒著生命危險給朱元璋送飯。她雖然是個女子,卻頗有膽識,陳友諒進攻龍灣時,她捐出自己所有的首飾財物勞軍,並組織婦女為軍隊縫補衣物。

即使在大富大貴後,她也保持了簡樸的作風,不驕不奢,並勸告朱元璋不要忘記民間的疾苦,甚至在用人上,她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願得賢人共理天下」,被朱元璋引為至理名言。

更難能可貴的是,她阻止了朱元璋的很多惡行。

朱元璋要殺朱文正,她勸告朱元璋,朱文正是你的侄子,立有大功,請你不要殺他。

朱元璋要殺李文忠,她勸告朱元璋,李文忠是你的外甥,也是你的養子,留他一命吧。

朱元璋要殺宋濂,她跪下求朱元璋,宋濂是太子的老師,老百姓尚且尊師,何況帝王家呢。

她就是這樣用她的慈愛去關懷每一個她認識或是不認識的人,把他們從朱元璋的屠刀下救出來。

她比朱元璋更知道人命的可貴。

她重病後,自知很難醫好,居然拒絕醫生為她醫治,朱元璋問她原因,她的回答實在感人心魄。

她說:人的生死是由命運決定的,求神拜佛是沒有用的,醫生隻能醫病,不能醫命,如果讓醫生為我醫治,服藥無效,陛下一定會降罪於醫生,這是我不想看到的。

這是一個始終用自己的愛心關懷他人的人,即使在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她還是那樣做的。

她在病榻上留下了給朱元璋的遺言:

「願陛下求賢納諫,有始有終,願子孫個個賢能,百姓安居樂業,江山萬年不朽。」

含笑而逝。

朱元璋靠在她的身邊,這是他一生中最愛的女人,這個女人給了他無數的幫助,卻從未向他索取過什麼,她的一生就是這樣度過的。

經過了那麼多的磨難,朱元璋的心早已比鐵石更加堅硬,自從他的父母死後,無論多麼絕望、多麼痛苦,他也很少掉淚。因為他知道,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但此時,他終於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他放聲大哭,隻有痛哭才能哀悼眼前的這個人,隻有痛哭才能發泄他心中極度的痛苦!

因為他終於發現,眼前的這個人就是他的一切,就是他的唯一。

馬姑娘,這個平凡的女子,在困難的歲月裡,她沒有嫌棄出身貧賤的朱元璋,而是跟隨著他,為他奉獻了自己的一切,無論環境多麼險惡,情況多麼復雜,她始終遵守了自己當年的承諾。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穿書後她成了反派們的親媽 漫威裡的靈能百分百 反派大佬是個戀愛腦 上門龍婿 錦繡農門小醫妃 穿成反派的病弱嬌妻 都市之穿梭萬界 霸總他又被離婚了 巫師世界的大領主 九劫劍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