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天才的計劃〔3〕(2 / 2)

加入書籤

直到我知道了黃道周的結局。

七年後,當清軍入關時,在家賦閒的黃道周再次出山,輔佐唐王。

唐王的地盤,大致在福建一帶,他是個比較有追求的人,很想打回老家,可惜他有個不太有追求的下屬——鄭芝龍。

鄭芝龍的打算,是混,無論清朝明朝,自己混好就行。唐王打算北伐,鄭芝龍說你想去就去,反正我不去。

唐王所有的兵力,都在鄭芝龍的手裡,所以說了一年多,隻打雷不下雨。

這時黃道周站出來,他說:「戰亦亡,不戰亦亡,與其坐而待斃,何如出關迎敵。」

唐王很高興,說你去北伐吧,然後他說,我沒有兵給你。

黃道周說,不用,我自己招兵。

然後他回到了家,找到了老鄉、同學、學生,招來了一千多人。

大部分人都是百姓。

隆武元年(唐王年號,1645),黃道周出師北伐。他的軍隊沒有經驗,從未上過戰場,甚至沒有武器。他們擁有的最大殺傷力武器,叫做鋤頭、扁擔。所以這支軍隊在歷史上的名字,叫做「扁擔軍」。

黃道周的妻子隨同出征,她召集了許多婦女,一同前往作戰,這支部隊連扁擔都沒有,史稱「夫人軍」。

就算是最白癡的白癡,也能明白,這是自尋死路。

然而,黃道周堅定地向前進發,明知必死無疑。正如當年他拒絕和談,絕不妥協。

三個月後,他在江西婺源遭遇清軍,打了這支隊伍的第一仗,也是最後一仗。

結果毫無懸念,批判的武器沒能代替武器的批判,黃道周全軍覆沒。黃道周被俘,被送到了南京,無數人輪番出麵勸他投降,他嚴詞拒絕。

三個月後,他在南京就義,死後衣中留有血書,內容共十六字: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天地知我,家人無憂。

落款:

大明孤臣黃道周。

正如當年的他,不識時務,絕不妥協。

有人曾對我說,文明的滅絕是正常的,因為麻煩太多,天災人禍、內鬥外鬥,所以四大文明滅了三個,隻有中國文明流傳至今,實在太不容易。

我想想,似乎確實如此,往近了說,從鴉片戰爭起,全世界強國(連不強的都來湊熱鬧)欺負我們,連打帶搶帶燒帶殺,還攤上個「量中華之物力」配合人家亂搞的慈禧,打是打不過,搞發展搞不了(洋務),同化也同不了(人家也有文明),軟不行,硬也不行,識時務的看法,是亡定了。

然而,我們終究沒有亡,挺過英法聯軍,挺過甲午戰爭,挺過八國聯軍,挺過抗日,終究沒有亡。

因為總有那麼一群不識時務的人,無論時局形勢如何,無論對手有多強大,無論希望多麼渺茫,堅持,絕不妥協。

所以我想說的是,當年的這場辯論,或許決定了大明的未來,或許黃道周並不明智,或許妥協能夠挽回危局,但不妥協的人,應該得到尊重。

麵對冷酷的世間、無奈的場景,遇事妥協,不堅持到底,是大多數人、大多數時間的選擇,因為妥協、退讓很現實,很有好處。

但我認為,在人的一生中,至少有那麼一兩件事,應該不妥協,至少一兩件。因為不妥協、堅持雖然不現實,很沒好處,卻是正確的。

人,是要有一點兒精神的,至少有一點兒。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穿書後她成了反派們的親媽 漫威裡的靈能百分百 反派大佬是個戀愛腦 上門龍婿 錦繡農門小醫妃 穿成反派的病弱嬌妻 都市之穿梭萬界 霸總他又被離婚了 巫師世界的大領主 九劫劍魔